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用“雞兔同籠”的解法在算籌房“露了一手”,馬驥在學宮裡的處境好了不少——至少研究數學、工藝的學派,看他的眼神多了幾分敬畏,覺得他雖然說話奇怪,說不定藏著什麼“秘術”。
這日,他聽說兵家要在學宮大殿搞沙盤推演,頓時來了興趣——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謀劃,《孫子兵法》現場教學,可比看戰爭片帶勁多了!他揣了把瓜子,興衝衝地往大殿跑。
一進殿,就看到中央擺著個巨大的沙盤,用黃泥堆出山川、河流、城池的模樣,還插著小旗子代表軍隊。兩邊各站著幾位穿短打、腰佩刀劍的兵家學者,表情嚴肅,像是真要上戰場一樣。周圍圍滿了觀摩的學子,連大氣都不敢喘,氣氛緊張得能擰出水來。
“推演開始!”主持推演的老將軍一聲令下,兩邊立刻動了起來。
左邊的學者拿起代表騎兵的小旗子,往沙盤西側的山道挪:“我派輕騎襲你糧道,斷你補給!”
右邊的學者立刻拿起弩兵旗子,插在山道旁的樹林裡:“早料到你有此計!我已在隘口伏下勁弩,專等你的騎兵自投羅網!”
“好!”左邊的學者笑了笑,又拿起主力部隊的旗子,繞到沙盤北側,“我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主力已迂回至你側翼,看你如何應對!”
右邊的學者也不慌,把守城的旗子往外挪了挪,占據高處:“哼,我居高臨下,以逸待勞,正好收拾你這疲敝之師!”
他們一邊擺旗子,一邊引經據典,“兵者詭道也”“上兵伐謀”“圍師必闕”,說得頭頭是道。馬驥看得眼睛都直了,感覺像在看古代版的《全麵戰爭》,手裡的瓜子都忘了嗑。
看著看著,他忍不住小聲點評:“斷糧道這招狠啊,打後勤戰,能把對方活活耗死!”“埋伏得不錯,但得藏好點,彆讓偵察兵發現了,不然就白費功夫了!”“迂回側翼是好想法,可這北邊的地形都是泥地,重甲部隊走得慢,會不會被發現啊?”
他聲音不大,但在安靜的大殿裡格外清晰。推演的學者和圍觀的學子都轉頭看他,眼神古怪——“後勤戰”“偵察兵”這些詞雖然陌生,可猜也能猜到意思;但“重甲部隊”是什麼?
沒過一會兒,左邊的學者設了個陷阱,故意露出破綻,引誘右邊的主力部隊深入。主持推演的老將軍撫著胡子,顯然對這個布局很滿意。
馬驥看得入了神,脫口而出:“漂亮!這是戰略性誘敵!等對方主力進來,直接搞個‘斬首行動’,把對方的指揮中樞端了,看他們還怎麼打!”
“斬首行動?”老將軍耳朵尖,猛地轉頭看他,眼神銳利如刀,“你說的‘斬首行動’,是什麼意思?”
馬驥心裡咯噔一下,才想起自己又說漏嘴了,趕緊解釋:“就是……派一支奇兵,直接去抓對方的統帥!蛇無頭不行,統帥沒了,部隊就亂了,跟下棋時將帥被吃了一樣,直接輸了!”
老將軍眼睛一亮,沉吟道:“直取主帥?雖然冒險,但要是成了,確實能一擊定乾坤!這名字起得好,‘斬首’,形象!你怎麼想到的?”
“瞎琢磨的,瞎琢磨的!”馬驥乾笑著,趕緊轉移話題。
推演繼續,氣氛更激烈了。右邊的學者用疑兵之計,在多個方向佯攻;馬驥拍著腿喊:“多點開花,虛實結合,這招妙啊!”左邊的學者加固防禦,挖深溝、築高牆;馬驥點頭:“縱深防禦,彈性應對,穩!”
他越說越投入,現代軍事術語和遊戲裡的詞不自覺地蹦出來:“要是能有‘無人機’偵查就好了……呃,我是說派斥候爬高點,看看對方的動向!”“這波‘閃擊戰’打得不錯,速度夠快!”“穩住,我們能贏!”
一開始,兵家學者們還皺著眉,覺得他胡言亂語;後來聽著聽著,居然開始琢磨他那些詞背後的意思——“戰場遮蔽”不就是用煙霧、樹林擋住對方視線嗎?“飽和攻擊”不就是集中火力猛攻一點嗎?這些想法雖然奇怪,卻隱隱符合“兵貴詭道”的道理。
推演結束後,老將軍特意走到馬驥麵前,鄭重地拱了拱手:“先生雖然沒學過兵法,但說的話都切中要害,很有啟發。尤其是‘斬首’‘後勤’這些說法,讓我茅塞頓開。你願意跟我學兵法嗎?”
馬驥嚇得趕緊擺手:“將軍,您彆開玩笑了!我就是紙上談兵,真讓我上戰場,我連地圖都看不懂,還得您保護我呢!”
老將軍以為他謙虛,又追問了幾句“閃擊戰”“縱深防禦”的細節。馬驥絞儘腦汁,用古代能理解的話胡亂解釋了一通,最後幾乎是跑著逃出了大殿。
“太嚇人了!”馬驥扶著廊柱喘氣,“再聊下去,他要是問我玩過多少小時《全麵戰爭》,我咋說?”
他摸了摸胸口的掛墜,掛墜剛才在推演時,微微發燙,像是吸收了那種充滿謀略和殺伐之氣的“兵家能量”,振動得很有節奏,像是在模擬戰場上的金戈鐵馬。
喜歡山歌行之時空浪遊記請大家收藏:()山歌行之時空浪遊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