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張鬆進長安_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74章 張鬆進長安(1 / 1)

張鬆出了葭萌關,向徐晃出示出使文書,得到允許,在徐晃派兵保護下進入漢中。

這一路行來,但見山勢險峻,關隘森嚴,張鬆心中不由暗歎明國防守之嚴密。徐晃派來的士卒雖隻有十餘人,卻個個精神抖擻,軍容整齊,行進間步伐一致,顯是訓練有素。

為首的什長對張鬆頗為恭敬,卻不多言,隻在前引路,目光時時掃視四周,警惕非常。

張鬆此行明為商議通商,實則另有所圖。他打算先北上關中,親眼看看明國新地治理如何,再轉道洛陽,最後南下陽翟,與明國商議通商之事。這一路他要細細觀察,將明國的虛實儘收眼底。

走在褒斜古道上,張鬆不禁感慨萬千。這條通往關中的道路,與他年少時外出遊曆所見已大不相同。

那時的道路崎嶇難行,每逢雨季更是泥濘不堪。如今的道路卻平整許多,也加寬了不少,足以容納兩輛馬車並行。道路兩旁的涼亭與驛站也多了起來,每隔一段便有一處,供行人歇腳、暫住。

走著走著,就看見前方無數的人揮著工具,推著車,正在熱火朝天地乾著活。

一些人將道路平整夯實,另一些人則在鑿開挖開路兩旁的土石,進一步加寬道路。張鬆注意到,這些民夫雖然勞作辛苦,但麵色紅潤,衣衫較整,不似尋常服役的百姓那般麵黃肌瘦。

待下工時,更讓張鬆驚訝的一幕出現了。

這些修路的人排著隊,在一個小吏那裡挨個領著工錢。張鬆細數,每人竟領了十餘文錢。旁邊還有一名魁梧甲士按劍而立,目光如炬地監督著發錢的整個過程。

看到這裡,張鬆便明白了,明國竟然是花錢雇傭百姓修路,而不是征發徭役!更令他震驚的是,他聽說這些民夫勞作期間,官府還管一頓午飯。這在其他地方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明國府庫難道都充盈至此?”張鬆心中掀起驚濤駭浪,“竟能花費大量錢財修路,而不是讓百姓自備乾糧前來服役。”

他忽然想起聖賢書中所描繪的盛世景象,輕徭薄賦,百姓安居樂業,農忙時耕地種糧,農閒時務工賺錢。這不正是曆代士人夢寐以求的治國理想?沒想到在明國這裡成為了現實。

張鬆壓下心中的震撼,走上前去,向一位剛領完工錢的老農詢問道:“老丈,請問這修路的活兒,官府給的錢可還公道?”

那老農見張鬆衣著不凡,又有軍士護衛,知道是位貴人,便恭敬地答道:“回貴人的話,絕對公道!一日十五文,從不拖欠。而且還沒有人敢克扣,都是如數到手的。”

“哦?這是為何?”張鬆好奇追問。

老農指了指不遠處那位魁梧甲士,壓低聲音道:“明王為了杜絕下麵官吏貪汙錢糧,每次發放工錢都要讓忠心於明王府的府衛在旁監督。我們領完錢,還要在府衛那裡簽字畫押。聽說隔一段時間,上麵還會派人來查賬呢!”

旁邊一個中年漢子插話道:“明王最恨貪官汙吏。前些年丹陽烈屬營上下貪汙,被查出來後全部剝皮充草。他們如今還被使者帶去各地巡視,用來威懾各地官吏哩!”

張鬆聞言,心中更是震撼。他謝過幾位民夫,繼續前行,一路上思緒萬千。

“看來這明國吏治倒也清明,從漢中守軍也能看出明軍軍紀嚴明。這明國吏事、兵事、民事,竟然做得無懈可擊。”張鬆暗自思忖,“如此看來,天下遲早是明國的了,蜀國也要完了。”

想到這裡,他不由得苦笑一聲:“可笑的是,劉備同為漢室宗親,卻背叛吾家大王,分裂出去一郡。致使巴蜀無法整合力量,兩人相互牽製,無法向外用兵。”

忽然間,張鬆腦海中靈光一閃,想通了一個關鍵:“原來如此!怕是明國早就知道劉備性情,才故意放劉備入蜀,就是為了攪亂巴蜀局勢。他們一直監視著劉備,等劉備拿下雒城攻成都時,才給成都送信,使大王與劉備二人勢均力敵,不敢輕易大戰。真是好高深的計謀啊!”

張鬆長歎一聲,心中湧起一股悲涼:“哎,蜀國完了。在這等對手麵前,蜀國哪有勝算?”

帶著滿腹憂慮,張鬆繼續北上,不日便抵達長安。

還未進城,他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但見城外成片的麥田金黃燦爛,無數農人正在忙於夏收。一車車糧食被拉進倉中,地裡也響起牛鞭抽打的聲音。更讓他驚訝的是,一些年輕農夫操著他從未見過的新式犁具在翻耕土地,那犁具造型奇特,翻土既深又快。

“關中重新活過來了。”張鬆喃喃自語。

他記得很清楚,原先董卓遷都長安時,與後來的西涼軍將關中禍害得不輕。加上連年乾旱,關中百姓逃往巴蜀的也不少。

老主公征其青壯為軍,當時也接收了不少從關中逃難而來的才乾之士,如今都在劉璋帳下聽用。從他們口中,張鬆深知當年關中的慘狀,田地荒蕪,十室九空,餓殍遍野。

哪是如今這般景象?滾滾麥田,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一派生機勃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鬆進入長安城歇腳,更是大開眼界。但見街道寬闊,市井繁華,商鋪林立,行人如織。更讓他驚訝的是,街上隨處可見羌胡打扮之人,甚至還有深目高鼻的西域商賈。他們與漢人自如交易,言談甚歡。

“涼州被明國占據後,治理得真是不錯。”張鬆暗忖,“不僅能壓製羌胡,還能通商往來,更是重開了西域商路。這等治國之才,實在令人佩服。”

當晚,張鬆在驛館中輾轉難眠,思緒萬千。

“吾蜀郡張氏看來得尋找出路了,不然以後等明軍進入成都,等待張氏的隻有落沒。”他憂心忡忡地想道。

張鬆開始仔細回憶明國有名的文武大臣,驚訝地發現竟然沒有一個是益州籍的。這個發現讓他心中激動起來。

“若是此時投靠明國,以明王文治武功,必然要平衡各地勢力。加吾之才能,一定會得到重用。”張鬆越想越覺得這是張氏家族的一條明路。

他忽然想到一個絕佳的立功機會,他可向明國獻上巴蜀輿圖!以他過目不忘的本領,記住益州各郡官道、小道,兵力布置都不在話下。到時臨摹出巴蜀更詳細的輿圖,必有助於日後明國在巴蜀行軍。

“蜀地關隘險要,若無詳細輿圖,縱有百萬大軍也難以施展。吾若獻上此圖,便是大功一件!”張鬆越想越興奮,睡意全無。

他索性起身,點亮油燈,鋪開絹帛,開始憑記憶勾勒益州主要關隘和道路。葭萌關、劍閣、綿竹、雒城、成都......一處處關城要隘在他筆下逐漸呈現。他還特意標注了各處的兵力部署與換防時間,這些都是他身為蜀中重臣才能掌握的機密。

畫到一半,張鬆忽然停筆,心中掠過一絲愧疚。畢竟他受劉璋父子恩惠,如今卻要背叛舊主。

但轉念一想,劉璋暗弱,不能任賢用能,蜀中士人多有怨言。加之如今劉備割據,巴蜀分裂,遲早會被明國所滅。他此舉也是為了保全宗族,更是為了讓巴蜀百姓少受戰火之苦。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蜀王非明主,何必為他殉葬?”張鬆自我寬慰道。

想到這裡,他再無猶豫,繼續伏案作圖。

第二天一早,張鬆便催促隨從儘快啟程,早日見到明王,表明投誠之意。

“時不我待啊。”張鬆望著東方初升的朝陽,喃喃自語,“明國一統天下之勢已成,吾須早日為家族謀劃前程。”

臨行前,他最後望了一眼長安城。這座往日西都在明國的治理下重現生機,這讓他對明王的治國之能更加信服。

“或許,真的找到了值得效忠的明主。”張鬆心中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期待。

他整了整衣冠,登上馬車,向著東方疾馳而去。這一次,他不僅要為明國獻上巴蜀的山川險要,更要獻上自己的才智和忠誠。

在這天下大勢已然明朗之際,他張鬆,也要為自己和家族,選擇一個光明的未來。

喜歡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請大家收藏:()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惡龍尋找公主為妻是否搞錯了什麼 反派神子:開局退婚天命女帝? 還和不和離了 混沌主宰:簽到覺醒混沌神魔體 九界玄天界 民國:糟糕,被迫穿成小狐狸 萬維聖輝:終末救贖之約 乾坤輪 盜墓:聽雷師情迷蚩尤 大明養生小帝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