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快步迎上,未語先哽,用力握住杜月笙和張宗興的手,虎目含淚:
“月笙,宗興……你們來了……伯魁他……他去得冤啊!”
杜月笙沉聲道:“司徒老哥,節哀。伯魁兄的仇,我們絕不會忘!”
張宗興亦是重重頷首:“司徒先生,陳老哥於我,恩同師長。此仇,必報!”
……
就在這時,
司儀高亢而帶著某種古老韻律的聲音響起:
“——洪門致祭,最高禮序,鳳凰三點頭——!”
整個靈堂瞬間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過來。
隻見司徒美堂深吸一口氣,強忍悲痛,整理了一下衣冠,率先走到靈前。
他並未立刻下拜,而是肅立良久,
目光與遺像上的陳伯魁對視,仿佛在進行最後的交流。
第一點頭:敬天、敬地、敬先祖!
司徒美堂雙手抱拳,高舉過頭,緩緩躬身,直至額頭幾乎觸地。這一拜,是對天地神明、對洪門列祖列宗的告慰,宣告一位忠勇的門人魂歸天地。
第二點頭:敬忠、敬義、敬英魂!
他再次深深下拜,腰身彎成九十度,久久不起。這一拜,是對陳伯魁一生忠於洪門、恪守道義、最終捐軀的無比敬意與追思。
第三點頭:誓血仇、承遺誌、護同袍!
司徒美堂第三次下拜,這一次,他單膝點地,右拳重重捶在左胸心口,發出沉悶的聲響。
抬起頭時,已是淚流滿麵,但眼神卻燃燒著熊熊的複仇火焰,聲音嘶啞卻如同驚雷炸響在每個人耳邊:
“伯魁兄弟!你慢走!此仇不報,司徒美堂誓不為人!洪門上下,必承你誌,護我同胞,驅除韃虜日寇),血債血償!”
“血債血償!”
“血債血償!”
靈堂內外,數百洪門子弟齊聲怒吼,聲浪震得挽聯簌簌作響,殺意衝天,氣勢磅礴!
這“鳳凰三點頭”,不僅僅是至高的哀榮,更是洪門凝聚力量、矢誌複仇的莊嚴誓師!
禮畢,司徒美堂轉向張宗興和杜月笙,眼神恢複了往日的銳利與決斷,低聲道:
“月笙,宗興,伯魁不能白死。日本人的手,伸得太長了!香港,乃至整個南洋的布局,需要加快!我們需要更多的槍,更多的船,更多的‘暗火’!”
張宗興與杜月笙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凝重與決心。
香江潮湧,鳳凰垂首。
陳伯魁的葬禮,不僅是一場哀悼,更是一個轉折點。
洪門這頭沉睡的巨獅,因同伴的血而被徹底激怒,它將與上海的“暗火”更加緊密地聯結在一起,將複仇的火焰,燃向更廣闊的海域與陸地。
喜歡擁兵三十萬,漢卿你的感情在哪?請大家收藏:()擁兵三十萬,漢卿你的感情在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