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想不到,您和盼兒丫頭離開京城這幾年,竟然是這麼受歡迎!這要是重開藥繕坊,門檻怕是要被踏破了。”
顧四彥抬起眼,看了看一臉興奮的次子,緩緩搖了搖頭,臉色淡然:“受歡迎是好事,說明大家還記得咱們顧家這點微末技藝。
不過,蘇合啊,這藥繕坊,為父是沒打算再開起來了。”
“這個兒子自然知道,咱們在家就商量好了的,不再在京城開醫堂,包括藥膳坊。”顧書合沒有意外,“隻是,這真是揚名的大好機會啊!京城多少人家盼著呢!”
顧四彥端起手邊的溫茶,呷了一口:“盼兒如今有了身孕,母子安康,這是頭等大事。
生孩子、坐月子、再到把孩子拉扯到能離手,至少得安安穩穩歇上一年半載。
我怎麼能讓她在這個時候再去操勞藥繕坊的事?”
他放下茶盞,目光透過窗欞,望向庭院中漸沉的夕陽:“再說我,今年都六十有七,快七旬的人了,就跟窗外這殘陽,好是好,可快要下山了。
年輕時懸壺濟世,奔波勞碌,是本分,也是心願。
如今年紀大了,隻想圖個清靜安逸。看看書,養養花,含飴弄孫,享受幾年天倫之樂,比什麼都強。
那些紛擾忙碌,就留給年輕人去吧。
咱們顧家的根基在江南,在京城隻願平平安安,不想再出風頭,更何況京城的風頭可不是好出的。
不說你的生意還在做,顧家就算是現在什麼也不做,兩三代人過日子都不用愁。”
顧蘇合聽著父親的話,心裡隱隱不是滋味。
父親確實老了。
他明白父親這是真的放下了名利之心,隻願安度晚年了。
他心中雖覺有些可惜,但更多的,是對父親這份豁達的理解。
“爹說的是。”顧蘇合笑道,“是這個理,咱們家現在也不指望著藥繕坊過日子,您和盼兒安心休養最重要。
至於那些拜帖,兒子和大哥會處理好的,不會得罪任何人,您不必煩心。”
顧四彥點點頭,兩個兒子都是極好的。
暮色漸濃,書房內燭火燃起,映照著一室溫馨與寧靜。
京城的風起雲湧,似乎都與這方小院的安寧隔了一層。
對於顧四彥而言,家人團聚,子孫繞膝,便是最好的晚年光景了。
陳府內,陳知禮白天送了知文和小舅去上任後,又馬不停蹄地拜見了李濤李大人,還有戶部尚書大人,宮裡一早更是早早地送去帖子,回帖讓他跟穆雲明日一早就去拜見新皇。
剛回到府門,門房苦著臉說今日來了許多的管事,都是京城有頭有臉人家的,想探探少夫人有沒有空幫他們家主子調調?
“這些你跟少夫人說了?”
“回大人,管家收著,有沒有給少夫人我還不知道。”
“行了,如果再有就拒了,道少夫人暫時抽不出空來”
“是,大人。”
陳知禮邊走邊搖頭,娘子學醫是好事,但這樣受歡迎確實也煩,乾什麼都沒有懷孕養身子重要。
這會顧府定然更煩躁,畢竟老爺子的名聲比娘子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