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錢在掌心壓出一道淺痕,李瑤尚未鬆手,廳外馬蹄聲驟起,踏碎了寧遠堡短暫的寂靜。
一名斥候滾落馬背,鎧甲染血,撲跪於地,雙手呈上一封火漆儘裂的急報。廳中眾人尚未回神,李震已大步上前,劈手撕開信封。血書兩行:“雁門告急!蠻騎二十萬已至關下,三日連攻,城垣半傾,守將請速援!”
李震目光掃過沙盤,幽州北境的山勢溝壑在木雕間清晰可辨。他指尖重重落在雁門關位置,指節發白。趙德快步上前,聲音低沉:“平西王部將已退守陽曲,任雁門求援八次,未發一兵。”李震冷笑:“他想借蠻人刀鋒,削我李家根基?”
李驍一步跨入廳中,鐵甲未卸,目光直落沙盤。他盯著北境路線,沉聲問:“火炮營可動?”李瑤此時鬆開銅錢,從袖中抽出一卷輿圖,鋪於案上:“三日前查糧道時,我另標隱道七條,可避關卡耳目,直通雁門西嶺。”她指尖劃過一條曲折細線,“此路窄,但可容拆解炮車分段轉運。”
李震抬眼看向李驍:“你帶火炮營,即刻北上。五千輕騎隨行,三日內,必須抵關。”李驍抱拳:“若蠻軍主力未損,我軍孤兵深入,恐難持久。”“正因孤,才要快。”李震抓起一枚紅子,狠狠壓入雁門關內,“你不是去守城,是去破局。炮響之時,便是敵潰之刻。”
李驍不再多言,轉身大步出廳。半個時辰後,火炮營校場,三十六門虎蹲炮已被拆解為炮管、炮架、輪軸三部,分置改良馬車之上。車軸加銅環減震,輪輻加鐵箍防裂,皆依李瑤所繪圖紙改製。炮彈裝箱,每箱十枚,外覆棉絮,內襯油紙,蘇婉親驗硝石配比,加石灰石粉固穩,長途顛簸不炸。
李驍親自驗車,翻看每輛載重記錄,下令:“全軍輕裝,糧草帶五日份,其餘由李瑤調度,沿隱道三處暗倉補給。”他翻身上馬,抽出腰刀,指向北門:“出發!”
三日疾行,馬不停蹄。隱道崎嶇,車輪碾過碎石坡,偶有斷裂,隨軍工匠即刻更換備件。李驍親率先鋒,每十裡換馬一次,斥候前出三十裡,確保無伏兵。第三日黃昏,前鋒抵雁門關外十裡高地。
李驍登坡遠望,關前平原黑壓壓一片,蠻軍營帳連綿,攻城撞車十餘輛正列陣推進,雲梯已搭上殘破城頭。守軍箭矢將儘,城樓搖搖欲墜。他取出千裡鏡,見敵陣中央豎大纛,上書“鐵”字,旗下騎兵列隊待命,甲光如鐵,刀鋒如林。
“開花彈裝填。”李驍低聲下令。炮營校尉領命,指揮兵卒將炮管組裝就位,填藥、裝彈、校準方位。三門炮呈品字形布於高坡,俯角正對敵軍主攻方向。
風向東北,火門乾燥。李驍取火折,親手點燃引信。三聲轟然巨響撕裂暮色,炮彈劃空而過,於蠻軍陣中接連爆裂。鐵殼炸開,碎釘橫飛,第一枚正中撞車,木架瞬間解體,拉車牛馬哀鳴倒地;第二枚落於騎兵集結處,十餘騎連人帶馬被掀翻;第三枚炸開時,火光中飛出數片鐵片,直插敵旗,大纛轟然折斷。
蠻軍大亂。先鋒騎兵尚未反應,第二輪炮擊已至。六門炮齊發,彈落如雨,敵陣前段幾乎被犁平。鐵木真親率的重甲騎兵尚未接戰,已被火器震懾,戰馬驚嘶,陣型自亂。李驍舉旗,輕騎兩千從側翼殺出,直撲敵軍指揮台。
蠻軍倉促應戰,弓騎回援不及,重騎陷入混亂。李驍率部穿插分割,專攻無甲步卒與後勤車隊。火炮持續轟擊,每發必中營帳密集處。至夜半,蠻軍先鋒死傷逾萬,殘部潰退二十裡,丟棄攻城器械無數。
雁門守將帶傷出城,握李驍之手,聲顫:“若無此炮,此關已破。”李驍搖頭:“守得夠久,才等來這一炮。”他下令清點傷亡,修整火炮,同時命斥候前出五十裡,監控蠻軍動向。
次日清晨,蠻軍未再攻城,反而收縮兵力,於二十裡外重新紮營。李驍登高再觀,見敵陣後方調動頻繁,似在重組。他召校尉議事:“敵未退,必有後招。我軍炮彈僅餘六成,須一擊致命。”校尉憂道:“若敵明日以輕騎繞行突襲,我炮營難擋。”李驍冷眼掃過地圖:“他們若敢繞,就不是來攻城,是來送死。”
當夜,李瑤密信送達。信中僅一行字:“隱道補給已備,火藥三批藏於第七、九、十一號倉,暗號‘犁火’。”李驍閱畢焚信,下令:“明日辰時,全軍壓上,炮擊敵中軍大帳。若敵退,追擊勿停;若敵反撲,以開花彈清道,騎兵斷其歸路。”
第四日黎明,炮營再次就位。李驍親自校準方位,下令齊射。十二門炮同時怒吼,開花彈精準落入蠻軍中軍。爆炸聲中,帥帳崩塌,傳令旗儘數焚毀。鐵木真險被壓於帳下,狼狽逃出,坐騎被鐵片劃傷,被迫後撤。
李驍見敵陣動搖,令旗一揮:“全軍突擊!”五千輕騎分三路壓上,火銃兵居中掩護,炮營持續轟擊敵軍側翼。蠻軍再難組織有效抵抗,全線潰退。李驍親率百騎追擊三十裡,直至北蠻大營前,見敵軍焚糧撤帳,倉皇北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捷報三日傳回寧遠堡。李震立於城樓,手執戰報,目光掃過遠處工坊煙柱。他將戰報遞給趙德:“傳令各州,雁門大捷,北蠻潰退,李家炮火,破敵於關外。”
趙德接報欲退,李震忽道:“平西王那邊,可有動靜?”趙德低聲道:“使者昨夜離府,快馬南下。”李震冷笑:“他等的就是這一刻——等我軍北上,後方空虛。可惜,他沒等到我敗,等來的是我勝。”
城樓下,百姓聞捷報奔走相告。孩童舉木棍作炮,口中轟響,追打嬉鬨。一老農拄犁立於田頭,仰頭望城樓,良久未語。
李震轉身下樓,步入正廳。李瑤已在案前等候,麵前攤開三份賬冊。她抬頭:“火炮營耗開花彈二百一十七枚,餘三百八十三。九號倉火藥昨夜補足,十一號倉尚缺硝石三百斤。”李震點頭:“儘快調撥。北蠻雖退,不會善罷甘休。”李瑤合上賬冊:“我已令細作潛入北境,查其兵源補給路線。”她頓了頓,“父親,這一仗,不隻是救雁門。”“我知道。”李震沉聲,“是立威。讓所有想看我李家倒的人,看清楚——誰才是真正的刀。”
李驍返程途中,於第七號補給倉歇馬。他拆開隨身水囊,卻發現囊底有層細灰。他指尖蘸灰輕撚,湊鼻一嗅,眉心驟鎖。倉內守卒上前:“昨夜有風沙,或從外滲入。”李驍未語,將水囊倒置,輕叩底部。一聲微響,似有夾層。
他抽出腰刀,挑開縫線。一層薄紙顯露,上書八字:“糧斷於途,速歸。”
喜歡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請大家收藏:()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