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孔府茶會。
水晶吊燈下,衣香鬢影,笑語嫣然。
蔣士雲的到來,果然引起了細微的漣漪。幾位相熟的夫人上前寒暄,語氣關切中帶著試探。
孔夫人宋靄齡親自迎上來,拉著她的手,聲音不高卻足以讓周圍幾人聽見:“士雲來了就好,近日外麵風言風語多,我們姐妹正該多聚聚,安安神。”
蔣士雲含笑應對,得體從容,目光卻敏銳地掃過全場。她注意到幾位與軍政要員關係密切的夫人聚在一處低聲交談,神色不似往常輕鬆。
她也看到了幾位外國使館的夫人,正用略帶審視的目光打量著她。這是一個信息的集散地,每一句看似隨意的閒聊都可能暗藏機鋒。
一位與陳立夫家關係匪淺的周夫人狀似無意地提到:
“……說起來,東北那邊最近也不太平靜,聽說有些散兵遊勇,打著抗日的旗號,不太安分呢。”這話像是隨口一提,卻讓蔣士雲心中一凜,這是在暗示少帥舊部可能生亂,無形中增加南京處理張學良問題的壓力。
蔣士雲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浮沫,不動聲色地接話:
“是啊,倭寇肆虐,山河破碎,有些血性的男兒,不願做亡國奴,也是常情。隻是如今全國上下都盼著團結禦侮,想必任何一方都會以大局為重。”她的話既肯定了抗日行為的正當性,又強調了團結的重要性,分寸把握得恰到好處。
茶會一角,一位戴著金絲眼鏡、氣質儒雅的中年男子靜靜坐著,他是新任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文淵。
他很少參與這類太太們的聚會,今日出現,顯得有些突兀。他的目光偶爾與蔣士雲交彙,微微頷首,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深意。蔣士雲心中微動,記下了這個人。
上海,更深的地下。
張宗興收到了蔣士雲那封措辭隱晦的信。他立刻明白了她的關切與支持。“北地風寒,故人尤需珍重”,這讓他心頭一暖,也愈發沉重。
他不能讓這位關心兄長的女子失望,更不能讓六哥真的在南京陷入絕境。
同時,阿明帶來了關於那支神秘援手的最新線索,指向了一個名字——“華裔聯絡組”,一個據說由海外華僑秘密資助、成員背景複雜、專門在敵後執行特殊任務的鬆散組織。
這解釋了他們精良的戰術和使用的日製武器便於偽裝和獲取補給),但他們的具體構成和指揮層級,依然成謎。
“除了上海,其他地方呢?”張宗興問蘇婉清,“咱們‘暗火’其他地方情況怎麼樣了?”
蘇婉清鋪開一張簡陋的全國地圖,上麵標注著一些稀疏的記號。
“華北方麵,我們有一支小隊在平津一帶活動,負責人代號‘旅鼠’,主要任務是搜集日軍調動情報和營救被俘人員,目前處境艱難,但仍在堅持。”
“華南方麵,廣州有一個聯絡點,依托司徒先生的洪門網絡,負責物資中轉和人員輸送,最近也因為局勢緊張收縮了。還有……武漢,我們剛剛建立了一個新的情報節點,負責人是原東北軍的一位參謀,代號‘青石’,正在設法滲透進新成立的軍事委員會參謀本部。”
星火雖微,卻已開始在全國各地閃爍。
華北,保定附近的一個破落村莊。
“旅鼠”馬競山,一個皮膚黝黑、眼神銳利的漢子,正蹲在炕頭,對著油燈查看一份剛送來的密信。信是上海總部轉來的,提醒他們注意日軍可能因細菌戰證據曝光而進行的報複性清剿,並要求他們設法核實平津地區是否存在類似的“防疫給水”設施。
“狗日的小鬼子!”馬競山低罵一聲,將信紙湊到燈焰上點燃。
他手下隻有七八個弟兄,裝備簡陋,要在日軍重兵布防的華北找到這種高度機密的目標,無異於大海撈針。
但總部的命令必須執行。他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開始構思一個危險的計劃——綁架一名日軍後勤部門的低級軍官。
南京,一間不起眼的書房。
外交部副司長文淵,正在秘密會見一位客人——來自上海的神秘中間人,代表了部分對日強硬派和同情張學良的勢力。
“文司長,少帥之事,關乎抗戰大局和人心向背。如今國際輿論對我有利,正是爭取讓少帥早日恢複自由,共同領導抗戰的良機。”中間人低聲說道。
文淵推了推眼鏡,神色謹慎:
“茲事體大,需從長計議。上方態度未明,內部掣肘亦多。不過……證據公開,確實讓某些人有所顧忌。或許,可以從改善少帥的軟禁條件,允許外界探視入手?”
這是一場小心翼翼的試探,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浙江奉化,溪口鎮。
張學良並未被囚禁在南京,而是被秘密轉移到了此地。住處環境清幽,生活待遇尚可,但活動範圍被嚴格限製,與外界的聯係幾乎完全切斷。
他每日讀書、寫字,偶爾在允許的範圍內散步,看似平靜,眉宇間卻籠罩著化不開的陰鬱。
他並不知道上海發生的具體事情,也不知道那掀翻國際輿論的證據與他有關,更不知道千裡之外,他的結拜兄弟和曾經的戀人正在為他奔走。
他隻是在漫長的等待中,咀嚼著自身的命運與國家的未來。
上海,法租界邊緣。
夜色中,一場小規模但極其精準的報複行動正在展開。
根據林墨之前提供的線索和阿明後續的偵察,“暗火”鎖定了一個負責為“東亞勞務”抓捕“馬路大”的漢奸頭目。
趙鐵錘帶領一支精乾小隊,如同暗夜中的死神,突襲了這名漢奸的巢穴,將其及其核心黨羽悉數殲滅,並留下了用鮮血寫就的四個大字——“血債血償!”
這是“暗火”在“淨化”風暴下的第一次主動亮劍,迅猛、狠辣,旨在震懾宵小,宣告抵抗力量並未被消滅。
八方風雨彙聚,星火漸成燎原之勢。在上海、在南京、在華北,不同的人為了各自的目標和信仰,在曆史的洪流中掙紮、奮鬥、犧牲。
張宗興站在風暴中心,感受著來自四麵八方的壓力與牽引,他知道,真正的較量,才剛剛拉開序幕。
而張學良的命運,如同係在這一切之上的風箏,飄搖不定,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喜歡擁兵三十萬,漢卿你的感情在哪?請大家收藏:()擁兵三十萬,漢卿你的感情在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