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驥揣著張旭的“墨寶”,在長安城裡繼續晃蕩。這日他幫一家樂器鋪的老板搬貨,老板見他嘴甜,又對樂器好奇,便告訴他一個消息:“明日興慶宮旁邊的教坊要排練《霓裳羽衣曲》,雖不讓外人進,但你可以去牆外聽聽,那仙樂,一輩子都忘不了!”
《霓裳羽衣曲》!馬驥的眼睛瞬間亮了——他在曆史書上見過,這是唐玄宗所作的宮廷樂舞,被譽為“大唐第一舞”,華麗得不像人間的曲子!第二天一早,他揣著兩個胡餅,早早地跑到教坊牆外,果然已經圍了不少人,都是來“蹭聽”的。
教坊的牆很高,爬不上去,隻能聽見裡麵傳來的音樂。起初,音樂很輕,像有仙人在雲端撥動琴弦,縹緲空靈,帶著一絲清冷,讓人想起月宮的桂樹、天上的流雲。馬驥屏住呼吸,連胡餅都忘了啃,耳朵緊緊貼在牆上,生怕錯過一個音符。
漸漸地,音樂變得悠揚起來,加入了琵琶、橫笛、羯鼓,旋律層層遞進,像月光灑在湖麵,泛起層層漣漪。有女聲在輕聲吟唱,歌聲婉轉,如泣如訴,又帶著幾分不食人間煙火的仙氣,聽得人心都化了。“我的天……這才是真正的仙樂吧!”馬驥心裡驚歎,“比現代的交響樂還震撼!百老彙、太陽馬戲團在這麵前,都得靠邊站!”
突然,音樂變得歡快起來,羯鼓的節奏加快,琵琶的旋律變得靈動,像是仙女們開始起舞。馬驥雖然看不見裡麵的景象,但能想象出那樣的畫麵:舞姬們穿著雲霞般的衣裙,裙擺上繡著孔雀開屏的圖案,綴著細小的珍珠,隨著舞姿飄動,珍珠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她們的長袖翻飛,像蝴蝶的翅膀,旋轉時裙擺展開,像一朵盛開的牡丹。
“這得砸多少錢啊!”馬驥的職業本能又開始運作,腦子裡飛快計算,“服裝設計得用最好的絲綢、珍珠,音樂製作得召集全國最好的樂工,舞蹈編排得反複打磨……全是頂配!這要是搞巡回演出,門票不得炒到天價?可惜啊,隻能宮廷獨享,老百姓想看都看不著!”
他努力想記住旋律,手指在牆上輕輕打著拍子,嘴裡小聲哼哼,結果剛哼了兩句,就跑調跑到姥姥家,完全不是那個味兒。“完了,五音不全的命,隻能聽個響了。”馬驥懊惱地拍了拍牆。
旁邊一個老者看出了他的遺憾,笑著說:“小夥子,不光是曲子好聽,那舞才叫絕!領舞的是公孫大娘的弟子,舞姿輕盈,能在托盤上跳舞,裙擺都不沾盤子!”
“公孫大娘?!”馬驥眼睛一亮,他昨天還在想公孫大娘的劍舞,沒想到今天能聽到她弟子的消息,“真的?那她會來嗎?”
老者搖搖頭:“公孫大娘現在是宮廷供奉,除非聖上召見,否則很少出來表演。不過能聽到她弟子跳的《霓裳羽衣曲》,也算是福氣了。”
馬驥點點頭,心裡滿是向往——要是能混進去,哪怕送個最便宜的花籃,親眼看看這場頂級歌舞秀,也值了!他貼著牆站了整整一個上午,直到裡麵的音樂停下,才戀戀不舍地離開。走的時候,他還回頭望了望教坊的高牆,仿佛能看到裡麵飄飛的裙擺和靈動的舞姿。
他摸了摸胸口的掛墜,掛墜的溫度變得柔和,光芒夢幻,像蒙了一層薄薄的雲霧,顯然是被《霓裳羽衣曲》的仙氣感染了。馬驥能感覺到,掛墜捕捉到了音樂中的“縹緲”與舞蹈中的“靈性”,那種不似人間的華美,讓掛墜的光芒都變得格外溫柔。
“這就是盛唐的宮廷藝術啊……”馬驥歎了口氣,“美是真美,就是離普通人太遠了。”
喜歡山歌行之時空浪遊記請大家收藏:()山歌行之時空浪遊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