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基地的東南角,原本安靜的排練區最近總是飄出各種歌聲。有清亮的高音在爬坡,有低沉的呢喃在打磨,偶爾還會爆發出幾句充滿力量的、帶著點泥土味的原生態唱腔。
這裡是“淩雲音樂基金”高級訓練營的所在地。挑選出的第一批音樂學習生都在這裡進行係統的培訓。
淩雲推開隔音門,沒有驚動任何人,靠在牆邊看著。聲樂老師正在指導一個二十出頭的女生,她嘗試著將一首傳統民歌的婉轉與現代流行樂的節奏結合,幾次嘗試後,終於找到了那個微妙的平衡點,歌聲頓時既有韻味又不失活力,她自己也驚喜地睜大了眼睛。
另一邊,一個來自草原的男生,正跟著一位老藝術家學習“呼麥”。當他喉嚨裡同時發出低沉轟鳴和高亢哨音時,周圍幾個年輕的營員都看呆了,臉上寫滿了“這也行?”的震撼與向往。
基金負責人,一位從國家院團退休後被淩雲返聘的老教授,走到淩雲身邊,眼中滿是欣慰:“這批苗子,真不錯。底子好,肯吃苦,最重要的是,想法活絡。不光學技巧,更在琢磨怎麼把咱們自己的東西,唱出新時代的味道。”
淩雲點點頭。這正是他設立基金的初衷——不止是資助,更是點燃,是引領。他需要的不是模仿者,而是能接過火把,甚至自己去尋找新燃料的同行者。
這時,劉曉拿著一個文件夾快步走來,臉上帶著一絲興奮:“淩導,央視綜合頻道來人,想和我們談一個重磅合作。”
會議室裡,央視的節目策劃總監錢偉開門見山:“首長,我們頻道準備推出一檔全新的音樂綜藝,名字暫定叫《華夏之聲》。”他將策劃案推到淩雲麵前,“這不是普通的選秀,我們不搞流量炒作,不製造話題矛盾。我們想做的,是真正尋找、展示屬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好聲音,挖掘那些紮根於我們文化土壤裡的音樂靈魂。”
策劃案做得極其用心。節目定位高端、大氣,賽製強調作品和唱功,評委將由德高望重的藝術家、頂尖音樂製作人和像淩雲這樣的標杆性人物共同擔任。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麵向所有華人,不限年齡,不限背景,隻要你熱愛音樂,擁有獨特的嗓音和對華夏文化的理解,都可以來。
“我們希望,”錢偉總監看著淩雲,語氣誠懇,“這個節目,能由您來擔任藝術總顧問,並且,‘淩雲音樂基金’能作為節目的戰略合作夥伴。我們相信,隻有您和基金所倡導的理念,才能為這檔節目定下最正確的基調。”
淩雲翻看著策劃案,心中了然。這檔節目的出現,本身就是文化自信達到一定高度的產物。它不再盲目追隨海外模式,而是試圖定義屬於自己的音樂審美和價值標準。
“這是個很好的平台。”淩雲合上策劃案,看向錢偉,“我原則上同意。基金裡的好苗子,可以在這個舞台上見見世麵。但我有個要求——公平。絕對的公平。聲音和作品,是唯一的通行證。”
“這正是我們所追求的!”錢偉總監用力點頭。
消息像長了翅膀。央視《華夏之聲》的招募令一經發布,瞬間點燃了全國音樂愛好者的熱情。
網絡上,招募宣傳片的背景音樂,用的正是淩雲為紫禁城紀錄片創作的《天地龍鱗》片段。畫麵中,掠過長城黃河,掠過都市鄉村,最終定格在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們開口歌唱的瞬間。宣傳語擲地有聲:“這裡,傾聽華夏血脈裡的回響。”
各大音樂學院的學生摩拳擦掌,這是展示專業素養的絕佳舞台。
民間的高手坐不住了,公園裡吊嗓子的大爺、開著直播唱山歌的妹子、酒吧裡駐唱的樂隊主唱……都看到了機會。
更讓人驚喜的是,許多海外華人歌手也紛紛谘詢參賽事宜,他們渴望用一個國際化的舞台,重新連接文化的根。
一股前所未有的、健康而蓬勃的音樂熱潮在全國湧動。人們談論的不再隻是誰更火,而是誰的嗓音更有特色,誰的作品更能打動人心,誰的演繹更能體現文化底蘊。
訓練營裡,氣氛也更加熱烈。那個結合民歌與流行的女生,開始自己嘗試創作;那個學呼麥的草原男生,琢磨著怎麼把古老的唱法和現代的編曲融合。他們知道,一個前所未有的、純粹靠實力說話的頂級舞台,正在向他們招手。
這天晚上,淩雲在基地辦公室裡,看到了《華夏之聲》首輪全國海選的線上直播片段。
一個鏡頭切到西北賽區,一個皮膚黝黑、穿著樸素的放羊娃站在台上,略顯緊張。評委讓他隨便唱一首,他清了清嗓子,開口是一首蒼涼高亢的西北民歌“花兒”,聲音像刀子一樣劃破空氣,帶著黃土地的粗糲與深情,直接穿透屏幕。評委席上一片寂靜,隨即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另一個鏡頭在西南賽區,一個背著背簍的苗族少女,清唱了一段苗族古歌,空靈的嗓音仿佛來自山野精靈,讓所有聽眾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還有都市賽區,一個穿著快遞員製服的小夥子,用一把吉他彈唱著自己創作的、講述城市漂泊者心聲的歌曲,歌詞質樸,旋律動人……
淩雲關掉視頻,走到窗邊。京城的夜空,星河璀璨。
他能感覺到,一股多元、自信、充滿生命力的音樂力量,正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蓬勃生長,彙聚成河,即將奔湧而出。
文化的複興,一旦進入快車道,其勢便不可阻擋。它不再依賴於某一個人,而是變成了千千萬萬人自覺的追求與創造。
《華夏之聲》,就是這磅礴浪潮掀起的第一個巨浪。
他回到桌前,開始構思為這個節目,以及為這個時代,創作一首新的主題曲。一首能凝聚這些多元聲音,唱出新時代文化自信的歌曲。
就在他沉浸於創作時,手機屏幕亮起,顯示來自王斌的信息:
“日內瓦方麵,全球文明溯源項目首批專家名單公布,其中三人背景複雜,與艾琳娜關係密切,研究方向均涉及東亞音樂‘外來影響論’。預計輿論場很快會有新動向。”
淩雲放下筆,目光掠過窗外璀璨的燈火,又回到眼前的樂譜上。
舞台已經搭好,歌聲即將嘹亮。
而台下的風雨,也從未停歇。
他提起筆,在空白處寫下了一個新的音符。
那就讓該來的,都來吧。
喜歡文娛旗手:開局軍歌燃爆水藍星請大家收藏:()文娛旗手:開局軍歌燃爆水藍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