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據而有之,精心治理,休養生息,則足以養兵百萬而糧秣不竭,足可成就當年諸葛武侯‘王業不偏安’之基!
屆時,北可聯各路義軍,東可結盟沿海鄭氏及殘明,共抗胡虜。
交趾、寮國、暹羅皆在肘腋,若能臣服或通商,則後方無憂,霸業可成!
望西王慎思之,此乃絕境中之上策,退可保基業,進可圖天下!”
這封信,可謂為張獻忠指出了一條看似可行的生路,甚至勾勒出了一幅雄踞西南、虎視天下的藍圖。
然而,張獻忠看完信後,隻是隨手扔在一邊,臉上露出不屑與煩躁的神情。
“南下?去那鳥不拉屎的鬼地方?”
他對身邊的孫可望等人抱怨道:“劉體純這廝,站著說話不腰疼!雲貴那邊,山高林密,瘴氣彌漫,走三步就能碰到個不開化的蠻子!
老子這些北方兒郎,到了那裡,不用清兵來打,光是水土不服就得死一半!
一年三熟?老子現在就要糧食,要兵器!遠水解不了近渴!讓老子放棄四川這到手的地盤,去鑽山溝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呸!老子寧可在四川跟韃子拚個你死我活,也不去受那份罪!”
他骨子裡流寇的習性,讓他更看重眼前的、實實在在的地盤和掠奪來的財富,對於需要長期經營、艱苦開拓的雲貴地區,他缺乏耐心和遠見,更畏懼那傳說中的惡劣環境。
劉體純的“南進策”,被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手下將領李定國等雖未出聲,卻露出了沉思的神色。
他們心裡麵誰都清楚,真正能和清廷扳手腕的,唯滄州軍耳!
劉體純既然這樣勸說,必有他的道理!
特彆是李定國,他曾屢次獻計與張獻忠,又屢屢被拒,心裡多少有點不舒服。
劉體純這封信觸動了他的心事。
雲貴?安南?……
這到底是什麼地方?李定國動心了!
而就在張獻忠拒絕南方生路的同時,在他防線的一個關鍵節點——朝天關,一場致命的危機正在醞釀。
朝天關守將劉進忠,原是明朝副將,迫於形勢投降張獻忠,並未得到真正信任,心中常懷怨望。
這日,他接待了一名前來投奔的“舊部”。
屏退左右後,這名“舊部”卻取出了一封密信,信上有大清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洪承疇的關防印記。
信中,洪承疇極儘拉攏之能事,先是讚賞劉進忠“深明大義”,隨後指出張獻忠殘暴不仁,已是窮途末路,覆滅在即。
許諾若劉進忠能獻關投降,或是在關鍵時刻倒戈一擊,不僅既往不咎,更可保其榮華富貴,加官進爵,遠勝在張獻忠麾下擔驚受怕。
劉進忠握著這封滾燙的密信,心跳如鼓。
他看著關外隱約可見的清軍旗幟,又想起張獻忠殺妻戮子的瘋狂,以及川內烽煙四起的民變,再想到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一個危險的念頭,在他心中瘋狂滋長。
四川的戰局,因張獻忠的剛愎殘暴、民心的喪失以及潛在的內部分裂,正向著極其不利於大西政權的方向,加速滑去。
而北方的清軍,則在洪承疇的謀劃下,不緊不慢地收緊著包圍圈,等待著對手從內部崩潰的那一刻。
喜歡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請大家收藏:()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