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秋意漸漸濃了,路旁的銀杏葉鑲了金邊,空氣中飄著糖炒栗子和桂花的甜香。距離國慶還有半個月,大街小巷已經開始裝點起來,鮮豔的紅旗在湛藍的天空下獵獵作響,一派喜慶氣氛。
淩雲坐在工作室裡,窗外隱約傳來遠處廣場上排練的軍樂隊演奏聲,沉穩雄壯的節奏敲打在心上。他麵前攤著晚會導演組送來的節目策劃書,封麵上印著今年國慶晚會的主題——“新時代,新征程,山河無恙”。
九個字,沉甸甸的。
他想起不久前與舅舅林衛國和伯父淩鋒的相認,想起那份詳細記錄著父母生平與犧牲的報告。母親林婉清清麗的歌聲仿佛還在某個時空回蕩,父親淩戰堅毅的身影定格在奔流的界河。他們,以及無數像他們一樣的人,用青春、熱血乃至生命,換來了今日的“山河無恙”。
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在胸中翻湧。他覺得自己必須做點什麼,不僅僅是為這場盛大的晚會,更是為了告慰,為了傳承。
係統感應到他澎湃的心潮,兩首旋律、氣質迥然不同,卻又內在精神相通的作品,如同等待已久,悄然浮現。
一首是《走進新時代》,旋律昂揚,節奏明快,充滿自豪與展望;另一首是《如願》,旋律空靈婉轉,情感深沉內斂,如泣如訴。
一動一靜,一放一收,一為豪邁宣言,一為深情告慰。它們共同指向了同一個內核——這盛世,是否如您所願?
就是它們了!
接下來的日子,淩雲幾乎將自己埋在了創作室裡。兩首歌的編配需要極其精妙的平衡。
《走進新時代》不能隻是口號式的激昂,他加入了大型民族鼓陣,那隆隆的鼓聲既是新時代前進的腳步聲,也暗合了曆史深處的回響。合唱部分他邀請了各行業的代表,工人、農民、學生、科研人員、軍人……他們的聲音或許不那麼專業,卻帶著最真實的泥土氣息和時代質感。
“總想對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麼豪邁,
總想對你傾訴,我對生活是多麼熱愛。
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意氣風發走進新時代……”
他唱著,眼前仿佛看到高樓拔地起,看到高鐵馳騁過田野,看到衛星巡遊於九天。這是對當下的禮讚,更是對未來的信心。
而《如願》的打磨,則更像是一次與先輩的靈魂對話。他選擇了極簡的配器,主要以鋼琴鋪底,間奏融入童聲合唱,那純淨無邪的聲音,象征著希望與未來。他動用“百變聲域”,將嗓音調整得空靈而溫暖,帶著一種穿越時空的敘事感。
“你是遙遙的路,山野大霧裡的燈,
我是孩童啊走在你的眼眸。
你是明月清風,我是你照拂的夢,
見與不見都一生與你相擁……”
當他唱到副歌部分,情緒層層遞進,所有的克製化為最深切的叩問與承諾:
“而我將愛你所愛的人間,
願你所願的笑顏,
你的手我蹣跚在牽,請帶我去明天。
如果說你曾苦過我的甜,
我願活成你的願,
願不枉啊,願勇往啊,
這盛世每一天……”
國家大劇院,排練廳裡,擔任音樂監製的是一位年過花甲的老藝術家。當淩雲唱起《如願》的副歌時,老藝術家坐在控製台前,聽著耳機裡傳來的歌聲,抬起手,悄悄抹去了眼角滲出的淚水。他沒有打斷,隻是透過鏡頭,對廳裡的淩雲,鄭重地、緩緩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