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瑞是顧宇宸的兒子,今年三歲半,倒是隔一日就跟著大人過來請安一次。
“學生陳知禮帶犬子來給山長、老夫人請安。”陳知禮笑著行禮,又輕輕推了推兒子,“鈞兒,快給明太祖父、明太祖母磕頭。”
鈞兒一點兒不怕生,睜著烏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了看兩位麵容慈祥的老人,然後像模像樣地跪下,奶聲奶氣卻口齒清晰地說道:“鈞兒給明太祖父、明太祖母請安,祝明太祖父、明太祖母身體安康!”
這小大人般的模樣,頓時逗得明山長和老夫人笑了起來。
明山長放下棋子,招招手:“好孩子,快起來,到太祖父這兒來。”
鈞兒爬起來,拉著顧瑞的小手,邁著小短腿走到明山長麵前。
兩個孩子站在一起,顧瑞明顯更文靜靦腆些,規規矩矩地行禮問好。
明山長看著眼前這兩個粉雕玉琢的娃娃,心情愈發愉悅,生了考校逗弄之心。
他想著孩子年紀尚小,定然未曾開蒙,便撿些最簡單有趣的來問。
他先指著棋盤上的棋子笑問:“你們兩個小家夥,可知這是什麼?”
顧瑞小聲答:“是棋子。”
鈞兒卻補充道:“明太祖父,這是黑色的棋子和白色的棋子,外祖父說是在下圍棋。”
明山長點點頭,又隨口吟道:“雲對雨,”
他故意停下,看向兩個孩子。
這是《聲律啟蒙》裡的句子,他料想孩子們接不上。
顧瑞眨著眼睛,努力想著,這個他好像聽過,卻記不起來。
鈞兒卻幾乎不假思索,脆生生地接道:“雪對風!晚照對晴空!”
明山長微微一怔,眼中閃過訝異,繼續道:“來鴻?”
“對去燕!”鈞兒馬上接上。
“宿鳥?”
“對鳴蟲!”
這下不僅明山長,連顧四彥和陳知禮都有些吃驚了。
他們知道鈞兒記性好,常跟著大人聽念書,偶爾也能蹦出幾句,卻沒料到他對《聲律啟蒙》如此熟悉。
明山長興致更高了,又指著桌上果盤裡的蘋果和梨問:“這又是什麼?”
顧瑞答:“蘋果和梨。”
鈞兒卻歪著小腦袋,看著蘋果想了想,說:“外祖父說,這個紅紅的果子,性甘涼,能生津止渴!梨子潤肺!”
他竟說出了些許藥性!
明山長這下真是刮目相看了。
他接著又問了幾個簡單的數字對應、物品分類,甚至故意說了兩個短句讓複述,鈞兒幾乎都對答如流,思維之敏捷、記憶之清晰,完全超乎了他對一個兩歲半幼童的認知!
顧瑞雖也有些基礎,但相比之下就顯得尋常了許多。
明山長看著鈞兒那雙清澈靈動、仿佛會說話的眼睛,再看他那副聰慧卻不張揚的小模樣,心中驚歎不已。
捋著胡須對顧四彥和陳知禮道:“顧兄,知禮,老夫今日可是開了眼界!瑞兒斯文乖巧,知禮家這小子……”他指著鈞兒,眼中滿是激賞,“靈性十足,聞一知十,記憶力更是驚人!老夫觀之,大抵古籍中所載之神童,也不過如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