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水患再臨考應變_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9章 水患再臨考應變(1 / 1)

李震將銅管密令交予傳令兵時,指尖仍殘留著鐵屑的粗糲。那枚染血的殘渣已被封入機關匣,而他的目光早已越過青陽渡口的焦痕,落在更遠的北方。黃河上遊的暴雨已連下七日,斥候的快馬踏破黎明前的寂靜,帶來潰堤的消息。

洪水自西北奔湧而下,寧遠堡外三十裡處的堤岸已現裂痕。流民扶老攜幼沿官道南逃,繈褓中的嬰孩哭聲混在風雨裡,被風撕得零落。李驍披甲立於城樓,手中戰報墨跡未乾:“下遊渡口儘數封閉,平西王以‘防疫’為名,拒放一人一車過河。”

李瑤疾步登上主廳,手中沙盤圖已被雨水打濕一角。她未及拭去水痕,便將竹尺壓在黃河支流線上:“若洪峰繼續南移,三日內必灌寧遠。百姓可遷,糧倉難搬。”她抬眼看向父親,“而他們,正等著我們自亂陣腳。”

李震未答,隻命人取來水文圖譜。這是乾坤萬象匣中推演而出的河道變遷圖,以靈脈流向為基,標注百年來決口點位。他指尖劃過西側舊堤,停在一片荒灘:“此處地勢低窪,十年無戶,鹽堿遍布。若炸開堤壩,洪流可順勢東引,經岔道直衝平西王三大主倉。”

廳內一時死寂。

趙德猛然抬頭:“此舉雖能毀其存糧,但萬一分流失控,寧遠亦將成澤國!百姓剛經火藥之禍,豈能再以命試水?”

“所以不能試。”李震聲音不高,卻壓下所有雜音,“是控。水勢、風向、土質,萬象匣已推演十七種可能,最佳路徑隻有一條——舊堤中段,寬三丈,深兩尺,掘口後以碎石導流,引洪入荒灘,再經自然坡度彙入支渠,最終衝其倉基。”

他將圖譜翻轉,背麵是平西王糧倉布局:“三倉連片,地基淺,牆土鬆。一旦被淹,非但存糧儘毀,倉體亦將塌陷。而我寧遠主城高台未浸,百姓可安。”

“可民心如何?”趙德緊追不放,“您親下令炸堤,百姓必道李氏不惜民命!”

李震起身,大步走出廳外。雨勢未歇,他立於城頭,望著遠處流民營中搖曳的燈火。一名老婦抱著孫兒蹲在泥地裡,頭頂僅覆一張破席。他轉身取來鐵斧,親手劈斷舊堤第一根木樁。

“我來動手。”他說,“誰若恨,便恨我一人。”

消息傳開,民夫起初遲疑。有人低語:“這是要拿我們當擋水的牆。”但見李震衣袍儘濕,肩扛石袋,親自率人掘土填沙袋,又有將士列隊搬運,百姓漸漸聚攏。一名少年扛起鐵鍬,喃喃道:“他都下了泥地,我們還站著?”

堤壩中段終於裂開一道缺口。起初隻是涓流滲出,隨後洪濤奔湧而出,如巨獸蘇醒,順著人工引導的溝槽向東而去。李瑤立於高崗,手持羅盤測算流速,不斷調整導流方向。她命人點燃三堆狼煙,向下遊傳遞水勢信號。

李驍同時點兵。他調出五百精騎,分三路封鎖通往並州的所有要道。名義上是“防瘟疫擴散”,實則切斷一切可能的購糧通道。每支隊伍皆配醫官隨行,凡有商隊欲北上,必先查驗三日停留記錄,再行消毒焚車輪。

“不放一粒米進並州。”他下令,“也不放一具屍體出寧遠。”

蘇婉早已備好應對之策。她在流民營外圍劃出三區:重病區、輕症區、健康區,以木柵相隔。醫隊全員佩戴紗布口罩,每日巡診兩次,凡發熱者立即隔離。她親自調配藥湯,以艾草、蒼術、黃芩煎煮,倒入大鍋熬製,分發至每一帳。

“這不是治,是防。”她對醫官們說,“水退之後必有大疫,腐屍、汙水、蚊蠅,皆是禍根。現在不動手,日後萬人同葬。”

她啟用乾坤萬象匣中儲備的酒精與碘液,對器械逐一擦拭。傷者傷口先以烈酒衝洗,再敷藥包紮。一名孩童腳底紮入碎木,高燒不退,她親自執刀清創,取出腐肉,敷上特製生肌散。三日後,孩童退燒下地,其母跪地叩首,被她扶起:“活人是醫者的本分,不必謝。”

李瑤則將災民轉化為勞力。她開倉放粥,但非無償:“一工換一餐。”百姓需參與新堤修築,搬運土石、編織草袋、夯實基座。她設工牌製,每日記工,滿十日可領布匹一匹,五日可換油鹽。老弱者編入炊事隊,孩童則清掃營地,拾柴歸類。

“餓著的人隻會亂,忙起來才穩。”她對趙德解釋,“與其讓他們坐著等死,不如讓他們親手建生路。”

趙德默然良久,終點頭:“此法可行。但若平西王反咬我們蓄意決堤,禍害百姓,該如何應答?”

“由他咬。”李瑤冷笑,“我們有水文圖譜、分流測算、百姓工牌、醫帳記錄。他若敢告,便請朝廷來查。查得出,算他贏;查不出,便是誣陷。”

三日後,洪峰如期改道。斥候飛報:平西王三座主糧倉儘數被淹,倉內存糧泡成泥漿,牆體因地基鬆軟而傾斜,兩座已塌。更甚者,因下遊渡口封閉,倉中守卒竟無法撤離,被困數日,靠啃食木屑維生。

消息傳回寧遠,百姓初是沉默,繼而歡呼。有人高喊:“老天開眼!”更多人則默默走向工地,扛起沙袋。他們知道,這場水不是天災,而是人謀;不是毀滅,而是反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驍收到戰報時,正率隊巡查最後一處關卡。他展開地圖,見並州境內已有七處小倉試圖開市售糧,價格翻倍。他冷笑,下令:“放風出去——寧遠糧價不變,粥棚不撤。誰若敢哄抬物價,其人斬,其倉焚。”

李瑤同步更新賬冊。她調出近半月的糧食進出數據,發現民間存糧尚可支撐一月,而工坊鐵器外銷收入已回籠三成,足夠支撐賑災開支。她提筆批注:“災期財政,以工代賑為主,放糧為輔,確保不耗根本。”

蘇婉則在醫帳中記錄疫情數據。三區之中,僅輕症區出現五例腹瀉,經投藥後已控製。她命人焚燒所有廢棄紗布,深埋排泄物,又在營地四周撒上石灰。夜深時,她取出一瓶透明液體,倒入噴壺,對帳篷內壁噴灑消毒。

李震登上高坡,望向對岸。昔日糧倉所在,如今一片泥沼,殘梁斷柱半埋水中,像巨獸的骸骨。寧遠堡外,新堤初成,綿延數裡,百姓列隊夯土,號子聲隨風傳來。粥棚前排著長隊,秩序井然;醫帳白幡飄動,無哭聲,無慌亂。

李瑤走至他身邊,低聲問:“下一步如何?”

李震望著洪水退去後的河床,泥濘中露出幾截斷裂的木箱,箱體上依稀可見“並州”二字。他未答,隻問:“火藥案中那艘空船,船底焦痕,可查出來源?”

“已查。”李瑤遞上紙條,“焦痕含硫,與東冶坊熔爐殘留物一致。且船體木材產自並州北山,三年前我工坊曾采購同批木料。”

李震點頭,將紙條收入袖中。

遠處,一名民夫在清理河道時忽然驚呼。眾人圍去,見淤泥中露出半具屍骨,手腕上套著鐵環,環上刻有“工七”字樣。李瑤快步上前,蹲下細看,又撥開泥沙,發現屍骨腰間係著一塊銅牌,牌麵腐蝕嚴重,但依稀可辨“東冶”二字。

她取出記錄冊,翻至供應商名錄,指尖停在“趙九章”之名。

李震站在坡頂,望著那具被挖出的屍骨,風吹動他的衣角。他緩緩抽出腰間佩刀,插入泥土中,刀柄微微顫動。

喜歡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請大家收藏:()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官場推演:我設計的未來震驚全球 都市源珠:從螻蟻到修真紀元 重生,腹黑總裁複仇記 穿越能理解,成女孩子什麼鬼啊! 兵王歸來:七個美女大佬包養我 1949受傷轉業再上抗美援朝 我,警察,破案方式保密 無限穿越的長生者 抗戰:從血戰山西到解放全國 噬神之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