在朱熹等聖的引導下,方炎來到聖院最深處。這裡並非殿宇,而是一片混沌虛空,唯有一扇由無數儒家經典文字凝聚而成的古樸光門在緩緩旋轉,門上篆刻二字——歸墟。
“方帥,歸墟之內,自成天地,規則迥異,危機四伏。其中最珍貴的,便是散落於天地間的‘聖道晶石’。”朱熹鄭重告誡,“此物乃文王大道與天元大陸天元大陸為周文王之前人族居住地)、紂王聖域本源交織所化,蘊含最純粹的規則之力與空間本源,對你穩固自身兵道空間,應對大聖衝擊,乃至最終突破,都至關重要。但晶石有靈,非大機緣、大毅力者不可得。”
方炎點頭,目光堅定地望著光門:“有勞諸位守護外界。百日之內,我必攜大聖之道歸來!”
說罷,他不再猶豫,一步邁出,身形沒入光門之中。
一陣天旋地轉的時空變換之後,方炎腳踏實地,眼前豁然開朗。
他正立於一片蒼茫、古老、破碎的大地之上。天空是混沌的暗紫色,沒有日月星辰,隻有無數破碎的法則線條如同極光般流淌。大地之上,山巒傾頹,河床乾涸,隨處可見巨大的骸骨和殘破的青銅戰車,空氣中彌漫著遠古戰場遺留的煞氣與一種沉甸甸的、屬於多個時代交織的悲涼道韻。
這裡,便是歸墟幻境——周文王姬昌的隕落之地,也是他未能完全成功的“融界”實驗場。
方炎能清晰地感知到,這片天地的規則極其混亂且沉重。腳下的大地,時而堅如金剛,時而虛幻如煙。虛空中流淌的能量,既有最純正的儒家浩然氣,又有蠻荒霸烈的帝王煞氣來自商紂),還有天元大陸最原始古樸的人族生存意誌。
三種迥異的本源在此地被文王的大聖之道強行糅合,卻未能徹底圓融,形成了無數規則亂流和危險的空間裂隙。
“果然玄奇。”方炎深吸一口氣,感受到自身半聖巔峰的修為在這裡都受到了極大的壓製,仿佛背負山嶽而行。但他兵道空間內的萬象歸源鼎卻微微震動,傳遞出渴望與興奮的情緒,似乎對此地的混亂本源極為感興趣。
他沒有急於尋找聖道晶石,而是盤膝坐下,將神念緩緩鋪開,嘗試理解這片天地的根本規則。
“文王演周易,定人倫,其道核心在於‘秩序’與‘推演’。他想以此道為根基,吸收、同化代表‘生存’的天元大陸和代表‘霸道’的紂王聖域,鑄就前所未有的完美大聖世界……可惜,力有未逮,自身大道反而成了維係這片破碎世界不崩的骨架。”
方炎明悟,在這裡,盲目飛行或強力探索毫無意義,必須像文王一樣,去“推演”,去感知規則的流向,才能找到安全的路徑,乃至發現隱藏的聖道晶石。
他閉目凝神,兵道空間內的青銅兵書自動翻頁,“洞若觀火”、“草船借箭”等側重於洞察與借勢的計策智慧融入神念,輔助他分析著混亂規則下的潛在秩序。
一日,兩日……七日過去。
方炎如同石雕,一動不動。但他的神念已如同細密的網絡,滲透進方圓千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道規則亂流。他開始能預判空間裂隙的出現,能引導混亂能量避開自身,甚至能模糊地感應到,在某些規則相對穩定、幾種本源之力奇異交融的節點,似乎孕育著某種純淨而強大的結晶物。
那,很可能就是聖道晶石!
然而,就在他即將鎖定第一顆晶石的具體位置時——
“吼!”
遠處一片如同巨獸肋骨般的山巒後方,傳來一聲震耳欲聾的咆哮!那咆哮中蘊含著純粹的暴虐與毀滅意誌,其力量層次,竟絲毫不弱於半聖巔峰!
緊接著,一股濃鬱得化不開的黑暗商紂煞氣衝天而起,其中隱約可見一道身披殘破王袍、頭生雙角的巨大魔影!
方炎驟然睜眼,眸中精光一閃。
“守護晶石的……紂王殘念化身麼?”
他緩緩起身,斷嶽刀已悄然出現在手中,刑天法相的虛影在身後若隱若現。
歸墟幻境的第一次挑戰,也是獲取第一塊奠基之石的機會,來了。
喜歡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請大家收藏:()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