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初臨封國 暗夜布局_洪武:醫聖朱橚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洪武:醫聖朱橚 > 第60章 初臨封國 暗夜布局

第60章 初臨封國 暗夜布局(1 / 1)

浩浩蕩蕩的周王儀仗,終於在暮春時節,抵達了中原重鎮——開封府。

這座古城曆經黃河水患與戰火洗禮,城牆高大厚重,帶著滄桑痕跡。城外官道兩旁,早已黑壓壓跪滿了開封府的大小官員、士紳代表以及被驅趕來迎候的百姓。旌旗儀仗、鼓樂喧天,場麵隆重而喧囂,試圖彰顯朝廷威儀與對新藩王的尊崇。

車駕停穩,王府屬官高聲唱喏。朱橚整了整衣冠,在內侍的攙扶下,緩緩步下鑾駕。他身著親王常服,麵容尚帶稚氣,但神情平靜,目光掃過跪伏一地的人群,帶著一種與年齡不符的沉穩。

“臣等恭迎周王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以開封知府為首的官員們齊聲高呼,聲音在曠野中回蕩。

“眾卿平身。”朱橚的聲音清朗,不大,卻清晰地傳入眾人耳中,帶著恰到好處的威儀。

繁瑣的迎候禮儀持續了近一個時辰。朱橚始終保持著溫和而疏離的態度,對官員們的奉承問候隻是微微頷首,並不多言。他的表現,完全符合一個初來乍到、謹慎守禮的年輕藩王形象。

禮儀完畢,隊伍並未立刻入城。按照規矩,朱橚需先前往城外早已修建完畢的周王府邸安頓。王府位於開封城西北角,占地廣闊,殿宇恢宏,雖是新建,卻刻意仿了舊製,透著親王府邸的莊嚴氣派。

朱橚在屬官的簇擁下進入王府,大致巡視了一番。隻見亭台樓閣,花園水榭,一應俱全,隻是缺乏人氣,顯得有些空曠冷清。他對此似乎並無不滿,隻是簡單吩咐了隨行的王府太監和屬官,按照規製儘快安排人手清理安置,便以旅途勞頓為由,進入了預留的正殿後院休息。

關閉殿門,屏退左右,隻留下兩個絕對可靠的心腹小太監在外看守。朱橚臉上那層溫和的麵具才緩緩褪去,露出一絲深深的疲憊,但眼神卻瞬間變得銳利如鷹。

他快速走到書案前,那裡早已擺放著幾封看似普通的家書和賬本。他指尖靈巧地拆開火漆,取出內藏的密信——那是先期抵達的“鴞二”和“鴞五”發出的最新報告。

“鴞二”彙報:王府內部初步勘察完畢,主體結構穩固,但發現三處疑似被動過手腳的暗道入口已做標記並暗中封鎖),庫房及書房區域需重點布防。王府原有仆役共計一百二十人,已初步篩查,背景複雜,需逐步替換或監控。開封府官員今日所呈禮單已記錄在冊,正在分析其價值及背後關聯。“鴞五”彙報:護衛已接管王府四門及關鍵崗哨,明哨已布設完畢,暗哨及夜間巡邏路線已規劃。城外基地人員已化整為零,部分精銳以各種身份混入王府匠戶、雜役隊伍,隨時待命。另,發現兩撥身份不明者曾在王府外圍窺探,已派人反向追蹤。

朱橚仔細閱讀著每一個字,心中飛速盤算。情況比他預想的還要複雜。父皇果然沒放心到直接給他一個“乾淨”的王府,暗樁監視是必然的。地方官員的態度曖昧,需要仔細甄彆。而外部勢力的窺探,除了檢校,是否還有四哥的人?或者其他什麼人?

他沉吟片刻,鋪紙研墨,開始下達就藩後的第一波指令,筆觸冷靜而清晰:

“諭:鴞二:暫緩清理原有仆役,以免打草驚蛇。優先掌控廚房、水井、采買三條線,確保飲食起居安全。禮單分析重點:標注與京中、尤其與北平有牽連者。”“諭:鴞五:明哨照常,暗哨加倍。對那兩撥窺探者,放長線,查根底。挑選絕對可靠之‘鐵爪’,組建貼身衛隊,不得超過十二人,要求:啞者或外地孤寡優先,背景清白,絕對忠誠。”“諭:鴞三:啟動‘蛛網’計劃,目標:開封府衙三班六房、漕運碼頭、各大藥行、糧行、車馬行。搜集一切流言蜚語、賬目異常、人員往來信息,尤其是關於前任官員、衛所將領、地方豪強的底細。”“諭:鴞七:就地設立簡易藥坊,以王府需求之名,大量采購本地藥材,開始了常規成藥製備。秘密研發重點:強效金瘡藥、解毒劑、迷藥非致死)、便攜式醫療包。”

指令發出,他才輕輕籲了口氣。開局還算順利,“夜梟”的框架正在快速且無聲地嵌入這座古老的王府和這座城市之中。

接下來的幾日,朱橚深居簡出,對外隻宣稱水土不服,需要靜養。他每日大多時間待在書房,閱讀開封府誌、地理圖冊,偶爾召見王府長史、典簿等屬官,詢問封地戶籍、田畝、賦稅等基本情況,態度溫和而好學,完全是一副準備安心治理封國、不問外事的模樣。

暗地裡,來自“夜梟”的各路信息卻如同百川歸海,源源不斷地彙入他的書房,經過他的梳理分析,變成一條條新的指令再發出去。一張以周王府為中心,逐漸向外蔓延的情報與行動網絡,正在黑暗中有條不紊地編織著。

這日,他正在查看“鴞三”送來的一份關於開封漕運幫派勢力分布的密報,王府長史前來稟報:開封知府攜同知、通判等一眾官員,前來拜見,並請示王爺何時接受眾官正式覲見及詢問王府對封地治理有何“訓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橚放下密報,眼中閃過一絲了然。靜養了幾天,地方的官員到底還是沉不住氣,要來試探這位新王爺的深淺了。

“回複知府大人,孤王身體已無大礙。明日辰時,便在王府承運殿接受眾官覲見。至於訓示……”朱橚頓了頓,臉上露出一絲恰到好處的、帶著些許書卷氣的靦腆笑容,“孤王年少學淺,於政務實非所長,唯有陛下訓諭時刻不敢忘懷——安民為本,不生事端。具體政務,還需多倚仗諸位大人辛勞。對了,孤王對醫藥之道頗感興趣,倒想問問開封本地藥材產出情況,若有餘力,或可效仿古人,編修一部地方藥誌,也算不負聖恩,惠澤鄉裡了。”

王府長史領命而去,心中暗自嘀咕:這位王爺,果然如傳聞中所言,隻熱心醫藥之事,於權柄似乎並無興趣,倒是好伺候。

然而,他們絕不會想到,那部所謂的“地方藥誌”,將會成為一個絕佳的幌子,允許“夜梟”的人正大光明地深入城鄉角落,勘察地理,接觸三教九流,搜集一切看似與醫藥相關、實則包羅萬象的信息。

次日辰時,承運殿內。朱橚端坐王位,接受了以開封知府為首的近百名官員的正式參拜。

場麵宏大,禮儀周全。朱橚的表現無可挑剔,溫和有禮,卻又帶著親王應有的矜持與威嚴。在簡短的訓話中,他再次強調了“安民為本,不生事端”的原則,並將話題巧妙地引向了地方民生、物產,尤其是藥材方麵,對自己“編纂藥誌”的想法略提了一二,顯得興致勃勃。

官員們表麵恭維,心中各有所思。看來這位小王爺果然是個“醫癡”,對於權力並無野心,這讓他們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不免生出幾分輕視。隻要伺候好這位爺的“雅好”,這開封地麵,或許還是他們說了算。

覲見結束後,朱橚特意留下了知府、同知等幾位主要官員,賜茶閒談。話題依舊圍繞著地方風物展開,朱橚問得細致,尤其關心黃河水情、百姓常見疾病、藥材貿易等,顯得十分投入。

知府幾人一一回答,言語間頗為謹慎。直到朱橚似乎無意間問起:“孤王來時,見城外有些流民聚集,似是因前番水患所致?如今可安置妥當了?開封府庫可還充盈?若需王府出些錢糧藥材,以解民困,諸位大人但說無妨。”

幾位官員交換了一下眼神,知府連忙躬身道:“殿下仁德!些許流民,府衙已妥善安置,不敢勞動殿下費心。府庫……雖不寬裕,但應對尋常災患,尚可支撐。”

朱橚點了點頭,不再多問,又閒聊了幾句,便端茶送客。

看著幾位官員離去的背影,朱橚臉上的溫和笑容慢慢收斂。

流民安置“妥善”?府庫“尚可支撐”?“鴞三”的密報可不是這麼說的!城外流民營條件惡劣,時疫已有苗頭。府庫更是空虛,去年水患的賑災款被層層克扣,到百姓手中十不存一!

這些官員,果然聯手搪塞於他,是想把他當個不懂事的泥菩薩供起來!

也好。他們越是輕視他,他的動作就越方便。

他轉身回到書房,新的指令已然成型:

“諭:鴞三:重點查證知府、同知、通判、衛指揮使等主要官員家產、姻親、門生故吏網絡,及其與京中何人往來密切。詳查去年水患賑災款項流向。”“諭:鴞二:以采購藥材、施藥防疫為名,組織可靠人手,秘密接觸城外流民,核實情況,統計人數及病情。可適當發放一些基礎藥物,但要隱匿來源。”“另:準備一份‘厚禮’,明日送去知府衙門,就說孤王初來乍到,聊表心意,感謝諸位大人迎候辛勞。”

恩威並施,暗查明撫。他要讓這些人明白,即便是一個“醫癡”王爺,也不是他們可以隨意糊弄的。同時,也要讓他們在輕視與猜疑之間,難以把握他的真實脈膊。

開封的第一局棋,已經悄然落子。

夜幕降臨,龐大的周王府漸漸沉寂下來。但在那深深的殿宇陰影之中,無數雙眼睛正警惕地注視著四方,無數條信息正沿著隱秘的渠道流動。

朱橚獨立於書房的窗前,望著窗外中原腹地的夜空,星光稀疏,曠野的風聲隱約可聞。

這裡不再是金陵那座精致的牢籠,而是更廣闊、更複雜、也更危險的天地。

他的征程,才剛剛開始。

第六十章完)

喜歡洪武:醫聖朱橚請大家收藏:()洪武:醫聖朱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魂穿呂布:貂蟬離間弑父?那是我親爹! 穿越明末爭霸大海 穿越三國,係統卻讓我當反賊 鑄運天秦 晉商風雲:蒲州王氏傳奇 在大唐苟活 重生開局90天賺十億 電近人身 隱世天尊的懸壺堂 全家巨大神明,我也不能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