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鹽稅養兵_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6章 鹽稅養兵(1 / 1)

夜風掀動祠堂窗紙,燭火晃了半息。李震收回目光,轉身將暗格鎖死,腳步落在青磚上未起回音。他取下牆上鹽田三日收益單,紙麵已乾,墨字清晰。次日卯時,他召全家入祠。

桌上攤開兩冊,一為鹽利賬目,一為流民授田清冊。李瑤立於案側,指尖輕點鹽賬:“本月淨入四千三百二十兩,若撥半數建軍,民生僅餘兩千餘。”蘇婉未看賬,隻問:“兵從何來?糧從何出?若練不成軍,反耗根基。”李震未答,將一張炭筆圖推至中央——北嶺山道新腳印的走向,與張家庫房焦木殘片所記“北嶺交割”線跡重合。李驍俯身細看,指節壓在“交”字上:“若他們運的是兵器,遲早回頭。”

李震開口:“張大戶倒了,可北嶺沒倒。山貓帶人投靠,是因走投無路;若外敵壓境,流民未必死守。”他頓了頓,“鹽利五成,專用於兵——招百人,購鐵料,造兵器。其餘五成,仍歸糧鋪、授田、修渠。此非擴張,是固本。”

蘇婉沉默片刻,抬眼:“可否先募五十人?緩一步看局勢?”李瑤卻搖頭:“緩不得。鹽商聯盟已立,張氏舊網雖破,但鄰縣耳目未清。若我無武備,他們便知我們隻有商路,無刀兵。”她取出一份手印名錄,翻至末頁,“十五家鹽商,七家曾被張大戶斷路逼退。他們依我們,是因有利可圖,不是忠心。利在,人聚;兵無,人散。”

李驍合上圖紙:“我來練。”他目光掃過眾人,“人要精,不求多。練不出,不如不練。”

三日後,校場設於鹽田北埂空地。王二按“願耕願戰”名冊點人,應募者三百七十六。李驍立於石台,宣布三關:負三十斤石袋跑半裡,攀兩丈土牆,夜行潛伏至子時。首日試負重,過半中途棄石;次日攀牆,十餘人墜地,一人腕骨扭傷,被抬下。最後一關,夜入荒坡,哨聲突起,二十人驚呼出聲,暴露位置。

終選百人,四十七為流民,三十八為山貓舊部,餘者為零散投靠的獵戶、鐵匠徒。李驍命人立木樁為界,劃出營地,設崗哨兩名,輪值兩班。每人發粗布短褐一套,皮帶一條,無兵器。

首訓在清晨。李驍立於隊前,喝令“立正”。眾人茫然。他親自調整一人肩位,再令“向右看齊”。隊列歪斜如耕田壟溝。一山貓部眾笑出聲,被李驍拎出隊列,罰繞場負石跑十圈。午時收操,隊形散亂,無人能齊步。李驍未怒,隻令全隊坐地,拆解動作:“立正,是站如樁;轉身,是軸動身隨;齊步,是腳跟先落。”他親自示範,一遍,兩遍,三遍。第三日,隊列終能行進十步不亂。

李瑤送來十根竹哨,每伍一支。李驍立製:哨響不動者,全伍加訓。又設伍長十人,由初試成績最優者擔任。一伍中有人違令,九人連坐。第四日,隊列行進三十步,轉向不亂。李驍點頭,命人抬出十根長木棍,令各伍操練“齊刺”——十人同步前刺,收勢歸位。木棍破風聲漸齊,如一臂揮出。

鐵料遲遲未至。趙武在鐵鋪翻檢張家舊庫,廢鋤鐮共得三百餘斤,熔後僅出鐵一百九十斤。他按李震所繪刀型圖紙,加寬刀背,縮短刃長,利於劈砍。爐火三日不熄,首日出爐二十把。刀身烏沉,刃口淬火呈青灰,刀脊厚如指,握柄纏麻繩防滑。

交付當日,李驍試刀。粗木樁立於鋪前,他退三步,提刀過肩,猛劈而下。木樁裂開,刀刃入半尺,未崩未卷。他抽出刀,撫過刀脊,對趙武道:“此型可定。若百把齊出,列陣可破輕甲。”趙武擦著汗:“鐵不夠。再熔舊具,或可再出三十把。”李驍將刀交予伍長,令各伍輪流持木棍演“對劈”,待鐵刀齊備,再換實刃。

訓練至第七日,問題顯現。流民出身者畏兵器,持棍如扛犁;山貓部眾慣於散鬥,哨令一響,仍有人搶步突前。李驍當眾罰跪三人,又令全隊加訓夜行。入夜,校場熄燈,僅留四盞油燈。哨聲忽起,各伍依令移動。一伍誤判方向,撞入鄰伍陣地。李驍喝停,令兩伍各跑十五圈,伍長自罰十鞭。

深夜收操,眾人疲憊歸帳。老卒陳七坐於槐樹根,揉著膝蓋。旁有新兵問:“這列隊,真能打勝仗?”陳七低聲道:“我二十年前在邊軍,蠻騎衝陣,步卒結盾為牆,長矛後排,叫‘拒馬步’。你今日練的轉向、齊刺,像極了那時的操法。”新兵不解:“可我們沒盾沒矛。”陳七冷笑:“有陣法,就有活路。散兵打順風,列陣才能逆命。”

第八日,李震親至校場。百人列隊迎於道側,隊形雖未至嚴整,但已能應哨而動。他點頭,命王二發放口糧——每人日增半升米,月發銅錢三十文,傷病由蘇婉醫坊優先救治。又宣布:凡服役滿三月,家中授田加一畝;戰時負傷,終身免租;陣亡者,家中授田五畝,子女入族學。

李驍當眾立下軍規三條:一、臨陣脫逃者,斬;二、劫掠百姓者,斬;三、私鬥傷人者,杖六十,逐出隊伍。又命各伍互監,一人犯令,全伍連坐。當日午時,一名流民兵私離營地,欲回住處探妻。被崗哨截回。李驍問明原由,其妻確有產期將至。他未加罰,隻令其夜值雙崗,並言:“軍令如山,情可容,規不可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夜,李驍召伍長議事。他鋪開北嶺地形圖,標出三處隘口。“疤臉雖走,但北嶺道未斷。我已派兩人化作樵夫,每日換崗。若見大隊人馬,立刻回報。”他停頓,“你們要記住,這支兵不是護院,不是民團。是守地、守人、守活路的刀。練不熟,死的是你們自己,還有你們身後那些剛拿到地契的人。”

次日晨訓,隊列行進至五十步,轉向整齊。李驍下令“模擬接敵”——十伍分兩列,前伍蹲,後伍立,聽哨聲交替前推。木棍如林,破風聲連成一片。訓練至午,忽有山貓部兵飛奔入營,氣喘報:“北嶺東口,新腳印,三行,深,帶泥,朝內。”

李驍收令,喝停全隊。他取下牆上那二十把鐵刀,下令:“伍長領刀,其餘持棍。全隊整備,按‘兩列輪推’陣型,向北嶺東口進發。崗哨留兩人,餘者隨行。行軍不喧嘩,距嶺口三百步設伏。”

隊伍迅速整隊。流民兵手微抖,山貓部眾眼神發亮。李驍走在最前,腰間佩刀未出鞘。行至嶺口外,他揮手止步,命兩伍散入坡側林地,另兩伍伏於道旁溝坎。他自己帶六名伍長,潛至嶺脊。

嶺道上,泥印清晰,間距一致,確有負重。前方林中,有斷枝未愈的痕跡。李驍伏地細察,忽見一物半埋土中——一塊碎布,邊緣燒焦,與張家庫房焦木同色。他拾起,展開,布上殘存半字,墨跡已淡,形似“交”字下半。

他攥緊布片,低聲下令:“原地潛伏,等換崗樵夫回訊。若今夜無動靜,明日增派一伍常駐嶺口。”他起身,正欲退下,忽聽林中一聲輕響——不是風,不是獸,是鐵器刮過石麵的聲音。李驍抬手,全隊屏息。他緩緩抽出腰刀,刀刃滑出三寸,寒光映在眼中。

喜歡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請大家收藏:()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民間冤洗錄之天選打工人 特工穿成小農女:戰神王爺追妻忙 隔壁童養媳上岸日常 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 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 不當官了,逃荒保命要緊! 長生不老印象日記 八零惡婆婆:我靠發瘋治全家 紐約1981:內外八門 偽裝成人類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