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深,公寓裡隻亮著一盞孤燈。
淩默剛結束晚間的靜坐,窗外江大校園的方向似乎還隱約傳來興奮的聲浪,與他室內的靜謐形成鮮明對比。
手機屏幕在昏暗中亮起,震動聲打破了寂靜。
來電顯示是“許教授”。
淩默按下接聽鍵,還未開口,電話那頭就傳來許教授帶著疲憊和焦慮的聲音,比往常少了幾分從容:
“淩小友,抱歉這麼晚打擾你。”
許教授的聲音有些沙啞,背景音裡還能聽到紙張翻動和隱約的爭論聲,似乎他還在工作。
“客氣了,許教授。”
淩默走到窗邊,看著遠處城市的燈火。
“唉,今天你的講座,我都聽說了,堪稱驚世駭俗!
本來不該在這個時候掃你的興,但……”
許教授歎了口氣,語氣變得凝重,
“關於即將召開的世界文明對話與發展峰會,我們籌備組這邊……遇到大麻煩了。”
淩默靜靜聽著,沒有打斷。
“分歧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大,還要深。”
許教授語速加快,透露出內心的焦灼,
“守正和革新兩派,在幾個核心議題上僵持不下,幾乎是水火不容。
籌備會議開了好幾次,不僅沒有達成共識,反而矛盾愈演愈烈。”
電話那頭傳來許教授揉按太陽穴的聲音:
“我們原本準備的幾套方案,現在看來都過於理想化,根本無法調和這兩種極端立場。
而時間越來越緊,西方學界的幾位代表人物已經抵達美麗國,他們顯然是有備而來,就等著看我們內部意見不一,好在正式會議上掌握主導權。”
許教授停頓了一下,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懇切:
“淩小友,我今天聽了你在江大關於文明火種的論述,深受震撼!
那是一種超越現有框架的視野,是我們目前最需要的東西!
我們……我們真的遇到瓶頸了。”
他的語氣幾乎帶著一絲請求:
“所以,我冒昧地懇請你,能否提前動身,早點來京都?
我們需要你過來,一起研討一下,幫我們打開思路,找到破局的關鍵!
你的見解,或許能成為打破僵局的那把鑰匙。”
窗外,一陣夜風拂過,帶來遠處模糊的喧囂。
淩默的目光從璀璨的都市夜景收回,落在室內那方古樸的歙硯上。
電話裡,許教授的呼吸聲都帶著沉重的期待。
片刻沉默後,淩默開口,聲音平穩如常:
“好。”
一個字,清晰明確。
許教授那邊明顯鬆了一口氣,緊繃的情緒瞬間緩解了大半:
“太好了!太好了!
淩小友,我馬上把你的名字加入核心研討組,相關權限和資料我會立刻安排人發給你。
你看……最早什麼時候可以動身?”
“這兩天。”淩默的回答沒有一絲猶豫。
“好!我這就安排接待事宜!
淩小友,這次……真的要多仰仗你了!”
許教授的聲音重新充滿了力量。
結束通話,公寓內重回寂靜。
淩默將手機放在桌上,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無垠的夜空。
江大之夜的狂熱尚未完全平息,另一場關乎文明走向的、無聲的戰役已然拉響了前奏。
他轉身,視線掠過書架上那些沉寂的典籍,最終落在一旁空著的行李箱上。
京都,前往美麗國前的文明交鋒場,他需要提前入場了。
決定已下,淩默不再耽擱。
在動身前往京都之前,他需要對這個時代的文化學術脈絡有一個更直觀、更係統的了解,
尤其是關於即將討論的“文明對話”議題。
他想到了江城古書古物文化收藏館
——這座被譽為“江城文化心臟”的地方,或許能為他提供一些必要的背景沉澱。
沒有驚動任何人,淩默獨自一人,在第二天午後驅車來到了位於江城東湖之濱的收藏館。
與一般博物館不同,這裡更像一個不對普通公眾完全開放的研究型機構,環境清幽,帶著一種沉澱了歲月的書卷氣。
出示了許教授提前為他準備好的特彆閱覽證,淩默在一位年輕館員的引導下,穿過層層門禁,走進了古籍文獻區。
空氣中彌漫著舊紙、墨錠和淡淡防蟲藥劑的混合氣味,
一排排頂天立地的深色木質書架整齊排列,上麵擺放著無數或線裝、或精裝、或卷軸形式的文獻,靜謐而莊嚴。
他的目標明確,直接調閱了近五十年來關於“中西文明交流史”、“全球化語境下的文化認同”、“近現代華國哲學思潮流變”等相關主題的核心學術期刊、會議論文集以及一些未曾大規模刊印的內部研究報告。
他尋了一處靠窗的安靜位置坐下,窗外是搖曳的竹影。
館員將一摞摞厚重的書刊和檔案盒小心地放在他麵前寬大的閱覽桌上。
淩默沉下心來,開始快速而高效地翻閱。
他的閱讀速度極快,目光如同精準的掃描儀,掠過那些密密麻麻的鉛字,捕捉著關鍵信息和核心論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眉頭微微蹙起。
正如他此前隱約感知到的那樣,這個時代在華國文化界,
尤其是在麵對西方文明衝擊的問題上,存在著幾種鮮明且對立的思潮,且爭論頗為激烈。
一種可稱為“傳統守正派”。
其論述多發表在《國學精粹》、《華夏文化研究》等刊物上,
行文古雅,引經據典,極力推崇華國傳統文化的純粹性與至高性,強調“祖宗之法不可變”,
對於西方文化的影響持高度警惕甚至排斥的態度,認為那是對華國文化本源的汙染和稀釋。
字裡行間充滿了文化本位主義的優越感,但也隱隱透露出一種麵對時代洪流的無力與固執。
另一種則是“激進西化派”。
其陣地多在《現代思潮》、《環球視野》等更具“先鋒”色彩的雜誌上。
他們大量引用西方哲學、社會學理論,言辭激烈地批判傳統文化中的“糟粕”與“惰性”,
認為唯有全麵擁抱西方現代的、普世的價值觀與製度文明,華國才能真正實現現代化,融入世界主流。
其文風犀利,甚至有些偏激,帶著一種“恨鐵不成鋼”的焦灼和對自身文化傳統的深刻不自信。
而處於兩者之間的,是人數更多、聲音也更複雜的“調和探索派”。
他們試圖尋找中間道路,既承認傳統文化價值,也認可西方文明中的積極因素,提倡“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但淩默注意到,其中許多文章流於表麵,論述空泛,
要麼是簡單的“各打五十大板”,
要麼提出的“融合”方案顯得生硬且理想化,缺乏真正有說服力的理論根基和實踐路徑。
更有甚者,隻是將中西概念進行機械的比附,顯得不倫不類。
“果然如此……”
淩默放下手中一本裝幀精美的《中西文化比較研究年刊》,輕輕揉了揉眉心。
這些爭論,在他前世的知識體係裡並不陌生,
但親眼看到這個平行世界同樣陷入類似的困境,還是讓他感到一絲沉重。
許教授所說的“困難”和“分歧”,其根源就在這裡。
守正派可能嫌官方立場不夠堅定,西化派可能覺得改革步伐太慢,
而調和派則可能因為拿不出真正有力量的方案而陷入內耗。
這種思想界的撕裂與迷茫,無疑會影響到高層決策的底氣和在國際舞台上發聲的力量。
他繼續翻閱,特彆留意那些關於即將召開的“世界文明對話與發展峰會”的前期研討資料和學者建言。
他發現,爭論的焦點高度集中:
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既保持文化獨特性,又能贏得廣泛理解與尊重?
如何處理與西方主流話語體係的關係,是融入、對抗還是另起爐灶?
這些問題,對於擁有另一個世界完整文明視野的淩默而言,其實有著更為深邃和超脫的答案。
但他需要了解這個時代的具體語境和爭論的細節,才能讓自己的發言更具針對性和說服力。
不知不覺,窗外天色已近黃昏。
淩默合上最後一本檔案冊,輕輕呼出一口氣。
一下午的高強度閱讀,讓他對這個時代的文化學術生態有了更清晰、也更嚴峻的認識。
“思想的戰場,有時候比真刀真槍更考驗智慧。”
他低聲自語,目光深邃。
他知道,自己此去京都,要麵對的不僅僅是一場友好的學術交流,
更可能是一場需要厘清迷霧、確立方向的觀念之戰。
收藏館的這片寧靜,隻是暴風雨前的序幕。
淩默將一冊檔案輕輕合上,指尖在略顯粗糙的封麵上停留片刻,仿佛要將一下午汲取的信息沉澱於心。
窗外的竹影已被夕陽染上暖金,館內愈發靜謐。
他站起身,準備將資料歸還。
就在他抱著厚厚一摞書刊走向服務台時,在兩排高大書架的轉角處,
一個窈窕的身影讓他驟然停住了腳步。
那人正微微踮起腳尖,試圖取閱書架上層一套線裝的《樂府詩集》。
這個動作讓她身體的曲線展露無遺
——一件黑色的一字肩針織上衣,恰到好處地勾勒出她精致的鎖骨與圓潤的肩線,
細膩的肌膚在略顯昏暗的光線下仿佛泛著柔光。
外搭一件經典粗花呢的短款小香風外套,更添幾分名媛的精致與優雅。
下身是一條同係列的高腰短裙,將她不盈一握的腰肢和挺翹的臀線完美呈現。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雙修長筆直的腿,包裹在透肉的黑色絲襪中,
若隱若現的肌膚質感與絲襪的微光交織,散發出無聲的魅惑。
腳上是一雙黑色的小羊皮淺口高跟鞋,讓她本就高挑的身姿更顯挺拔。
是顏若初。
此刻的她,與在演唱會上那個優雅淡然的形象有所不同,
少了幾分距離感,多了幾分生動與鮮活的吸引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這古樸的書架間,魅力四射,宛如一顆驟然闖入的璀璨明珠。
淩默眼中閃過一絲訝異。
幾乎同時,顏若初也若有所覺,側過頭來。
當她的目光觸及淩默時,那雙沉靜如秋水的眸子瞬間睜大,裡麵寫滿了難以置信的驚愕,
隨即,驚愕化為難以抑製的、如同星火迸發般的驚喜。
“淩……淩先生?”
她的聲音比上次聽到時聽到的更加清柔,帶著一絲猝不及防的微顫。
她下意識地放下踮起的腳尖,絲襪包裹的雙腿並攏,站姿多了幾分不易察覺的矜持。
淩默的目光在她那身與收藏館氛圍既衝突又奇異地融合的精致裝扮上掠過,
尤其是在那奪目的肩線與修長的雙腿上短暫停留,
隨即落在地手中那套《樂府詩集》上,心中了然。
他微微一笑,語氣平和帶著些許調侃:
“顏小姐。
沒想到會在這裡遇見你。
看來,不隻是對《長恨歌》感興趣?”
顏若初的臉頰瞬間飛起兩抹紅暈,如同白玉染霞。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晃了晃手中的詩集,聲音輕柔卻帶著明顯的激動:
“是……是的。
其實,不止是《將進酒》。”
她抬起眼,目光灼灼地看向淩默,充滿了毫不掩飾的敬佩,
“昨天您在江大的講座,
我……我後來反複看了錄播。
文學是文明的火種……
您說的太好了!
真的!
我從未聽過有人能將文學講到那樣的高度,那麼的……震撼人心!”
她似乎一時找不到更恰當的詞語來形容,
微微喘息了一下,才繼續道,語氣更加真誠:
“以前在國外,接觸這些詩詞總覺得隔著一層,像是觀賞博物館裡的展品。
但聽了您的講座,尤其是最後那部分,
我忽然覺得,那些文字活了過來,它們不再隻是故紙堆裡的符號,
而是……流淌在我們血脈裡的東西。
所以我就迫不及待地來這裡,想離這片土壤更近一些,
想多看看,多了解。
沒想到……能遇到您。”
她說話時,戴著精致手鏈的手腕輕輕比劃著,眼神亮得驚人。
她的解釋合情合理,眼神中的欣喜、敬佩和那抹因裝扮帶來的微妙羞澀也不似作偽。
淩默能感受到她話語裡那份因深刻文化共鳴而生的、真誠的求知欲。
“這裡確實是個好地方。”
淩默頷首,目光掃過周圍林立的書架,
“沉下心來,能與古人對話。”
“您也是來……”
顏若初好奇地看向他懷中那明顯是近現代學術期刊和內部報告的厚重書冊,這與她想象中的詩人淩默似乎有些不同。
“查些資料。”
淩默言簡意賅,並未深言,
“準備去參與一個學術會議。”
“學術會議?”
顏若初眼中的驚訝與敬佩交織。
淩默給外界的印象一直是音樂才子,頂多加上個詩人名頭,
突然與“學術會議”聯係起來,讓她感到意外,
但聯想到昨天江大講座的深度,又覺得理所當然。
他本就該是如此深不可測。
“嗯,關於文明對話的。”
淩默沒有過多解釋,轉而問道,
“顏小姐找到想看的書了?”
“正有些選擇困難呢。”
顏若初微微蹙眉,帶著點恰到好處的苦惱,目光求助似的看向淩默,
高跟鞋的鞋尖無意識地在地毯上輕輕點了一下,
“淩先生若是不忙,能否……為我推薦一二?
我初涉此道,怕走了彎路。”
她微微仰頭看他,這個角度讓她優美的頸部線條和一字肩的設計更顯突出。
她的請求自然而坦誠,帶著對知識的尊重和對淩默無條件的信任,
而她那身過於亮眼的裝扮,又為這求知的過程平添了幾分動人的色彩。
淩默看著她眼中純粹的期待,又想到她此前毫不掩飾的支持以及剛才對江大講座的真摯反饋,略一沉吟,便點了點頭:
“也好。”
他領著顏若初在古典文學區的書架間緩步穿行,高跟鞋與絲襪在地毯上移動,發出幾不可聞的細微聲響。
他偶爾駐足,精準地從浩瀚書海中抽出一兩冊,遞給她。
“若對《樂府》感興趣,可先從這本《樂府詩選注》入手,注解精當,入門適宜。”
“《唐詩鑒賞辭典》雖工具書性質,但大家手筆,有助於理解意境。”
“若想了解詩人生平與時代,這本《唐代詩人叢考》史料紮實,可作參考。”
他的推薦言簡意賅,卻直指核心,顯露出對古典文學領域非同一般的熟悉程度。
顏若初認真聽著,接過每一本書時都小心翼翼,如同對待珍寶。
她看著他沉靜的側臉,在書架投下的陰影中更顯輪廓分明,
心中那股因不期而遇而產生的悸動,和對他才華的深深敬佩,
漸漸化為一種更深沉的、混合著好奇與探索欲的情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不僅會寫詩,會吟誦,能講出那樣深刻的文學理論,竟還對這浩如煙海的古籍如此熟稔?
這與她身邊接觸過的所有異性都截然不同。
“謝謝您。”
她抱著一摞淩默為她挑選的書,由衷感謝,眼眸亮晶晶的,
與她這一身魅力四射的裝扮形成了奇妙的反差,
“這些……我會好好看的。”
淩默看著她那副如同得了心愛禮物般的模樣,不禁莞爾:
“讀書是好事,但也不必貪多,循序漸進就好。”
夕陽的最後一道餘暉透過高窗,為兩人身上鍍上一層溫暖的光暈。
在這充滿墨香的古籍叢林中,音樂才子與豪門千金因詩詞而起的這次意外邂逅,沒有網絡的喧囂與浮華,
隻有安靜的交流與知識的傳遞,以及那包裹在黑色絲襪中、踩著高跟鞋的優雅身影,為這方古樸空間注入了一抹鮮活亮麗的色彩。
收藏館的獨立閱覽室內,靜謐得隻能聽到書頁翻動的細微聲響和窗外偶爾傳來的幾聲鳥鳴。
柔和的燈光灑在寬大的紅木書桌上,淩默與顏若初相對而坐,各自沉浸在文字的世界裡。
淩默麵前攤開的是那份關於“世界文明對話與發展峰會”的背景報告,
他目光沉靜,閱讀速度極快,偶爾會用隨身攜帶的鋼筆在筆記本上記錄下關鍵點。
而顏若初則小心翼翼地翻看著淩默為她推薦的《樂府詩選注》,神情專注,
時而因讀到精妙處而微微頷首,時而又因不解而輕蹙秀眉。
室內暖氣充足,顏若初早已將那小香風外套脫下,搭在椅背上。
一字肩的設計讓她優美的頸部與鎖骨線條完全展露,在燈光下泛著瑩潤的光澤。
她微微低頭看書時,幾縷碎發垂落,被她纖長的手指輕輕攏到耳後,
那專注的側顏,與身上那件略帶性感的一字肩上衣形成了一種奇特的魅力,既知性又動人。
偶爾,她會從書頁中抬起眼,目光似是不經意地掠過桌對麵的淩默。
看他凝神閱讀時低垂的眼睫,看他握著鋼筆的、骨節分明的手指,看他沉靜如水的側臉輪廓。
每一次偷瞄都很快,如同蜻蜓點水,生怕驚擾了這份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