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低頭不語。
趙德趁機提議:“不如將‘醫館覆蓋率’納入考績。三年內,州轄各縣至少建成一所標準分館,未達標者降銜一級。”
有人還想爭辯,卻被同僚拉住衣袖。最終,五州代表皆在協議書上簽字畫押。
送走官員後,蘇婉回到醫館,取出一幅未完成的長圖。
“這是我畫的《九州醫脈圖》。”她對李瑤說,“你看,沿南北驛道與江河水係布點,形成急救通道。一旦發生疫情或災傷,消息可一日傳三州,藥械兩日可達。”
李瑤凝神細看:“但眼下資源隻能撐三十州……”
“所以要分階段。”蘇婉手指劃過地圖,“第一年貫通主乾道沿線,第二年向支路延伸,第三年覆蓋偏遠村落。我還想設‘流動醫車’,由中心館派出,定期巡診無醫村。”
“車上配什麼?”
“常備藥、簡易器械、記錄簿。每到一村,登記病患、發放預防藥、培訓助役。回來後再統一對賬補給。”
李瑤思索片刻:“若真能推行,五年內可讓半數百姓享醫政之利。”
“不止。”蘇婉目光堅定,“我要啟動‘百名青年醫師培養計劃’。從寒門子弟裡選聰慧少年,由我親自授課,教現代醫學基礎,再結合本地病症實踐。五年成才,十年紮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瑤輕歎:“母親想得遠。”
“不是我想得遠。”蘇婉搖頭,“是見過太多本可救活的人,死在缺醫少藥的路上。從前在醫院,一台手術救一人;現在建體係,能救千萬人。”
當晚,李震親自送來批好的奏章。
“十個試點醫館的經費已撥。”他將文書放在桌上,“工匠明日就開始動工。”
蘇婉正在燈下修改醫師培訓手冊,聞言抬頭:“辛苦你了。”
“該說辛苦的是你。”李震看著牆上那幅《九州醫脈圖》,久久未語,最後隻道:“好好畫下去。”
他離開後,蘇婉繼續伏案工作。窗外細雨悄落,簷下水珠滴答不斷。她揉了揉酸脹的眼睛,重新鋪開一張素紙,在頂端鄭重寫下“大晟醫政總署”六個字。這是她為未來中央醫政機構起的名字。下麵列出各級職責、人員編製、考核標準。寫到“鄉村助役須識字、通基礎病理、掌握消毒流程”時,筆尖頓了頓,又添一句:每年由州館組織集訓,不合格者淘汰。
李瑤遣人送來熱湯,見她仍在忙碌,勸道:“明日再寫也不遲。”
“有些事拖不得。”蘇婉捧著碗暖手,“今天簽了協議,明天就有人等著看我們能不能兌現。隻要第一個醫館建成,百姓看見真大夫坐診,信任才能真正立起來。”
子時過後,趙德來辭行。
“我明早就啟程去楚南。”他說,“爭取一個月內把兩州的分館定下來。”
蘇婉遞給他一份名單:“這裡有十二位經過培訓的醫師,可先行派駐。另外,帶上這份《診療操作規範》,務必讓所有郎中統一用藥流程。”
趙德接過,慎重收入行囊。
四下安靜下來,醫館隻剩她一人。燭火微微晃動,映著牆上那幅《九州醫脈圖》。她的手指沿著主乾道緩緩移動,仿佛能看見一輛輛醫車穿行於山野之間,停在炊煙嫋嫋的村口,打開車門,放下藥箱,有人走上前,伸出手腕,露出信賴的眼神。
她拿起筆,準備標注下一個擬建點。
墨汁剛觸紙麵,筆尖忽然一滑,在“雲州”二字旁拉出一道細長的痕跡。
她怔了一下,隨即輕輕吹乾墨跡,繼續寫下“首設分館,優先配備產科醫師”。
喜歡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請大家收藏:()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