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醫典殘卷藏殺機_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1章 醫典殘卷藏殺機(1 / 2)

李驍將刀插入地麵,刀柄微顫。火藥殘煙混著濕土的氣息在棚內彌漫,他未再看那刃口缺口,隻轉身走向醫館方向。城中百姓正陸續歸家,有人肩扛鋤頭,有人手捧抄本,臉上尚存劫後餘生的慶幸。醫館前石階上,幾名孩童圍坐,低頭翻看《千金方》的簡抄本,一字一句念出聲來。

蘇婉立於廊下,目光掃過那些稚嫩的手指在紙頁間翻動。她緩步上前,接過一本遞來的抄本,指尖觸到紙麵時略頓。紙張乾燥,無黴斑,字跡清晰,可她心中忽起警兆——火藥能救人,亦能殺人;那知識若被染毒,其害更甚。

她帶回醫館,取銀針一枚,蘸清水輕點書頁邊緣。針尖未變。再翻至“解毒篇”,見夾層處紙色稍異,似曾重貼。她以鑷子小心啟開,一抹極細的紅粉自縫中滑落,如塵不揚。銀針探入,瞬時烏黑。

蘇婉立即封存此書,命人將所有外借醫典儘數收回。她親自坐鎮庫房,逐冊查驗。三炷香後,又發現兩本《傷寒論》拓本邊緣滲有同色粉末,觸之不化,嗅之無味。她取出試紙——這是她用空間藥液浸染後晾乾的特製薄紙,遇劇毒則顯暗紋。紙麵輕覆書頁,片刻間浮出蛛網狀褐痕。

毒已擴散。

她召來李毅。李毅arriving時,袖口尚沾泥點,是昨夜巡堤未及更換的舊衣。他聽罷陳述,未發一言,隻取一冊《脈經》翻看,動作極緩。翻至中間,忽停手,指腹摩挲書脊接縫處,低聲道:“此處膠痕新,有人動過。”

蘇婉點頭:“修書匠半月前入閣補綴,共七人,皆由趙德薦入,身份清白。”

李毅卻道:“清白之人,未必未被利用。”他下令封鎖藏書閣,禁止任何人出入,調來十名親信,將全部醫典攤於長案,每冊間隔三寸,不得疊壓。他自取一疊試紙,分發下去,命人逐頁檢測。

日影西移,結果呈報:二百三十七冊醫典中,一百一十九冊檢出微量鶴頂紅,集中於《千金方》《傷寒論》《本草拾遺》等傳世要籍,尤以拓本為甚。毒粉多藏於裝訂夾層、頁角折縫,或以極薄油紙包裹,嵌入書脊。無氣味,不溶水,非銀針或特製試紙不能辨。

“不是為殺人。”李毅合上一本染毒的《金匱要略》,聲音低沉,“是為傳毒。”

蘇婉明白其意。這些書已流入民間,百姓抄錄、講授、背誦,若不知其有毒,手觸口誦,日積月累,必致慢性中毒。更可怕的是,一旦事發,李氏推行的醫政將遭質疑——你教人識字看病,卻送人赴死。

她即刻求見李震。

李震正在工坊前立碑。石匠剛收鑿,碑麵八字猶帶新痕:“以水治水,以火止火。”他伸手撫過刻字,雨水順簷滴落,砸在碑麵,濺起細小水花。蘇婉快步上前,將那本夾藏毒粉的《千金方》置於石案。

李震翻開夾層,撚起一絲紅粉,置於指尖細察。他未用銀針,隻凝視片刻,便道:“平西王的手法。”

“為何?”蘇婉問。

“不是為亂民心,是為斷文脈。”李震緩緩合上書,“我們立火藥工坊,他們便炸堤;我們救百姓,他們便汙醫典。堤可再築,人可再救,可若典籍皆毒,後人如何學醫?若醫道斷絕,縱有良政,誰來施行?”

他頓了頓,聲音轉沉:“他們不怕我們打仗,怕我們教人識字。”

李毅立於側,聽至此處,眸光一凜。他想起數日前,李震曾言:“治世之要,不在兵強,而在民智。”當時他不解,如今方知,敵人早已看透此理。

“查。”李震下令,“從修書匠入手,追其來路,查其交接。凡經手此書者,一一錄名。”

“若公開此事?”蘇婉問。

“不能。”李震搖頭,“百姓剛信醫政,若知典籍有毒,必生恐慌。且敵人正等我們自亂陣腳。”

他思忖片刻,連下三令:

“其一,秘密重抄所有醫典。用空間淨化過的紙張,由王芳親自監寫,確保無毒。”

“其二,對外宣稱‘古籍黴變,暫停借閱’。蘇婉即日起開設‘口授講堂’,每日講授一卷醫理,由學徒筆錄,統一發放謄本。”

“其三,李毅徹查修書匠背景,重點追查其與平西王轄地書坊的關聯。不驚動,不打草驚蛇,隻查源頭。”

蘇婉領命離去。李毅未動,隻問:“若他們再投毒?”

李震望向藏書閣方向,目光沉靜:“那就讓他們投。我們不毀書,隻換紙。他們毀的是載體,我們護的是內容。”

李毅點頭,轉身而去。


最新小说: 影視囤貨:從任務中攢夠生存底氣 穿越之我帶著係統混編製 天柱說明書一個穿越者獲七件神物 代碼:燼 網遊:國一煉金師核平交易所 皮刃 我,本無罪 竊竊私語你聽見了嗎 人途鬼心 潛意識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