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拿著信,重新翻閱原主記憶。
大伯母文莉,是個非常溫柔的人。是原身記憶裡難得喜歡的人,也是記憶最多的人。
記憶裡,很多大伯母抱著她哄的畫麵。比吳芳對原身還好。
大伯沈遠征是二十五歲高齡,因負傷住院遇到剛分配到軍總醫院當護士的十八歲的大伯母的。鋼鐵直男對大伯母一見鐘情,百煉鋼化身繞指柔。兩個人感情十分好。
這些是原身質疑為什麼那麼好看的大伯母會嫁給像黑熊一樣的大伯父時,沈之意當傳奇故事講給原身聽的。其實原身大伯就是在外麵訓練曬得有點黑,長得是很不錯的。原身記憶裡,那些哥哥和大堂姐都長得很好。隻是原身眼睛長在頭頂上,看得上眼的人不多。
二伯母是大伯母的同事加好友。與脾氣火爆,桀驁不馴的二伯不打不相識。也屬於自由戀愛,婚後感情很好。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夫妻倆都相繼犧牲。留下一對年僅一歲的雙胞胎男孩,就是沈瑜的二堂哥沈現和三堂哥沈閔。因為當時照看他們倆的外婆因噩耗傳來而受打擊突然病故,所以兩個堂哥是被當時因懷孕未能上戰場的大伯母扶養長大的。
沈瑜還記得大伯母拿著照片和原身講起二伯母時說:你二伯母是勇敢、剛毅的,是熱烈的、充滿陽光的女子...
原身看著照片上的女子笑得很是張楊、明媚。與旁邊笑得溫婉含蓄的大伯母說她們像紅玫瑰與茉莉花。可是大伯母和原身說二伯母像向日葵...
沈瑜覺得大伯母也像向日葵--向陽而生,朝氣蓬勃!
這些記憶塵封已久,沈瑜是搜索原身記憶裡才想起來的。
她想了好久,拿出信紙給大伯母和二哥寫回信。告訴他們這裡的人民質樸、善良,教會他們很多東西。他們現在會收割莊稼,會扒苞米,會打豆子、會積酸菜、會做鹹菜...
山裡還能撿到各種蘑菇,榛子和核桃還有鬆子...
針對二哥說沒淘換到棉花票,告訴他們下鄉來時帶了家裡的厚被褥,大棉襖、厚棉褲也有,讓他們放心。
還講了她的文章被報社發表了,得到了什麼表揚與多少稿費,讓大伯母和二哥不要再寄錢來,還說明年自己就要去當小學老師了,大隊給記滿工分,公社還發補助...
總之讓大伯、大伯母、二哥放心。讓大伯母好好養身體,也對二哥照顧大伯母表示了感謝。
還問二哥要了大姐的地址。
最後表達了一番紮根農村的決心與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總之隨你怎麼查也是積極向上的一封信。
又趕緊跑出去喊沈楠帶小朋友們回來幫忙砸核桃。
她打算給大伯母郵寄點東西,可是郵費那麼貴,郵核桃不劃算,所以她打算郵核桃仁。一下午孩子們弄出來五六斤,沈瑜管了兩頓飯,皆大歡喜。
第二天沈瑜去了公社郵局取了彙款,又郵寄了信和包裹。二哥寄過來的包裹還沒到。
她郵寄的包裹裡,一包曬乾的蘑菇,一包乾木耳是空間裡的,一包地瓜乾,還有一包果乾。還有一包鬆子和一包核桃仁。還有一包和村民換的花生。還放了幾瓶自製的牛肉辣醬和豬肉香菇醬,用很多稻草包了又包。還有兩小袋油茶麵。
雖然知道這時候的海島物資更匱乏可是彆的也不敢寄,隻能這些了。
結果回來的第三天大伯母的包裹就到了,包裹不大,是郵遞員大叔給帶過來的。
裡麵是一大包海米,還有幾捆乾海帶,還有一包小魚乾,和兩條鹹魚。
在信裡著重提到的海米裡還有一卷大團結--整整十張。
也不知道在艱苦的海島生活的大伯母和二堂哥是怎麼湊出來的,畢竟還有大堂姐需要照顧的。也明白他們為什麼不一起郵寄過來,怕給自己姐弟招來覬覦之人。沈瑜覺得這一百塊錢沉甸甸的,比那一箱珠寶還重。
喜歡穿到哪裡苟哪裡請大家收藏:()穿到哪裡苟哪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