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即將出世的孩兒攢下一份豐厚的家業,也為了在明國這艘大船上站穩腳跟,獲取更大的功勳,呂布已然主動向波彥請纓,要求駐守北地邊境。
他期望著,待到將來北伐大戰一起,他能親自率領精銳騎兵北上,為明國擊潰曹操,收複被占據的上郡、河套等要地,免除關中來自的北方威脅。
要將那些屢屢犯境的羌胡徹底趕出長城之外,重新奪回陰山山脈這一天然屏障。
他要讓整個並州故地,再次傳揚起他飛將呂布的赫赫威名。
他要在明國建立不世之功,待到明王未來登基稱帝、論功行賞之時,他呂布也能憑借實實在在的軍功,獲得更高的爵位與更豐厚的封賞,光耀門楣,福澤子孫。
而波彥的第二位養子波明,則選擇南下交州,投身於徐盛麾下,一學習如何統兵作戰、開疆拓土,二則潛心研究如何有教化、安撫乃至同化當地的異族百姓。
波明氣質儒雅,相貌俊朗,在一次與林邑國一大俚族部族的交往中,竟被該部族首領的女兒一眼相中。
那位俚族貴女性情如火,敢愛敢恨,非波明不嫁,甚至到了以死相逼的地步。
那位俚族首領起初不明波明底細,見女兒如此癡心,又是無奈又是擔憂,隻得小心翼翼地尋到徐盛,打聽波明的身份背景。
當得知這位氣度不凡的年輕人,竟是當今大漢明王波彥的義子時,首領頓時又驚又喜,激動萬分,直感歎女兒眼光獨到,一下子就挑中了如今在大漢南方權勢滔天的明王義子,這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姻緣!
林邑國緊鄰交州的日南郡,雙方曆來有商貿往來。
這位首領對交州乃至明國的情勢頗為了解,深知明國是一個疆域遼闊、兵強馬壯的龐然大物,絕非他們這等小國所能招惹。
尤其是近年來,明國在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不斷屯駐重兵,不斷遷徙漢民前來安置,勢力範圍持續向南擴張,實力日益強盛,更是讓周邊小國心生敬畏。
這位頗具野心的首領立刻意識到,這不僅是女兒的姻緣,更是他本人乃至整個部族攀上明國這棵大樹的天賜良機!
他甚至開始盤算,或許可以借助明國的力量,助他掌控整個林邑國,取如今的國王而代之。想到這裡,他再也按捺不住,立刻備下重禮,親自拜會徐盛,懇請徐盛出麵,促成他女兒與波明的這樁婚事。
徐盛此時正奉波彥之命,苦心籌劃如何逐步吞並、消化南方這些散布的小國,將其納入明國版圖,新設郡縣,以便更好地安置不斷南遷的百姓,並鞏固邊防。
見到林邑國的俚人首領主動送上門來,他心中不由一動,覺得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他立刻召來波明,將自己的謀劃全盤托出,希望通過這次聯姻,與這位在林邑國實力不弱的部族首領建立緊密聯係,進而利用這層翁婿關係,逐步滲透、架空乃至最終掌控林邑國,為將來徹底將其並入明國打下堅實基礎。
徐盛鄭重地征求波明的意見。
波明聽完徐盛的計策,沉默了片刻,眼中閃過思索的光芒。
他受義父明王養育之恩,無時無刻不想著報答。
如今,一個既能穩固邊疆、又能為明國開疆拓土的機會擺在眼前,他豈能因個人些許顧慮而退縮?更何況,那俚族女子對他一往情深,也並非全無情義。
思忖既定,波明抬起頭,目光堅定地對徐盛表示,願意接受這門親事,配合完成關乎國家南方擴疆大計。
波明深知,與林邑國大族聯姻,一則可以緩和雙方關係,加深友誼,對交州的穩定與發展大有裨益;二則,正如徐將軍所謀劃,可以憑借女婿特殊身份,暗中施加影響,逐步掌控林邑國的軍政,待時機成熟,便可順理成章地廢黜其國號,設置郡縣,將其徹底納入明國直接管轄之下。
徐盛見波明同意,放下心來,心裡的緊迫感少了不少。
他聽說,海軍已經從徐聞出發,不僅順利收複了海中大島朱崖洲,重新設置了珠崖、儋耳二郡,派遣了得力官吏組建官府進行管轄,還動用海船,源源不斷地將流放的罪犯、俘虜的敵軍運送上島,開墾荒地,種植作物,並采集島上的珍貴香料,功績斐然。
他們征南大軍的步伐,絕不能落後於海軍開拓的速度。
田間的休憩時光短暫而愉快。波彥見孩子們都休息得差不多了,便再次起身,領著眾人投入到剩餘的勞作中。又忙碌了約莫一個時辰,眼看著日頭漸至中天,氣溫也升高了不少,終於,從田邊臨時搭建的營帳方向,傳來了王妃陶貞清亮而溫柔的呼喚聲:“開飯了!大家都快過來用膳吧!”
這一聲呼喚,如同天籟般,讓在田間勞作的眾人精神為之一振。
波安、波慧等人立刻歡呼一聲,紛紛摘下頭上戴著的、由她們姨祖母親手縫製贈送的遮陽草帽,也顧不得拍打乾淨身上的塵土,便爭先恐後地朝著帳篷跑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進帳篷,一股涼爽的氣息便撲麵而來,隻見案幾上早已擺好了一大壺冰鎮過的、用新鮮瓜果榨取的果汁。
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拿起陶杯,倒上冰涼沁甜的果汁,仰頭“咕咚咕咚”一飲而儘。一股涼意瞬間從喉嚨滑入腹中,驅散了滿身的燥熱與疲憊,每個人都忍不住發出一聲滿足的喟歎:“啊——舒服!”
波彥母親陳蘭,此刻正笑吟吟地看著這群活潑的皮猴子,見他們隻顧著喝冰飲,忍不住出聲提醒,語氣中充滿了慈愛:“慢點喝,彆嗆著了!都忘了祖母平日裡是怎麼教導爾等的了?飯前要淨手,這是規矩!”
“還不快去把手臉洗乾淨,然後幫著把飯菜都抬出來擺放好!爾等的父王不是常掛在嘴邊?‘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今日可是有難得的好菜,爾等的母後特意吩咐廚房,烤了一條極大的鮮魚!這魚可是爾等的舅舅特意派人從徐州那邊,一路精心養護,快馬加鞭、不辭辛勞才運到王府來的活魚,極為珍貴難得。等會兒都好好嘗嘗,多吃些飯菜,才能長得更高更壯實!”
老夫人說著,目光轉向一旁安靜站立、略顯拘謹的未來的長孫媳婦裴妙,語氣變得更加和藹可親,說道:“妙兒,等會兒用飯時,不必過於拘禮害羞,就把這裡當作自家,如同在裴府一般自在便好。也不用害怕爾父王,他啊,在外麵是威嚴的明王,在家裡,對自家人卻是最隨和不過的。”
裴妙聞言,臉上飛起兩朵紅雲,她微微低下頭,恭敬而又細聲地回答道:“諾,祖母大人的教誨,孫媳記下了。多謝祖母關愛。”她的聲音雖輕,卻清晰可聞,舉止儀態,無一不顯示出良好的家教與修養。
帳篷之外,秋陽正好,天高雲淡。帳篷之內,涼意習習,飯菜飄香,歡聲笑語與關切叮囑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溫馨而充滿生機的王室農耕家宴圖。
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田間勞作與用餐,更是波彥用以教導子女知曉民生疾苦、維係家族親情、乃至潛移默化地傳遞治國理念的生動課堂。
遠處的官田裡,還有大片等待收割的莊稼,而更遠處,則是這個正在不斷積蓄力量的王國,以及它所麵對的無限可能與挑戰。
喜歡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請大家收藏:()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