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葉經上記載的無上佛法,不僅會隨著觀看人數的減少而逐漸增強威能,更會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提升難度。”
大殿前的廣場上,法鬥和尚朗聲講述著規則。
一旁的法願大師微微頷首,接過話頭道:“確實如此。”
“前進五步,便能得見‘菩提空觀’之妙諦;再走五步,便可窺見‘無明劫火’之威能。”
“想當年貧僧觀摩此經時,便有幸目睹無儘劫海中的那盞心燈,光華流轉,仿佛直照本心,令人明心見性,此情此景,終生難忘。”
旁邊有人好奇追問:“那若是繼續往前走,還能看見什麼?”
“……”
法願大師沉默片刻,方道:“能見到‘無明劫火’,已是佛門弟子莫大機緣。再往前,便可望見‘四諦法輪’顯化。”
他語氣淡然,卻隱隱透出幾分悵惘:“隻可惜當年與貧僧一同觀經的幾位佛友,修為終究差了些火候,還未等到四諦法輪顯現,貧僧便已拔得頭籌。唉,實乃此生一大憾事。”
法鬥和尚斜眼瞥了法願大師一眼,心說這波裝的也太迂回了,做和尚都這麼不坦誠。
金光塔上的意窕師太也好奇道:“聽說得見‘四諦法輪’者,如入佛國淨土,不知今日能否有緣一見?”
法承禪師悵然道:“此等機緣,可遇而不可求啊。”
“有那麼難嗎?”金龍寺的長老不由望向場中參賽者,嘀咕道:“怎的覺得那個道士……走的挺輕鬆的?錯覺嗎?”
“……”林立此刻確實覺得,這場比試的難度有點超出預期。
他拚命瞪大眼睛,恨不得將眼珠子貼上去,可任憑他怎麼看,眼前的經卷上依舊空空如也,半個字符都尋不見。
他忍不住猜測,難道他們佛祖傳下的經卷,還真能辨彆誰誠心禮佛?
還是說……直接看穿了自己這道士的身份……所以連看都不給看?
這未免有些離譜吧……
眼見周遭參賽者一個個戴上了痛苦麵具,還能保持平靜的隻剩寥寥數位,其中就包括那位九世佛子,落實和尚。
時間一點點過去,已有二十幾人陸續退出。
剩下的人所受壓力顯而易見地增大,而林立的壓力……就更大了。
他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是該繼續混在人群中假裝看得見,還是乾脆攤牌,坦言自己根本看不見經文?
思來想去,他還是決定維持現狀。
雖說自己這樣平靜很容易惹人注目,但規則是比誰更能近距離的看經文,不是比抗壓能力……自己又不是故意卡bug,實在沒必要心虛。
這麼一想,他索性放平心態,不緊不慢地跟在落實和尚身後。
他早就留意到這和尚看似不修邊幅,實則氣度沉靜,遠比旁人從容。
跟在他後頭,既不至於太惹眼,也不會落後太多。
怪隻怪這輪比試的難度,確實出乎他的意料。
來之前,林立萬萬沒想到,自己將要麵對的最大挑戰,居然是……無聊。
不過。
這種感覺,倒也熟悉。
眼前的場景,讓他不禁回想起曾經青澀的校園時光。
每次考試之前,當其他同學還在埋頭苦背、焦頭爛額時,他早就將能學的、該學的都爛熟於心。
那時候,他通常也會像現在這樣,安安靜靜地待著,免得給周圍那些成績比他低幾百分的同學帶來壓力。
然後……
就在這種熟悉的狀態下。
他變得異常地安靜。
安靜到……他感覺四周的空氣,隱隱有些發熱。
……
“無明劫火!”
第二輪比試進行到一個時辰,場上隻剩下不到十人還在堅持。
法願大師眼睛一亮,終於露出幾分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