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越可能也知劉表不到三郡之地,不是吳侯對手,荊州早晚得被吳侯所據,其為蒯氏與自身前途擔憂,再與袁術簽下盟約後,趁此機會到吳侯治下,欲了解吳侯治下政令。”
“今劉表袁術二人盟約已簽訂,吾等出兵廬江九江二郡,袁術定會向劉表求援。”
“劉表為救盟友,定然會對荊南出兵或從江夏順江而下攻打豫章,使之圍魏救趙。”
“荊南將士剛剛經曆大戰,身心疲憊,理應休養生息,江夏水軍處上遊,有江河之利,不利於吾軍在豫章作戰。”
“吾也知曉吾軍強悍,不懼劉表大軍,定能抵擋敵軍進犯。”
“然吾等要思慮,廬江九江二郡乃袁術根本所在,其必死保,不容有失。吾大軍進取二郡,不順則好,一但吾軍進入二郡腹地,袁術會不惜一切代價,掠奪百姓錢糧,強征百姓守城。或調豫州麾下將士回援”
“諸位要知二郡人口稠密,百姓富庶,郡內城池大多城高牆厚,易守難攻。到時吾等就算取得二郡,也隻是得到一片白地,還要將士付出無數的生命。”
“且吾等不能不考慮兗州的曹操,此人也有人主之姿,頗有治世之能,據有兗州全境,州內賊寇被他大軍一一剿滅,拉其丁充軍,麾下大軍十幾萬眾,又得州內世家支持。”
“勢力慢慢擴大,今與袁術爭奪豫州,多次擊敗袁術。如吾軍進軍廬江九江二郡,以曹操此人目光,絕不會放過此次機會,定讓大軍南下,取豫州全境,要是吾等逼袁術豫州兵馬回援,反助其曹操一臂之力。”
“到時曹操再取豫州,其則有中原二州,成為中原霸主,將無人可製。恐到時徐州也會被曹操盯上。”
“增大吾等北上難度。”
“所我以為此時不是取二郡時機,可等曹操袁術二人爭奪豫州,兩敗俱傷,那才是出手時刻,也可一同大軍北上取兗豫二州,占據中原,霸業可成。”
眾人聽郭嘉這番有理有據的言論,都讚歎不止,不愧是吳侯口中的大才,以一新人之姿得統帥府高位,果真有真材實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連提出取廬江九江二郡的周昕都被郭嘉之言所說服,不僅沒有生氣郭嘉出言反對於他,他還感謝郭嘉幫他挽救過失。
對波彥說道:“稟吳侯,昕考慮不周,出言取二郡,差點釀成大禍,得奉孝扶正,望吳侯責罰。”
波彥笑著對周昕說道:“彆駕何罪之有?為何要罰之,彆駕之言,皆為揚州之利,為吾著想,不忍廬江九江二郡百姓受苦受難,才勇於在這議事廳向吾進言,不僅無過還有功,諸君當向彆駕一般,敢進忠言。”
“吾等謹遵吳侯訓言。以彆駕為之楷模。”眾人對波彥回道。
“好了,諸君也不必多禮,誰還有對取二郡有不同建議。”
眾人接回道沒有,理應依奉孝之言,暫時放棄取廬江九江二郡。
這時賈詡出列:“稟吳侯,奉孝之言如醍醐灌頂,吾也以為此時不應起兵戈,當休養生息一段時間,麾下將士取吳郡,交州與荊南二郡三地,作戰多時,將士疲憊。且錢糧消耗無數。需得補充”
“前不久,與吳侯巡視各地,知今吳侯治下近千萬人,疆域遼闊,然麾下將士不到二十萬眾,已不能滿足統帥府之用,應當抓緊招募將士,使統帥府大軍擴充到二十五萬,使之足夠鎮守各地,防禦各諸侯,手中有足夠兵力,應對突發事件。”
“且吾侯要遷百萬人填交州,也離不開將士協助,同時花費更是海量,所吾等暫時不能起大戰。”
“吾等要趁這段太平時間,招募文臣猛將,修內政,擴充大軍,訓其為精銳,備兵甲。完成遷人填交州重任。”
“且最為重要之事,吾夜觀天象。”
喜歡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請大家收藏:()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