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閃電戰的硝煙尚未完全散去,西山基地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清晨。淩雲坐在工作室裡,麵前攤開著各種資料,從厚重的曆史文獻到輕快的網絡漫畫,風格迥異,卻指向同一個核心——如何讓曆史不再冰冷,讓愛國不再說教,讓那份深植於血脈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淌進年輕一代的心田。
他想起了《鐵血長津湖》裡那些讓人淚目的冰雕連戰士,想起了網絡上年輕人們用各種梗和表情包表達著他們對國家複雜而深沉的愛。一種強烈的創作衝動在他心中湧動:
需要一種全新的載體,一種能夠跨越時空、打破圈層、讓宏大敘事與個體情感無縫對接的形式。一種能讓年輕人在會心一笑中,瞬間理解先輩的犧牲,在輕鬆吐槽裡,油然升起對家國的認同。
他閉上眼,意念集中:係統,我需要一個創意,一種表達方式。它能將我們民族近代以來奮鬥史中最感人、最堅韌、最富戲劇性的瞬間,用最貼近當下年輕人審美和語境的方式呈現出來。它要可愛,要有趣,但內核必須滾燙!
係統回應了。
不再是浩瀚的資料洪流,而是一道溫暖而明亮的光,照進他的靈感深處。
他看到了........
一群可愛的動物形象,代表著不同國家。那隻戴著軍綠色解放帽、眼神清澈又帶著點執拗的兔子,分明就是夏國人民最傳神的寫照!還有那頭毛熊、那隻鷹醬、那隻高盧雞……
他看到了用這些動物角色演繹的一段段曆史:兔子們喊著“艱苦樸素,自力更生”,在戈壁灘上啃著鹹菜搞出了“蘑菇蛋”;兔子們拿著算盤,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進行著浩繁的計算;兔子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那條大江,為了身後的“種花家”浴血奮戰……
整個創意,包括核心角色設定、敘事風格、以及那些既能讓人笑出淚花又能讓人淚中帶笑的經典橋段,如同早已醞釀成熟,清晰地呈現在他的腦海中。
作品的名字,簡單,親切,又帶著無限的追憶與情懷——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
淩雲猛地睜開眼,幾乎沒有任何停頓,立刻召集團隊核心成員,包括寰宇文化動漫部門的負責人、頂尖的畫師和編劇。
“我們要做一部動漫,”淩雲開門見山,在白板上畫下那隻標誌性的兔子,“不是給孩子看的童話,是給所有‘種花家’的兔子們,看我們自己的故事。”
他快速闡述著《那兔》的核心理念:用動物擬人化解構國際關係和曆史事件,用“黑話”和網絡梗包裝厚重曆史,用q萌的畫風承載悲壯的情感。他特彆強調:“我們不是在做生硬的教育,我們要做的,是讓觀眾在共情中,自發地產生對國家的認同與熱愛。笑點與淚點齊飛,曆史共情懷一色。”
團隊成員先是愕然,隨即眼中迸發出興奮的光。這個想法太大膽,太新奇了!但細細一想,又覺得無比契合這個時代的傳播脈搏。
項目在寰宇文化旗下火速立項,組建了最精乾的製作小組。淩雲親自把控劇本方向和核心情節。製作過程幾乎是封閉式的,充滿了激情與碰撞。
幾個月後,《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第一季,選擇在一個主流視頻網站悄然上線。沒有大規模預熱,隻有淩雲在個人賬號、寰宇文化官方賬號上簡單說了一句:“給大家講個關於‘種花家’和一群兔子的故事。”
起初,隻是小範圍圈層的好奇點擊。
然後,如同投入靜湖的石子,漣漪迅速擴大,最終形成了海嘯!
網友們點開視頻,瞬間被這種前所未有的敘事方式擊中了!
“哈哈哈哈,兔子太形象了!眼神裡透著清澈的聰明和固執)!”
“用算盤造核彈?!臥槽,又心酸又好笑又自豪!”
“種花家……這個稱呼絕了!瞬間有內味了!”
動漫裡密集的、隻有“自己人”才懂的梗和“黑話”,迅速在網絡上病毒式傳播。“種花家”成了大家對國家的愛稱;“兔子”成了年輕人的自稱;“鷹醬”、“毛熊”指代誰不言而喻;“腹黑兔”、“流氓兔”的稱號帶著親昵的調侃;“武功再高,也怕菜刀”之類的台詞被瘋狂引用。
而真正將這部動漫推向神壇、引爆全民淚腺的,是重現“冰雕連”的那一集。
畫麵不再是《鐵血長津湖》裡真人演員的慘烈,而是變成了q版的兔子。他們穿著單薄的棉衣,堅守在冰天雪地的陣地上。寒風呼嘯,雪花飄落,漸漸覆蓋了他們的身體。
一隻年輕的兔子,眼角似乎有淚光閃爍,他喃喃自語,聲音在風雪中幾乎聽不清:
“不要流眼淚,眼淚會凍住的。”
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配合著畫麵中兔子們漸漸被冰雪覆蓋、最終凝固成衝鋒姿態的“冰雕”場景……
所有在屏幕前的觀眾,無論年齡,無論之前笑得多麼開心,在這一刻,心臟仿佛被一隻冰冷的手狠狠攥住!淚水根本不受控製地奔湧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