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微微閉上眼睛,係統悄然運轉,再睜開時,裡麵像是燃著兩簇火苗。他沒有用任何伴奏,就那麼直接地,在這個剛剛還充斥著香檳氣和優雅論調的宴會廳裡,猛地扯開了嗓子——
那聲音高亢、蒼涼、帶著仿佛從地底深處掙紮而出的生命力,如同一聲撕破夜空的響鞭:
“我低頭,向山溝!”
簡單的起勢,卻帶著萬鈞之力,仿佛將所有人的頭按向那片厚重的土地。)
“追逐流逝的歲月!”
聲音裡是追趕不上時間的無奈與執著。)
“風沙茫茫滿山穀,不見我的童年!”
畫麵感撲麵而來,風沙彌漫,時光流逝的蒼涼感浸透每個音符。)
“我抬頭,向青天!”
猛地揚起的頭顱,不屈的呐喊。)
“搜尋遠去的從前!”
對根源,對過往的深切呼喚。)
“白雲悠悠儘情地遊,什麼都沒改變!”
天地無情,歲月無聲,襯托出人的渺小與掙紮。)
“大雁聽過我的歌,小河親過我的臉!
山丹丹花開花又落,一遍又一遍!”
用最質樸的意象,訴說生命在自然中的印記,循環往複,生生不息。)
“大地留下我的夢,信天遊帶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點點,思念到永遠!
歌聲在宴會廳裡回蕩,沒有華麗的技巧,隻有最原始、最滾燙的情感。那聲音像是能穿透金石,能掀翻屋頂,能直接砸進人的心裡去!
剛才還在高談闊論藝術門檻的王教授,僵在原地,金絲邊眼鏡後的眼睛瞪得老大,臉上血色褪儘。他身邊的幾位同行,也個個麵色震動,有人甚至下意識地後退了半步,仿佛被這歌聲的力量衝擊得站立不穩。
劉誌華緊緊攥住了拳頭,周建華閉上了眼睛,王雯用手捂住了嘴,鄧琪琪眼圈瞬間就紅了。
那些原本穿梭服務的服務員停下了腳步,守在門口的保安下意識挺直了腰板。所有人的腦海裡,都仿佛被這歌聲強行塞進了一幅畫麵:無垠的黃土高坡,肆虐的風沙,一個渺小的人影,對著蒼天厚土,用儘生命所有的力氣在嘶吼!
這不是唱出來的,這是從靈魂裡嘔出來的!
一曲終了。
整個宴會廳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落針可聞。
隻有窗外隱約傳來的風雪聲,和一些人粗重的呼吸聲。
淩雲站在哪裡,胸膛微微起伏,額角有青筋隱現。他看著那些目瞪口呆的藝術家,看著周圍所有被震撼的靈魂,緩緩地,一字一句地說:
“現在,你們告訴我,什麼是藝術?誰,才是藝術的根?”
沒有人回答。
王教授嘴唇哆嗦著,最終頹然地低下頭,不敢再看淩雲的眼睛。他精心構建的藝術殿堂,在那一聲聲信天遊的嘶吼中,轟然倒塌,隻剩下腳下這片最真實、也最厚重的土地。
淩雲不再理會他們,他轉身,拿起自己的外套,徑直朝門口走去。背影挺拔,如同西北荒漠裡孤獨卻堅韌的白楊。
留下滿廳的人,在原地,咀嚼著那蒼涼的餘韻,和那句振聾發聵的質問。
藝術,原來從來不在雲端。
它就在那山溝溝裡,在那老百姓的吼聲裡,在那片生養了我們,卻被我們一度遺忘的厚土裡。
失去了這片土壤,所有的藝術家,什麼都不是。
本章引用歌曲詳細信息:
歌曲名稱:《信天遊》
本章中)演唱:淩雲
原唱:王斯1980年代)
作詞:劉誌文
作曲:解承強
代表意義:中國改革開放初期“西北風”歌曲的代表作之一。它借鑒了陝北民歌信天遊的音樂元素,歌詞質樸蒼涼,表達了對於故土、歲月和人生的深切感悟與呐喊,象征著藝術創作從民間土壤中汲取力量的本質,具有強烈的生命力和時代感。在本章中,它作為淩雲藝術理念的具象化體現,以其原始粗獷的力量,徹底顛覆了所謂“殿堂藝術”的傲慢與偏見。
喜歡文娛旗手:開局軍歌燃爆水藍星請大家收藏:()文娛旗手:開局軍歌燃爆水藍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