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外患初平內憂起_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1章 外患初平內憂起(1 / 2)

李驍放下手中的白皮書,指尖在“炮兵協同”四字上停了片刻。操演場上塵土未歇,新一批百夫長正按旗號進退,動作已有了幾分章法。他未多言,轉身走下高台,甲葉輕響,步履沉穩,卻未回主院,而是徑直往北營軍帳而去。

李瑤是在校場東角追上他的。她手中攥著一份工坊剛送來的火藥存量簡報,紙頁邊緣已被手指磨出細毛。“山地營擴編所需火器,工坊三日內可備齊。”她說,“你為何不點頭?”

李驍腳步未停,“三日內?那三月後呢?寧遠堡的火藥夠打幾場仗?”

“正因有限,才要趁勢擴地。”李瑤跟上兩步,“拿下青牛舊縣,鹽井歸我,火硝自產,不必再耗庫存。”

“然後呢?”李驍終於停步,轉身看她,“把農夫全編進講武院?地誰種?糧從哪來?”

李瑤展開簡報,“這是工坊測算——若引入新犁具,十人可耕百畝,勞力缺口可補。”

“你信工坊的紙麵推演?”李驍聲音壓低,“上月山地營試犁,三具兩壞。百姓等不了你慢慢試。”

“可若不試,就隻能困守一城!”李瑤聲音微揚,“北嶺一戰,我們贏了,不是靠守,是靠破!外患剛除,正是擴土良機,你卻要縮回去?”

李驍盯著她,眼神未怒,卻有疲憊。“寧遠堡不是你的推演沙盤。火藥、糧食、人命,都不是數字。你說擴地,新民來了吃什麼?你拿工坊圖紙當飯喂他們?”

李瑤一滯。

李驍轉身繼續前行,“昨夜我去了屯田營。老卒的妻兒在啃樹皮。你說的火器,他們連見都沒見過。”

李瑤站在原地,風卷起紙頁一角。她低頭看那行數據:火藥存量,僅夠三戰。

當晚,李毅巡至北營,見李驍與幾名老兵圍坐火堆旁,酒壇已空,話卻未儘。一人說起舊縣糧道被截,家中老母餓死途中,聲音嘶啞。李驍默然,隻將酒杯倒滿,又推至那人麵前。

李毅未驚動,悄然退走。次日晨會,李瑤呈上《擴土三策》,條陳青牛舊縣地理之利、鹽鐵之富、民心可用。話未說完,李驍起身,將兵冊合上,“講武院三段擊尚未貫通,騎兵未配火器協同,此時出兵,是送死。”

李瑤皺眉,“你昨日還說要建新軍,如今卻畏戰?”

“我不是畏戰。”李驍聲音沉,“我是怕勝了仗,丟了人。”

李毅忽開口:“講武院百夫長中,七人曾通敵餘黨,已肅清。”

堂內一靜。

李瑤猛地抬頭,“何時的事?為何不報?”

“前日查出。”李毅目光不動,“一人藏有青蚨令殘片,另一人與舊縣倉吏有書信往來。其餘五人,經審訊,確係被脅迫,已遣返原籍。”

李瑤指尖發涼。她建立的情報網,竟有內腐至此。

“你查自己人?”她看向李毅。

“我查隱患。”李毅淡淡道,“外敵易防,內潰難察。今日能藏令符,明日就能遞城門鑰匙。”

李驍冷笑一聲,“所以你也覺得,寧遠堡該縮著?”

“我說的是實情。”李毅未動聲色,“若擴地,新附之民未化,舊吏未清,監察難及,不出三月,必生內亂。”

李瑤還想爭辯,卻見李震起身,命人取來三冊——戶籍、糧冊、兵冊,置於長案中央。

“今日不議敵情,不議戰法。”他聲音不高,“隻議三事:人、糧、兵,何者為先?”

夜議開啟。燭火映著五人麵容,案上三冊攤開,紙頁泛黃。

李瑤先言:“當以地為先。無地,則無糧源、無人口、無稅賦。青牛舊縣若歸,鹽鐵自足,可反哺寧遠,火藥、農具皆可量產。”

李驍搖頭,“地再多,沒人守也是空城。當以兵為先。練精兵三千,成鐵軍一旅,方可立於不敗。寧守一城,不貪百裡。”

李毅冷聲道:“兵未練成,內已先腐。七名百夫長,皆是你親訓之人。若不先清內患,擴百城亦亡。”

三人言畢,皆望向李震。

蘇婉始終未語。片刻後,她命侍女取來三碗米,置於案上——一碗糙米,一碗雜糧,一碗白米。

她問眾人:“百姓日食何等?”

無人應答。

她指向糧冊,“寧遠堡存糧,僅夠三月。若擴地,新民無糧可分;若練兵,農時誤,秋收減。今冬若雪,百姓何以為食?”

李瑤低頭看那碗雜糧,想起屯田營老卒妻兒啃樹皮的模樣。

蘇婉輕聲道:“民心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舟未固,何敢遠航?”

李震凝視三碗米良久,終於抬手,一掌拍在案上。

“傳令。”他聲音沉穩,“講武院暫停擴訓,工坊優先改製農具,監察司徹查糧道貪腐,三日內報我。”

李瑤張口欲言,卻見李驍默默收起兵冊,李毅低頭磨刀,刃口在石上發出細碎聲響。

她終未開口。

回房後,她取出《戰術白皮書》,翻至扉頁。筆尖懸停片刻,落下兩字:“勝易。”

又頓了頓,補上:“守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燈下,墨跡未乾。

李震獨坐書房,地圖鋪展於案。他手指緩緩劃過寧遠堡周邊三城,最終停在“青牛舊縣”四字上。指尖微頓,似有千鈞。

窗外,更鼓三響。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