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料到此法凶險,卻沒想到對醫者的反噬也如此之大。
他揮了揮手,語氣略顯沉凝:“朕知道了。你且下去吧,侯府與顧家那邊,繼續留意著,若有新的消息,即刻來報。”
“老奴遵旨。”嚴公公躬身應道,悄無聲息地退出了書房。
書房內重歸寂靜。
“肚子裡的東西壞了……都可以切開除掉……”他喃喃自語,聲音低沉卻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震動,“那戰場之上,那些被刀劍箭矢所傷,傷口潰爛、膿毒入體的兵士呢?”
他的眼前仿佛浮現出昔年征戰沙場的景象。
有多少勇猛無畏的兒郎,並非直接戰死,而是倒在了戰後傷口感染的痛苦折磨之下?
斷肢殘骸,創口化膿,高燒不退……軍中醫藥匱乏,醫官手段有限,往往隻能眼睜睜看著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在極度痛苦中消逝。
大珩朝立國至今,死於戰場創傷後續感染的將士,何止千萬之數!
這是困擾了曆代兵家、困擾了他大半生的難題!若能有效救治傷兵,不僅能極大保留軍隊的有生力量,更能穩固軍心,提升士氣!
而如今,顧家展現出的這“開腹切腸”之術,雖然聽起來駭人聽聞,雖然過程凶險萬分,雖然對醫者要求極高,但它無疑撕開了一道口子,一道通往解決這個巨大難題的可能性的口子!
它證明了一點:某些內裡的、被視為絕症的創傷或病灶,並非完全無法觸及和清除!
太上皇的呼吸不由得急促了幾分。北境近幾年在他的布局和經營下,與北方蠻族的大規模戰事已然停歇,但小規模的摩擦衝突從未斷絕。
而西南那片煙瘴之地,近來更是有些不安分的土司和外部勢力蠢蠢欲動,小規模的叛亂時有發生,朝廷用兵在所難免。
若能在軍中推廣、改良此等醫術,哪怕隻是學會如何更有效地清創、縫合、應對感染,對於減少戰場減員,將是何等巨大的助益!這甚至可能改變未來戰爭的格局!
顧家……必須將此術獻出來!
這個念頭一旦升起,便如同野火般在太上皇心中蔓延。
他深知此術的價值,也明白顧家封鎖消息的顧慮——驚世駭俗,易惹非議,也怕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但,國之大事,與軍隊戰力、與萬千將士性命相比,那些世俗的非議和顧慮,都必須讓步!
太上皇緩緩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吐出,眼中閃爍著睿智而深沉的光芒。
他心中已有決斷。
等顧四彥的身體稍微好轉,必須要與他好好談一談。
不是為了他個人的延年益壽,而是為了這大珩朝的萬裡江山,為了那些守衛疆土的鐵血將士!
這項本事,顧家必須拿出來。如何拿,以何種形式拿,需要好好籌謀。
可以編纂進軍醫典籍,可以給予顧家足夠的尊榮和保障……但核心技術,必須為國家所用。
窗外,天色漸晚,暮色四合。
太上皇依舊坐在椅中,身影在漸濃的夜色裡顯得愈發深沉。
太後悄悄的來,又悄悄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