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看著帳下這群誓死追隨自己的兄弟、部下,看著他們眼中燃燒的鬥誌和對未來的渴望,聽著他們激昂的言語,內心陷入了極度的掙紮與痛苦之中。
那一張張麵孔,有從涿郡起兵便生死相隨的二弟雲長、三弟翼德,有在漂泊途中慕名來投的簡雍、孫乾,更有無數曆經血戰、傷痕累累卻依舊信念堅定的老卒。
他們本可另投明主,博取功名富貴,卻因他劉備一句匡扶漢室的宏願,甘願忍受這顛沛流離、寄人籬下之苦。
這份沉甸甸的信任與期望,此刻幾乎壓得他喘不過氣。他緩緩坐回席位,那雙曾揮舞雙股劍斬殺黃巾、也曾於萬軍之中勉力支撐的手,此刻卻顯得無比沉重。
他雙手掩麵,肩頭微微聳動,無聲的淚水從指縫間滲出。
帳內激昂的氣氛漸漸平息,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擔憂地望著他們主公那微微顫抖的背影。良久,他放下手,臉上已是淚痕交錯,聲音哽咽,帶著無儘的蒼涼與悲愴:
“好了,諸位之言,備~~~備已明了。”他頓了頓,努力平複著翻湧的情緒,“備深知,諸位皆是為備好,為這飄搖的大漢江山好……”他環視眾人,目光逐一掠過關羽那棗紅色的凝重麵龐,張飛那環眼中難以抑製的激動,孫乾、簡雍等人臉上的憂慮與堅定。
“諸位也知備一生誌向,唯匡扶漢室,中興大漢八字而已。為了心中抱負,備自黃巾之亂起兵,十餘年來,不曾有一日懈怠,東奔西走,轉戰南北。餐風露宿,席不暇暖,隻望能尋得一隅安身立命之所,積蓄力量,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劉備的聲音帶著回憶的苦澀,仿佛又將那些年的艱辛重新咀嚼了一遍,“可惜命運多舛,時運不濟,至始至終,竟無一塊真正的立錐之地,能為備提供充足的錢糧兵源,去攻城掠地,去實現理想。每每剛見起色,便遭當頭棒喝,仿佛天意,從不眷顧於吾劉備。”
他的聲音帶著回憶的苦澀,將眾人的思緒也拉回了那段充滿波折的歲月:“在兗州,好不容易得到泰山一郡,雖賊多民貧,卻也以為看到了曙光,能以此為基,徐圖發展。卻因呂布背信棄義,讓吾等終無法壯大,隻得在袁紹、波彥兩大勢力之間夾縫求生,仰人鼻息,艱難度日。那仰人鼻息、看人臉色的滋味,備,至今難忘。”
“後來,聽聞天子逃出長安,備雖兵微將寡,亦感五內俱焚,毅然棄守泰山,率軍奔襲京兆欲要救駕,隻望能重振朝綱,再現漢室威儀。但天不眷漢室啊……”
劉備的聲音再次哽咽,充滿了無力與悲憤,“吾等好不容易趕到京兆,卻又眼睜睜見天子再次落入李傕、郭汜等西涼賊將手中,倍受欺淩。”
“備勢單力薄,無可奈何,不得已南下欲奪漢中,另立根基,再圖救駕。那時心想,漢中險塞,沃野千裡,或可成之大業。”
“然則天意再次弄人!”劉備猛地一拍案幾,聲音陡然提高,充滿了不甘,“那張魯,坐擁雄兵,據守天險,竟不戰而降,舉郡投了波彥!讓波彥不費吹灰之力,又得一大郡!吾等如同喪家之犬,前有堅城難克,後有追兵將至,隻能倉皇遁入這巴蜀之地,以求自保……嗚呼……”
說到最傷心處,想起一次次崛起的機會從指縫中溜走,想起複興漢室的夢想似乎越來越遙遠,劉備再也抑製不住,放聲泣哭起來,那哭聲充滿了英雄末路的悲涼與不甘,在寂靜的大帳中回蕩,令人聞之心碎。
“主公!主公保重啊!”孫乾率先跪倒,聲音帶著哭腔。
“大兄!切勿過於悲傷!身體要緊!”關羽疾步上前,扶住劉備的肩膀,那雙丹鳳眼中也已是淚光閃動。
張飛更是捶胸頓足:“大兄!是俺們沒用!不能為大兄分憂!大兄彆哭了,爾這一哭,俺這心裡跟刀絞一樣!”
眾人見劉備傷心如此,想起這些年追隨他經曆的種種磨難與挫折,一幕幕浮上心頭,無不感同身受,紛紛淚流滿麵,以袖擦拭,整個大帳被一種悲壯的氛圍所籠罩。
劉備哭了許久,仿佛要將這十數年來的鬱結與委屈儘數傾瀉而出,才漸漸止住悲聲。
他抬起頭,用衣袖狠狠擦去淚水,眼神卻在這一刻變得異常堅定,仿佛所有的猶豫、彷徨、軟弱都隨著那決堤的淚水流走了,剩下的隻有被現實淬煉過的鋼鐵般的意誌。
他深吸一口氣,聲音雖然還有些沙啞,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斷,清晰地傳入每個人的耳中:
“然而……諸君說得對。”他的目光掃過眾人,“為了大漢危亡,為了不致神州陸沉,社稷崩塌,為了追隨備至今、矢誌不渝的諸位弟兄,為了天下數千萬在水深火熱中盼望王師的黎民,如今備也隻能行此同室操戈、取同族地盤之下策了。縱使千夫所指,縱使背負萬世罵名,此路,亦不得不行!罷了!一切為了大漢!”
他猛地站起身,“就依二弟之言,謀劃奪取巴蜀,以此為根基!而後厲兵秣馬,練就強兵,再聯合天下忠義諸侯,共擊國賊波彥,迎回天子,中興大漢!其間所有背信棄義之惡名,所有後世之罵名,”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欲言又止的關羽、張飛等人,斬釘截鐵地說道,“皆由吾劉備一人來承擔!此心此誌,天地可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話鋒一轉,語氣中透出一絲複雜的情緒,仿佛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心理的依托,也或許是為了安撫內心那殘存的道德不安:“或許待到他日,吾等勢大,真的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掃清寰宇,重振漢室威嚴之後,再……再將這巴蜀之地,歸還於季玉兄,並負荊請罪,以此來彌補今日之過。屆時,要殺要剮,備,絕無怨言!”
眾人一聽劉備終於應允襲取成都,奪取巴蜀,頓時群情振奮,所有陰霾一掃而空,激動地齊聲應道:
“主公英明!”
“大兄英明!”
“吾等誓死追隨主公!中興漢室,萬死不辭!”
帳內氣氛瞬間由悲轉壯,充滿了破釜沉舟的決絕與對未來的渴望。每個人眼中都重新燃起了熊熊火焰,那是曆經磨難後終於看到明確方向的希望之光。
既然大計已定,接下來便是具體謀劃。眾人迅速圍攏在懸掛的益州輿圖前,開始商議細節。
油燈的火焰隨著他們激昂的討論而跳躍,將一個個的身影投射在帳壁上。
為確保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經過反複推敲,最終定計。
由張飛先行一步,從其麾下精銳中精選百名機警悍勇、熟悉蜀地口音的士卒,偽裝成商隊夥計、販夫走卒、逃難流民等,分批混入雒城之中。他們的任務是詳細打探城防布置、守將性情、兵力分布、糧草囤積之處等關鍵情報,並設法在城內潛伏下來,暗中控製或靠近城門關鍵位置,以為內應。
待劉備率領大軍抵達雒城時,便以廣漢太守巡視防務、或有緊急軍情需入城與守將商議為名,試圖靠近城門,伺機強行接管城防。
若守軍順從則罷,兵不血刃拿下雒城自是上策,若其有所警覺,閉門不納,甚至刀兵相向,則潛伏的內應立刻發動,裡應外合,強行破城!
一旦拿下雒城,便立刻封鎖四門,許進不許出,嚴格控製消息,整合降兵與城中武器錢糧,然後馬不停蹄,以雒城降兵為前導或打著雒城旗號,直撲成都,打劉璋一個措手不及!
喜歡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請大家收藏:()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