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坤寧燈枯映孤影 邊塞血燃灼暗流_洪武:醫聖朱橚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洪武:醫聖朱橚 > 第118章 坤寧燈枯映孤影 邊塞血燃灼暗流

第118章 坤寧燈枯映孤影 邊塞血燃灼暗流(1 / 1)

紫禁城的天空,仿佛被無形的手攫住,日頭都透著一種昏沉慘淡的光。坤寧宮更是如同被遺忘在時光角落的孤島,彌漫著濃鬱不化的藥味和一種令人心頭發緊的死寂。馬皇後的鳳榻前,禦醫們輪番值守,眉頭鎖成的川字再也未曾舒展。那些價值連城的靈芝仙草、參茸精華灌下去,竟似泥牛入海,連一絲微瀾都驚不起。她那曾經溫潤豐腴的麵龐,如今隻剩下一層枯槁的皮包裹著輪廓,呼吸微弱的如同蛛絲,仿佛下一刻就要斷絕。

朱元璋就守在外殿,如同一尊被風雨侵蝕了千年的石像,渾身散發著生人勿近的凜冽寒氣。他的眼眸深處,是翻滾的焦灼、蝕骨的悲痛,以及那幾乎要焚毀一切的、對所有人和事的深沉懷疑。宮人們屏息凝神,腳步放得比貓還輕,每一次傳遞藥盞或更換燭火,都像是在刀尖上行走,生怕一絲輕微的響動便會招來滅頂之災。絕望的氣息,如同潮濕陰冷的苔蘚,無聲地爬滿了這座帝國最尊貴的宮殿的每一個角落。

亦有那被八方征召、頂著“神醫”、“聖手”名號之人被急送入宮。然則一番望聞問切之後,或麵如土色訥訥不敢言,或絞儘腦汁開出些似是而非的方子,更有那不開眼的老朽,顫巍巍道出“需預備衝喜之事”之類的言語,頃刻間便被暴怒的朱元璋如拎雞仔般擲於殿下,旋即被虎狼般的侍衛拖入詔獄深處,再無音訊。

求醫無門,求藥無靈,那睥睨天下、自認能掌控一切的洪武大帝,竟也被逼至了窮途末路。他開始行那荒誕之事,密令龍虎山張天師設下法壇,召請京師各大寺院的有德高僧入宮誦經祈福,甚至聽信某些隱秘傳言,試圖以巫蠱厭勝之術挽留發妻漸逝的生命。一時間,皇宮大內竟有些角落香煙繚繞、符紙紛飛,與這煌煌天家氣派格格不入,徒增幾分詭異淒惶。然則這一切,於馬皇後那盞即將油儘燈枯的生命之火而言,不過是隔靴搔癢,徒勞無功。

在這片令人窒息的低氣壓中,唯有皇子皇孫們的定時探視,方能帶來一絲微弱卻真實的人氣,儘管這氣息也浸染著無儘的悲涼與小心翼翼。

太子朱標強撐病體,每日必由內侍攙扶而至,於珠簾之外行那晨昏定省之禮。每每未及開口,便是一陣撕心裂肺的咳嗽,直咳得麵色蠟黃,渾身顫栗,那份孝心赤誠,卻化作了令人不忍卒睹的煎熬。朱元璋望著長子這般形銷骨立、仿佛隨時會隨其母而去的模樣,心內如沸油煎滾,煩躁與心痛交織,往往不等朱標多說幾句,便粗暴地揮揮手,令他速回東宮將息。

秦王朱樉、晉王朱棡遠在封地,無法親至,他們的王妃便成了代表,奉旨入宮侍疾。這些王妃皆是勳貴之女,平日裡也是金尊玉貴,此刻卻需親手做些喂藥拭身的活計,動作輕柔,神情恭謹,不敢有半分逾越差池。她們的存在,更像是一種儀製上的圓滿,是皇家體麵與孝道的象征,於那沉沉病榻,並無多少實質助益。

亦有那燕王朱棣次子朱高煦,年紀雖稚,卻膽氣頗壯,因暫居京師,偶爾亦被宮人引來。他不知深淺,有時會趴在鳳榻邊,用那童稚未脫的嗓音一聲聲呼喚“皇祖母”,甚至絮絮叨叨些宮中趣聞或是新得的玩具。這童言童語,在這死寂的殿宇中,竟成了唯一一絲微弱的活氣。朱元璋那冰封般的麵容,偶爾在看向這個虎頭虎腦、尚不知愁滋味的孫兒時,會閃過一絲極難察覺的鬆動與柔和。

而最令人心下複雜的,乃是皇太孫朱雄英與皇孫朱允炆。朱雄英自身大病初愈,元氣未複,被太子妃常氏如同眼珠般護在芷蘭苑,輕易不令外出,探視次數寥寥。反倒是那朱允炆,因其母被軟禁,自身又性子怯懦,竟時常被朱元璋喚至駕前。這敏感柔弱的孩子,置身於皇祖父那雷霆般的威壓與祖母瀕死的恐怖氛圍之中,直嚇得小臉煞白,體若篩糠,連句完整的問安話都說得顛三倒四。朱元璋觀其狀,時而莫名暴起厲聲嗬斥,時而又會流露出一種極其複雜難辨的眼神,那眼神中竟混著一絲恨鐵不成鋼的失望與一種近乎詭異的憐憫。這般情狀,落在時刻憂心嫡子地位的常氏眼中,更是驚心動魄,寢食難安。

至於那肇禍之源呂氏,依舊被嚴密軟禁於冷僻宮苑,與外界音訊斷絕。然則,關於她與那神秘“百足”組織牽連的調查,卻似乎陷入了泥沼。關鍵人證——那告老宦官已死,蘇州呂家那邊的線索亦如斷線風箏,查無可查。朱元璋此刻心神儘係於馬皇後之身,對此事的追索雖未明言放棄,卻也實則陷入了停滯。但這停滯,絕非風平浪靜,反倒更像那暴風雨席卷天地前,那片刻的、令人心悸的死寂,不知何時便會轟然打破。

與宮內這幾乎凝滯的、等待死亡降臨的絕望截然相反,千裡之外的北方邊塞,卻是另一番景象——血火交織,殺聲震天。

自得了朱元璋那“局部反擊、重賞繳獲”的明旨,傅友德、藍玉等一乾驕兵悍將,恰似饑渴已久的猛虎終開枷鎖,麾下精銳鐵騎傾巢而出,對著那些不斷前來試探騷擾的北元遊騎,展開了疾風暴雨般的殘酷報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道道沾著血與火的戰報,由八百裡加急快馬,源源不斷直送禦前:“報!涼國公藍玉部於捕魚兒海西遭遇元軍主力千騎,揮師迎擊,激戰半日,陣斬七百餘級,繳獲良駒千匹,輜重無算!”“報!潁國公傅友德巧設埋伏於白城子,大破元軍精銳輜重隊,焚其糧草軍械,俘獲酋長以下百餘人!”“報!定遠侯王弼親率輕騎,出塞奔襲百裡,直搗元軍一處營盤,梟首三百,築京觀於邊境,以懾蠻夷!”

每一份捷報之上,那墨跡淋漓的斬首數目與豐厚的繳獲清單,都透著一股撲麵而來的血腥煞氣。朱元璋在接到這些軍報時,那陰鷙得幾乎要滴出水的麵容上,才會裂開一絲近乎猙獰的快意。他會提起朱筆,在那捷報之上狠狠批下“殺得好!”“朕心甚慰!”等字樣,仿佛要將那積鬱於心、無處宣泄的滔天痛楚與暴戾,儘數寄托於這遙遠邊陲的瘋狂殺戮之中。

淮西勳貴武將集團因此士氣如虹,他們在血腥的征戰中重新尋回了自身的價值與皇帝的“信重”至少表麵如此)。那涼國公藍玉,更是驕橫之氣愈熾,在軍報行文之間,已開始隱晦抱怨“不得儘全功”、“縛手腳”之苦,其躍躍欲試、欲圖直搗黃龍之心,已是昭然若揭。

然則,這持續的、高強度的軍事行動,絕非毫無代價。兵部的文書很快便開始提及糧草轉運艱難、消耗日巨,民夫征調已近極限,懇請朝廷統籌協調。那戶部尚書鬱新,更是愁眉苦臉地捧著算盤與賬冊,小心翼翼地呈報那如流水般花出去的賞銀與撫恤,乃至地方府庫漸空之憂,婉言提醒陛下雖國用尚豐,亦需慮及長遠,稍加節製。

此類奏疏呈至禦前,多半換來朱元璋粗暴的駁斥:“打仗豈是兒戲?豈有不死人不耗糧餉之理?邊關將士正在浴血搏命!糧秣賞銀,乃第一等要務!誰敢推諉拖延,克扣分毫,朕便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

戰爭的巨輪一旦隆隆啟動,便再難輕易停止。它正貪婪地吞噬著大明王朝初生的元氣,亦在無形中,將朝堂之上文武之間的那道裂痕,撕扯得愈發深邃。文官集團私下無不抱怨武將貪功冒進,徒耗國帑,視民生如草芥;而勳貴武將則鄙夷文官怯懦無能,隻知空談,不解邊塞烽火之急。

這宮闈深處的生命逝去之悲,與邊塞關外的野蠻生長之烈,兩幅截然不同的圖景,卻通過無數隱秘的渠道,被一絲不落地彙聚、整理,最終送達那遠在深山幽穀、與世隔絕的基地之中。

朱橚握著一疊最新傳來的密報,那薄薄的紙張,卻重逾千鈞。一麵是母親生命燭火將熄的噩耗,一麵是北方邊境愈演愈烈的戰火,其間還夾雜著朝堂上下暗流洶湧、父皇性情愈發偏執的訊息。

他的心,如同被置於燒紅的鐵板之上,反複煎熬。一麵是至親性命已進入讀秒階段的錐心之痛,解藥的研製雖初見曙光,卻已至最緊要、亦是最危險的關頭。他與劉純等人幾乎是不眠不休,反複驗算推敲藥性,每一次微小的劑量調整,都伴隨著巨大的風險,試藥的活物時有立斃者,令所有人心驚肉跳。另一麵,則是家國天下的動蕩,父皇那已走入極端的猜忌與暴戾,兄弟子侄在那漩渦中的艱難處境,以及那在邊境線上熊熊燃燒、可能將整個大明拖入更深戰爭泥潭的烈焰。

他感覺自己仿佛要被這巨大的撕扯之力生生裂開。但他深知,自己絕不能停下。他強壓下翻湧的心緒,再次加快了研製速度,甚至不顧劉純“藥性未穩,恐生劇變,釀成大禍”的苦苦勸諫,決意進行最後階段的活體藥效驗證。

與此同時,他取過一張素箋,筆走龍蛇,寫下一道指令,密封後交予如同影子般侍立的鴞二:“傳令北邊我們的人,想法子給藍玉所部製造些‘麻煩’。或劫其一二糧隊,或令其軍中偶發小範圍時疫。不必求大功,隻需挫其鋒芒,拖慢其進軍步伐,使其有所顧忌即可。”

他不能眼睜睜看著藍玉這柄被父皇怒火催動、已漸趨瘋狂的利劍,因這毫無節製的殺戮而最終反噬自身,甚至引來北元更瘋狂的反撲,為未來埋下滔天禍根。即便此舉陰微,即便要冒著身份暴露的巨大風險,他亦不得不為。

幽穀深處,丹爐之火燒得愈發熾烈,映照著朱橚堅毅卻疲憊不堪的麵容。而千裡之外,邊塞的血與火,並未因這來自黑暗中的、微弱卻精準的阻力而徹底熄滅,反而在那重重矛盾與激蕩中,繼續灼灼燃燒。

大明王朝的巨艦,最深宮殿內,生命寂然流逝;千裡邊陲外,存亡血戰不休——然舉國上下,皆籠罩於那位日益偏執暴虐的帝王所投下的、愈加深重的陰影之中。

第一百一十八章完)

喜歡洪武:醫聖朱橚請大家收藏:()洪武:醫聖朱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陰間公務員 輪回樂園:開局雷法坦度拉滿 新警入職,開局幫助破案 奇門風水秘術大仙師 她的無聲警報 綜影視:念念不舍 魂穿呂布:貂蟬離間弑父?那是我親爹! 穿越明末爭霸大海 穿越三國,係統卻讓我當反賊 鑄運天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