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根基之戰_文娛旗手:開局軍歌燃爆水藍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3章 根基之戰(1 / 2)

維也納某古老音樂學院的階梯教室內,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的格魯伯教授放下激光筆,幕布上正展示著複雜的十二平均律演變圖。“……因此,現代音樂體係的基石,源於歐洲文藝複興時期的理性之光。它奠定了我們今天所聽、所感、所創作的一切。”他語調平穩,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目光掃過台下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充滿求知欲的年輕麵孔,“理解並掌握這一體係,是通往音樂殿堂的唯一路徑。”

教室後排,幾個東方麵孔的學生認真記錄著。其中一個,忍不住在筆記本邊緣,悄悄畫下了一個青花瓷紋樣。

幾乎同一時間,太平洋另一端。

某國際音樂教育基金會年度論壇,燈火輝煌。一位西裝革履的發言人,正對著滿堂精英侃侃而談:“……我們必須確保下一代接觸的是正確的、普世的音樂美學。通過教材標準化,師資交流項目,我們可以幫助那些……嗯,音樂教育體係尚不完善的地區,建立起符合國際主流價值的審美觀。”台下,來自幾個亞洲國家的代表麵露思索,有人點頭,有人沉默。

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像散落的珍珠,被一條無形的線串聯起來,化作一份份摘要和分析報告,最終擺在了陳部長的案頭。他指尖敲打著那份標注著鷹醬背景基金會近期活動頻繁,重點指向東亞、東南亞音樂教育領域”的文件,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他對著坐在對麵的淩雲,聲音低沉,“戰場上拿不回來的,他們想在課桌上,在琴房裡,一點點偷走,換掉。”

淩雲拿起那份報告,快速翻閱。裡麵列舉了多個由境外資金支持的音樂教材編譯項目、國際音樂考級體係推廣、以及針對發展中國家音樂教師的培訓計劃。條款優厚,姿態友好,但字裡行間,都透著一股要將非西方音樂體係邊緣化、納入其單一評價標準的企圖。這是在挖根。

他想起了深藍那條警告信息—音樂會計劃。原來,這不是一場真刀真槍的音樂會,而是一場針對未來、針對下一代的、沒有硝煙的戰爭。旋律是武器,教材是彈藥,培養出來的人才,將是他們思想的士兵。

“我們的孩子,不能隻會用彆人的腔調唱歌。”淩雲放下報告,目光銳利,“腦子裡裝的全是彆人的樂譜,還怎麼彈出我們自己山河的壯闊?”

陳部長重重靠回椅背:“問題是,我們自己的體係,散落在各處,不成係統。民間老藝人一個個走了,帶走了絕活。學院裡的教材,幾十年沒大動,很多還是沿用蘇聯那套,或者是直接翻譯西方的。自己人都不太重視自己的東西,怎麼跟彆人打這場仗?”

一股強烈的緊迫感攫住了淩雲。電影喚醒的是記憶,是血性,但如果文化的根基被蛀空,喚醒的記憶又能依附何處?必須築起一道堤壩,一道屬於華夏音樂的,堅固而深厚的堤壩。

深夜,工作室。

月光透過巨大的落地窗,灑在淩亂鋪滿各種古今樂譜、地方戲曲抄本、民間采風記錄的地板上。淩雲埋首其中,像一頭焦躁的困獸。他知道方向,但麵對浩如煙海的資料,如何梳理、如何提煉、如何構建一個既尊重傳統又麵向未來的現代音樂教育體係?這工程太龐大,遠超一人之力。

他疲憊地揉了揉眉心,下意識地在腦海中呼喚:“係統……”

沒有冰冷的機械音回應。

但就在他念頭落下的瞬間,一種奇異的感覺湧上心頭。不是聲音,不是文字,更像是一道溫暖的光流,直接注入他的意識。無數關於樂律、樂器、樂種、樂論的知識碎片,從他穿越以來接觸過的所有華夏音樂元素中剝離出來,被那道光迅速梳理、整合、重構。

《河圖洛書》的神秘數理與古老音律的對應關係……

編鐘一鐘雙音的物理奧秘與現代聲學的共鳴……

古琴減字譜裡蘊含的天地哲學與指法心法……

各地民歌方言與旋律走向的深層鏈接……

江南絲竹的即興之道與西方爵士樂的碰撞可能……

夏國風成功融合流行的底層邏輯……

這些原本模糊、碎片化的知識,此刻如同被一隻無形的大手,以難以想象的速度和精度,編織成一張清晰無比、環環相扣的巨網。他不是得到了具體答案,而是瞬間理解了它們內在的聯係與規律。

係統沒有說話,但他清晰地感知到了它的存在方式變了。它不再是一個提供成品的倉庫,更像一個高度智能的催化酶和整合器,將他已有的、以及他能接觸到的所有相關知識,加速催化、深度整合,並指向那條最具可行性的路徑。

他猛地站起身,衝到白板前,抓起筆。

筆尖瘋狂舞動,線條、關鍵詞、框架圖……如同有了生命般流淌出來。不再是零散的靈感,而是一個宏大的、立體的、從理論到實踐,從啟蒙到專業,從傳統到創新的《華夏音樂基礎教育與創作體係》構想藍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寫下了核心目標:“以我為主,融彙中西,承古開今。”

他列出了基本原則:“聽覺先行,文化浸潤,激發創造,技術服務於表達。”

他規劃了模塊:“華夏音律感知與美學”、“民族器樂體驗與重構”、“地方音樂母語與創作”、“數字音樂技術與華夏聲音表達”、“中西音樂比較與對話”……

天光微亮時,一副結構嚴謹、思路清晰、細節飽滿的體係框架,覆蓋了整麵白板。

淩雲丟下幾乎寫光的筆,看著自己的瘋狂成果,胸膛劇烈起伏。這不是他一個人能完成的,但他已經握住了打開這扇大門的鑰匙。

幾天後,西山淩雲工作室基地,一間規格極高的會議室。

長條桌兩側,坐滿了國內最頂尖的九大音樂學院院長、係主任,以及音樂學界的泰鬥人物。他們中有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也有銳意進取的中年學者。氣氛有些微妙,帶著審視與好奇。邀請他們來的名頭是“探討華夏音樂教育體係未來發展”,發起人,是淩雲。


最新小说: 歡喜妙法,女帝尤憐 重生為魔,我以雙修證無敵 靈狐涅盤:神醫嫡女 驚鴻照影落絮無聲 半世瘋癲,一生安然 快穿之不再早死的白月光 快穿:從重生末世求生開始 世界569:我帶人類絕處逢生 重生之逆世星途 足球:全能型後腰,殺穿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