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驥在澳門待得越久,就越發感受到宗教在西方人生活中的核心地位。無論是商人、傳教士,還是普通水手,幾乎人人都信仰天主教,每日祈禱,定期去教堂做禮拜。麥神父和他的同僚們更是將傳播福音視為己任,幾乎每次見麵,都會有意無意地將話題引向宗教,試圖說服馬驥接受天主教的教義。
這日,幾位來自不同修會的傳教士聚在麥神父的住處討論教義,麥神父特意派人把馬驥也請了過去。馬驥本不想去,他知道這些傳教士一旦聊起宗教,就會變得異常執著,但架不住麥神父再三邀請,心想正好也看看這些番鬼是如何“洗腦”的,便欣然而往。
麥神父的住處擠滿了人,除了他之外,還有三位傳教士:一位來自多明我會的修士,名叫托馬斯,身材高大,神情嚴肅,眼神銳利,一看就是個固執己見的人;一位來自方濟各會的修士,名叫彼得,年紀稍長,頭發花白,語氣平和,但堅持起教義來同樣毫不退讓;還有一位來自耶穌會的年輕傳教士,名叫安東尼奧,剛到澳門不久,對中國文化充滿好奇,也急於傳播福音。
起初,他們用拉丁語交流,討論著《聖經》中的教義細節,馬驥聽得昏昏欲睡。後來,托馬斯修士注意到了馬驥,便用生硬的官話對他說:“馬先生,你是我們的朋友,我們希望能與你分享天主的福音,讓你獲得靈魂的救贖。”
馬驥打了個哈欠,敷衍道:“謝謝托馬斯修士,我對你們的福音很感興趣,你們說說看。”
托馬斯修士精神一振,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解:“人生而有原罪,這是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偷吃禁果留下的罪孽。唯有信奉我主耶穌基督,通過洗禮和懺悔,才能洗清罪孽,獲得救贖,死後升入天堂,享受永恒的幸福。若不信奉天主,則必墮入地獄,永受烈火煎熬,萬劫不複。”
他描繪了一幅極其可怕的地獄圖景:烈火熊熊,毒蛇纏繞,罪人在火海中哀嚎,永世不得超生。
彼得修士也補充道:“世間萬物,皆由天主創造,天主是唯一的真神。你們所拜的佛祖、玉帝、孔聖人,皆是受造物,甚至可能是魔鬼的化身,崇拜他們便是崇拜偶像,是極大的罪過,會讓你們的靈魂陷入迷途,無法得救。”
馬驥聽著這些話,心裡直犯嘀咕。原罪?他覺得自己活了二十多年,沒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怎麼就生下來有罪了?還有地獄烈火,聽起來確實嚇人,但憑什麼不信天主教就要下地獄?這也太霸道了吧?
他忍不住反駁道:“諸位神父,你們這個說法,我覺得有點問題。”
“哦?馬先生有何疑問?”托馬斯修士皺起眉頭,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悅,顯然沒想到馬驥會反駁。
“首先,”馬驥清了清嗓子,有條有理地說道,“你們說人生下來就有罪,這沒道理啊!小孩子剛生下來,什麼都不懂,純潔無瑕,怎麼可能有罪?我們中國人講究‘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人生下來本性是善良的,罪惡都是後天環境影響造成的。這跟你們的‘原罪論’完全相反啊!”
“其次,”他繼續說道,“你們說隻有信上帝才能得救,不信就下地獄。那我們中國的孔聖人,教人仁義禮智信,讓人們互相尊重,和睦相處;老子教人順其自然,無為而治,追求內心的平靜;佛祖教人慈悲為懷,普度眾生,戒殺行善……他們都是偉大的聖人,教人做好事,難道他們也要下地獄?這上帝也太不講道理了吧?比我們那邊的閻王爺還霸道!閻王爺還講善惡有報,你們這直接看信仰,不管善惡,太不合理了!”
托馬斯修士臉色一沉,立刻反駁道:“馬先生,你這是被偶像崇拜蒙蔽了雙眼!孔聖人、老子、佛祖都是凡人,他們的教義雖然有一些向善的成分,但終究無法拯救人的靈魂。唯有天主是唯一的真神,隻有信奉他,才能洗清原罪,獲得永恒的生命。那些不信天主的人,無論他們在世時做了多少好事,靈魂終究是不潔的,必將墮入地獄。”
“就是!”安東尼奧修士也附和道,“崇拜偶像就是罪過,天主是忌邪的,他不允許人們崇拜除他之外的任何神隻。你們必須拋棄那些虛假的偶像,全心全意地信奉天主,才能獲得救贖。”
馬驥覺得這些傳教士簡直不可理喻,他們的邏輯就像“我說的都是對的,你們的都是錯的”,根本無法溝通。但他也不想把關係搞僵,便想了個“和稀泥”的辦法,笑著說道:“諸位神父,咱們能不能換個角度想問題?”
“什麼角度?”麥神父好奇地問道。
“你們看啊,”馬驥說道,“你們的天堂,可能……呃,就是你們天主開的一個高級‘會所’,環境優美,隻有信奉天主的人才能進去。我們這邊呢,佛祖有極樂世界,裡麵沒有痛苦,隻有幸福;玉帝有淩霄寶殿,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道祖有蓬萊仙島,仙氣繚繞,長生不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這就好比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都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習俗,大家各玩各的,互不乾擾,不行嗎?為啥非要說彆人的是假的,隻有你們的是真的?信仰這東西,本來就是因人而異的,何必強求統一?”
“還有,”他又補充道,“就像吃飯,你們喜歡吃麵包、烤肉、奶酪,我們喜歡吃米飯、青菜、麵條,各有各的口味,沒必要逼著彆人都跟你一樣吃吧?有的人就喜歡吃麵包,有的人就喜歡吃米飯,強行改變彆人的口味,隻會讓人反感。信仰也是一樣,‘信仰自由’,懂嗎?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信仰的權利,不該被強迫。”
“信仰自由?”麥神父捕捉到這個新詞,皺起眉頭,“馬先生,真理是唯一的,如同數學公式,1+1永遠等於2,不可能因為個人喜好而改變。天主是唯一的真神,這是不容置疑的真理,怎麼能自由選擇?”
“哎,話不能這麼說!”馬驥擺擺手,“數學是數學,信仰是信仰!數學是客觀存在的規律,沒得選;但信仰是主觀的,是心裡的寄托,強求不來的!你們這樣到處說彆人的信仰是偶像崇拜,是罪過,不信就下地獄,很容易得罪人,引發衝突的!我們中國有句話叫‘和氣生財’,大家和和氣氣,互相尊重,不好嗎?”
他這番“和稀泥”兼“各打五十大板”的言論,讓在場的傳教士們既覺得荒謬絕倫,又一時不知該如何有力反駁。他們堅信自己掌握著唯一的真理,習慣了用絕對的對錯來判斷一切,而馬驥卻試圖用多元、包容和實用主義來消解這種絕對性,讓他們難以適應。
托馬斯修士氣得臉色發白,還想繼續爭辯,但被麥神父攔住了。麥神父看著馬驥,無奈地歎了口氣:“馬先生,你的想法很獨特,但我們堅信天主是唯一的真神,傳播福音是我們的使命。我們不能看著你和其他中國人在罪惡中沉淪,而不伸出援手。”
“我理解你們的好意,但真的不用。”馬驥笑著說,“我們有自己的信仰和道德準則,能讓我們成為善良的人,能讓社會和諧穩定。你們的福音很好,但不一定適合我們。就像你們的長袍穿在身上很合適,但穿在我們中國人身上,就不一定合身了。”
辯論最終陷入了僵局。傳教士們覺得馬驥頑冥不化,被偶像崇拜深深迷惑,難以拯救;馬驥覺得這些傳教士死腦筋,固執己見,缺乏對不同文化和信仰的尊重。
離開時,馬驥還苦口婆心地對麥神父說:“麥神父,我覺得你們傳教的方式可以改改。彆老嚇唬人下地獄,多說說信了天主有什麼實際好處,比如……心裡能更平靜?能交到更多朋友?或者……能獲得心靈的寄托?總之,溫柔點,和氣點,多尊重彆人的選擇,說不定信的人會更多呢?”
麥神父看著他,無奈地搖了搖頭。他覺得,傳播福音之路,在馬驥這裡,真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軟釘子”——馬驥不像那些固執的中國士人,直接拒絕西方文化;也不像那些好奇的年輕人,輕易被新鮮事物吸引。他有自己的一套邏輯和堅持,既開放又封閉,既聰明又“頑劣”,讓他既頭疼又著迷。
馬驥胸口的掛墜,在這場充滿火藥味的精神觀念交鋒中,感受到了來自一神論的排他性能量——堅定、絕對,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同時也感受到了馬驥試圖調和的混沌能量——包容、多元,帶著實用主義的靈活。兩種能量在掛墜內部激烈碰撞,讓它的悸動變得尖銳而矛盾,光芒忽明忽暗,仿佛在記錄這場文明深層價值觀的激烈碰撞與衝突。
馬驥走在回客棧的路上,心裡暗自慶幸:幸好這些傳教士雖然固執,但還算文明,沒有強迫他信教。要是遇到那些極端分子,說不定還會把他當成“異教徒”燒了呢!看來以後還是少跟他們聊宗教話題,省得惹麻煩。
喜歡山歌行之時空浪遊記請大家收藏:()山歌行之時空浪遊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