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火在書房內搖曳了一夜,當晨曦微露時,劉體純布滿血絲的眼中卻閃爍出一道光芒。
他放下手中的炭筆,麵前攤開的紙上畫著幾種結構奇特的器械草圖。
針對鄭芝龍水師的特點——小船多、依賴跳幫和傳統火攻,他心中已有了明確的克製之道。
既然鄭芝龍喜歡跳幫近戰,擅長火攻,那便用更猛烈、更無法撲滅的火焰來回敬!
他倉庫裡那些從煤焦油中分餾提純出的甲苯、苯等易燃液體,正是絕佳的燃料,其燃燒威力在與清軍作戰中早已得到驗證。
他要研發一種能持續噴射火焰的武器,一種這個時代尚未出現的海上噩夢——火焰噴射器。
“原理並不複雜,關鍵在於耐壓容器、穩定的泵送機構以及可靠的點火裝置。”
劉體純對聞訊趕來的幾位火器匠師講解著……
他指著草圖說:“這是一個雙缸手壓泵,將燃料從後部的儲油罐抽出,通過這根耐壓銅管輸送至噴頭。噴頭處設置火石打火機構,在噴射的同時點燃燃料,形成火龍。……”
匠師們看著這聞所未聞的設計,既感到震驚,又躍躍欲試。
既然是劉將軍設計的,就一定能行!
對於劉體純,他們已經是神一般的崇拜了。
劉體純親自過問,在青州工坊一個遠離民居的偏僻角落設立了試驗場。
最初的試驗充滿危險,不是泵壓不穩導致火焰斷續,就是點火失敗噴出未燃的油料,甚至有兩次因管路泄漏險些引發大火。
劉體純也隻能是無奈的苦笑。這個年代,工業基礎太差了!
加工精度、接口密封都嚴重的影響著火焰噴射器的質量。
沒有其它的辦法,一遍遍地試製、改進、完善。
隨著匠師們日益精進的技藝,一次次改進設計,調整配方,試驗終於漸入佳境。
當第一條長達數丈、咆哮著的橘黃色火龍從銅質噴口猛烈噴出,將數十步外的木質標靶瞬間吞沒在無法撲救的烈焰中時……
在場的所有人都被這恐怖的威力震撼得說不出話來。
那火焰黏著燃燒,水潑不滅,如同來自地獄的業火。
“此物,便命名為‘火龍出水’!”劉體純沉聲道,眼中倒映著熊熊火光。
“火龍出水?咱們大明以前有,但……”一個匠師滿臉的疑惑地問道。
“對!就叫火龍出水!”劉體純臉色一沉,重重地說道。
火龍出水確實是大明水師一種火箭發射裝置,主要用來焚燒敵方船帆和其它船上設備。
幾個工匠吃了一驚,互相看看,都沒有出聲。
“此裝備必須嚴格保密,對外就稱是火龍出水!有泄密者,斬!家屬削籍為奴!”
劉體純的聲音又嚴厲了幾分,臉上如同掛著一層冰霜。
“是!請將軍放心!”幾個工匠一起拱手,大聲應道。
現在,滄州軍裝備了回回炮,用來拋投火水等物。
劉體純打算取代回回炮投擲火球,轉而用火炮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