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刺史下屬三縣隱瞞災情,謊報收成?”他指著一條記錄。
“證據鏈完整。”李瑤走來,打開情報匣,“地方醫館上報疫病激增,但糧稅照常征收;同時有二十車米糧經私道運往境外,被暗樁拍下行蹤。我已將數據比對三遍,誤差不足半成。”
第二頁寫著:“豫章豪族私設稅卡,攔截商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不是新鮮事。”李震說。
“但這次我們抓到了鏈條。”李瑤抽出一份密信副本,“他們每月向兩名巡檢使行賄,金額精確到兩銀。更關鍵的是,這筆錢最終流入一位退仕太常卿的賬上——他是王晏的姻親。”
李震沉默良久。
第三頁預測:“十日內,兗州糧價將漲三成,因本地存糧被悄然調離。”
“你打算怎麼辦?”他問。
“已在周邊四州預備平糶米糧。”李瑤答,“隻要價格突破閾值,立刻放糧。百姓不會餓,豪強也撈不到暴利。”
李震終於抬頭:“你這套體係……何時建成的?”
“明麵架構三天前完成。”她說,“現在已有四十七州接入總報房,每日接收加密快報逾百條。暗線尚在鋪設,預計一個月內覆蓋全部郡縣。”
她看著他:“我們過去打仗靠斥候,治政靠奏折。可斥候看得有限,奏折寫得模糊。現在不一樣了。每一筆田賦變更,每一次人員調動,隻要有人動,就會留下痕跡。我們不必等事發才反應,可以在火苗剛起時就掐滅。”
李震緩緩合上摘要,手指在封麵上輕輕敲了三下。
“你母親常說,治病要查病根。”他聲音低沉,“你現在做的,就是在給天下診脈。”
他站起身,走到巨圖前,目光掃過那些紅黃藍旗。
“以往決策,靠的是經驗、判斷、運氣。現在有了這個,我們看得更清,判得更準。”他轉頭看向女兒,“你的情報工作做得非常出色。”
李瑤沒有回應誇獎。她隻是拿起一支炭筆,在圖上兗州位置加了一個小圈。
“這隻是開始。”她說,“接下來,我要讓每一個報房都能獨立預警。不是等人上報,而是係統自動識彆異常模式。比如某地突然大量采購藥材,可能預示疫情;某族頻繁變賣田產,或許準備逃亡。這些都不該等到出事才察覺。”
李震看著她的眼神,忽然明白了一件事——這個十五歲還在記賬本上一筆一劃的女孩,如今已能在不動聲色間織出一張覆蓋九州的網。
他離開前,停下腳步。
“今後軍政大事,”他說,“皆需先過你這一關。”
帳簾落下,室內隻剩李瑤一人。她坐回案後,打開最新一批加密快報。第一封來自楚南,內容簡短:
“張家老宅昨夜遣散仆役十七人,攜箱北行,路線避官道。”
她提筆在記錄簿上寫下時間,蓋上信用章,隨即抽出一張空白卡片,填入編碼,放入傳遞槽。銅鈴輕響,飛鴿籠開啟,一隻灰羽信鴿振翅而出,消失在天際。
遠處校場鼓聲再起,與此處寂靜形成鮮明對比。李瑤抬起頭,望向帳頂懸掛的銅鐘。鐘擺左右搖晃,規律而恒定。
她伸手撥動案角的小機關,牆上的巨圖微微震動,幾枚藍旗悄然轉為黃色。
喜歡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請大家收藏:()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