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的寒風,不僅帶來了刺骨的冰冷,更將一種無聲的恐懼和日益熾烈的怨恨,吹遍了南京城的每一個角落。
施粥棚前越來越稀薄的粥水,街頭巷尾不時出現的凍餓而斃的屍首,以及人們眼中那逐漸被絕望和瘋狂所取代的麻木,都像一把把鈍刀,切割著這座昔日帝都最後一點體麵。
而這一切,最終彙聚成一道道懷疑、憤怒的目光,投向了那些高牆深院、朱門緊閉的勳貴府邸。
市井間的流言如同野火般蔓延。
“聽說了嗎?徐國公府上,光是後廚倒掉的泔水,裡麵還有整塊的肉骨頭呢!”
“趙尚書家前幾天夜裡,還有馬車偷偷運東西進去,用布蓋得嚴嚴實實,肯定是糧食!”
“守城的弟兄都快餓死了,那些老爺們庫裡的糧食堆得發黴,也不肯拿出來一點!”
……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饑餓讓人們失去了理智,也賦予了他們前所未有的勇氣。
開始有三五成群的百姓,自發地、沉默地聚集在一些勳貴大臣的府門外。
他們也不衝擊,也不叫罵,隻是用那種直勾勾的、帶著刻骨仇恨的眼神,死死地盯著那緊閉的大門和高高的院牆,從早到晚,如同無聲的示威。這種沉默的凝視,比任何暴烈的衝擊更讓人心悸。
深宅大院之內,曾經的鐘鳴鼎食之家,此刻也彌漫著一種前所未有的緊張和焦慮。
保國公朱國弼的府邸,一間溫暖如春、鋪著厚厚地毯的密室內,爐火燒得正旺,卻驅不散在場眾人臉上的寒意。
南京城內最有頭有臉的幾位勳貴和權臣幾乎都聚集於此:朱國弼、徐錫登、顧肇跡、以及雖然失勢卻仍有餘威的馬士英、阮大铖等人。
人人麵前擺著香茗和點心,卻無人有心思享用。
“外麵的情形,諸位都看到了吧?”朱國弼率先開口,聲音低沉而乾澀。
“那些刁民……簡直是反了!再這樣下去,恐怕沒等清軍打進來,咱們就先被這些餓瘋了的泥腿子給生吞活剝了!”
徐錫登冷哼一聲,胖臉上肌肉抖動著說:“還不是閻應元那個匹夫!非要死守!若不是他查什麼糧倉,豈會鬨得滿城風雨,人心惶惶?如今倒好,咱們倒成了眾矢之的!”
“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用?”顧肇跡相對謹慎些,憂心忡忡道:“關鍵是眼下該如何是好?糧食,咱們各家確實還有些存貨,但若是拿出來,無疑是承認了流言,恐怕立刻就會引發哄搶!若是不拿,這怨氣越積越深,遲早要出大亂子!”
一陣沉默。每個人都在算計著自己的得失。
這時,一個陰惻惻的聲音響起,是許久未公開露麵的阮大铖。
“諸位,時至今日,難道還看不清形勢嗎?這南京城,還能守多久?一天?兩天?就算閻應元是嶽武穆再世,能讓士兵們空著肚子打仗嗎?”
他頓了頓,環視眾人,壓低了聲音道:“天下,是朱家的天下不假。但坐在龍椅上的那位,是個什麼成色,諸位心裡清楚。咱們的富貴,說到底,是太祖皇帝給的,是這大明江山給的。可如今這江山……嘿嘿。”
他的話沒有說完,但意思再明白不過。
馬士英耷拉著眼皮,緩緩接口,仿佛在說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
“老夫聽說,豫親王多鐸)和禮親王代善)都是寬厚之人,最是敬重我等世受國恩、知書達理的士大夫。前日,江北似乎還傳來消息,說是但凡識時務、順天應人者,不僅身家性命可保,原有的爵位田產,朝廷也一概承認,甚至……另有封賞。”
這話如同投入靜湖的石子,立刻激起了漣漪。
“馬閣老此言當真?”有人急切地問道。
“若是如此……倒不失為一條出路……”
“可是,這獻城之功……”還有人擔心功勞大小和日後地位。
趙之龍雖然人已降清,但他的影響仍在,他的選擇似乎也成了某種範例。
當下便有幾個早已通過隱秘渠道與清軍暗通款曲的勳貴,不再掩飾。一個接一個開口了。
“還猶豫什麼?!”一個性急的侯爺猛地一拍桌子,“難道真要等著餓瘋了的亂民衝進府裡,把咱們全家老小都剁了嗎?還是等著城破之後,讓那些殺紅了眼的清兵……嗯?”他及時收住了話頭,但意思誰都明白。清軍破城後屠城的例子,可不是沒有過。
“所謂獻城,非為背主,實為保境安民!”另一個勳貴立刻為其披上了一層冠冕堂皇的外衣。
“避免滿城百姓遭受戰火荼毒,保全南京古城,此乃大仁大義!屆時,你我非但無過,反而有功於新朝,有功於百姓!”
這番自欺欺人的話,卻意外地得到了大多數人的默許和認同。他們迫切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找到一個合理的借口。
。密室內的氣氛迅速轉變,從最初的焦慮恐慌,變成了如何“體麵”地獻城、如何爭取最大利益、如何分配“功勞”的詳細討論。仿佛他們討論的不是背叛和投降,而是一樁理所當然的生意。
就在這些勳貴們於溫暖的密室內決定著滿城軍民命運的同時,南京城的街頭,真正的崩潰已經開始。
饑餓最終壓倒了所有的秩序和恐懼。小規模的搶劫開始爆發。
糧店早已被搶空,憤怒的人群開始衝擊那些疑似囤積糧食的商鋪和富戶人家。
慘叫聲、打砸聲、哭喊聲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響起。
“給我一口吃的吧!”一個衣衫襤褸的男人跪倒在地,對著空蕩蕩的街道哭嚎。
下一刻,他就被幾個眼冒綠光的人撲倒,爭搶他身上那件破爛的棉襖。
黑暗中,匕首的寒光閃過,為了半塊發黴的餅子,就能輕易奪走一條人命。
秩序蕩然無存,法律形同虛設。守城的兵士自身難保,根本無力彈壓。
整個南京城,如同一個巨大的火藥桶,而勳貴們密室中的決策,則正在親手點燃那最後的導火索。一邊是精心算計的背叛,一邊是絕望瘋狂的掙紮,南京城的末日,在內外交困中,加速降臨。
喜歡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請大家收藏:()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