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記醬”在菜市場的風波過後,總算站穩了腳跟。然而,這份安穩卻並未帶來多少喜悅。生意如溫吞水般,不冷不熱,餓不死,也絕無起色。每個月刨去高昂的攤位費、原料成本和那間陋室的房租,落到曉燕手裡的錢依舊薄得像層紙。償還孫秀英那筆沉甸甸的“債”,實現真正的經濟獨立,依舊遙不可及,像懸在頭頂的月亮,看得見,摸不著。
曉燕日複一日地守在那個偏僻的角落,看著人流如織,聽著市聲鼎沸,內心卻被焦灼和無力感啃噬。菜市場是一片喧囂的海洋,而她這隻小舢板,似乎注定隻能在邊緣的浪花裡打轉,望不見遠方的遼闊。
轉機來得突兀,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官方色彩。
這天下午,王主任風風火火地尋來,臉上煥發著異樣的光彩,嗓門比平日又高了八度:“曉燕!好事!天大的好事!”
曉燕被她震得耳膜嗡嗡作響,茫然地抬起頭:“王主任,啥好事?”
“市裡!要舉辦‘改革開放成果暨民間手工藝品展銷會’!”王主任激動地揮舞著手臂,仿佛在宣告一項重大國策,“就在市文化宮廣場!連開三天!規模空前!市領導都要親臨現場!”
展銷會?市文化宮?市領導?這些詞彙構築的世界離曉燕太遙遠,她完全無法將其與自身聯係起來,眼神裡隻有懵懂。
王主任看著她不開竅的樣子,恨鐵不成鋼地拍了她肩膀一下:“傻丫頭!這是多難得的露臉機會!推銷平台!我們街道婦聯爭取到了一個寶貴名額!我力排眾議,決定把這個機會給你!”
“我?去市裡參加展銷會?”曉燕驚得嘴唇微張,手指著自己鼻尖,難以置信,“王主任,我不成的…我隻會這點手藝…就這幾瓶醬…”
“怎麼不成?我說你成你就成!”王主任一錘定音,不容反駁,“你的‘林記醬’,就是我們街道婦女創業的優秀典型!正好拿去展示!讓市領導也見識見識咱們民間的地道風味!”
“可是…攤位費…”曉燕最本能的擔憂還是錢。
“街道補貼一部分!你自己承擔一小部分!”王主任大手一揮,斬斷她的猶豫,“這既是政治任務,更是發展機遇!必須去!而且要拿出最好的狀態!”
於是,在王主任半是鼓勵半是強力的推動下,林曉燕,這個在紅星機械廠家屬院掙紮求生的賣醬姑娘,被一股無形的浪潮推著,懵懵懂懂地踏上了“改革開放成果展銷會”的大舞台。
接下來的幾天,她陷入了另一種前所未有的忙碌與焦慮。參展的醬料需重新精心熬製,包裝雖仍是那些小玻璃瓶,也儘力擦拭得晶瑩,貼上統一手寫的標簽。王主任不知從哪兒扯來一塊紅布,責令她寫上“紅星街道婦女創業推薦——林記秘製醬”的字樣,權作攤位的背景。
運輸和展示是兩大難題。她那輛破舊的三輪車,要蹬到遙遠的市文化宮,無異於長途跋涉。展銷會隻提供光禿禿的條桌,如何陳列才能吸引眼球?
趙大軍聞訊,拍著胸脯前來:“妹子!運輸包哥身上!我去借輛三輪摩托,風風光光給你拉過去!展示也好辦,弄個分層架子,保證醒目!”
誰知臨展前一天,趙大軍哭喪著臉來了:“妹子,對不住…三輪摩托被我哥們他爹開回老家拉白菜了…要不,咱還是用你那三輪?哥給你當車夫!”曉燕心下苦笑,終究還是逃不開這“11路”。
至於展示架,鄭工不知從何處得了消息,興衝衝地拿著卷尺和鉛筆趕來,非要為她設計一款“符合人體工學與多角度展示需求的便攜式分層支架”。圖紙畫得精密複雜,所需材料和工具清單聽得曉燕頭皮發麻,如同聽天書。
最後,是陳默悄無聲息地搬來一個工廠淘汰下來的、鏽跡斑斑卻結構堅實的金屬舊架子,又尋來幾塊大小不一的木板,默默打磨平整,叮叮當當地釘在架子上,製成了一個簡陋卻實用的分層展架。
“土辦法,先將就。”他依舊言簡意賅。
開展那天,天光未亮,曉燕便在趙大軍和死活要跟來幫忙的娟子陪同下,蹬著那輛超載的三輪車出發了。車上綁著醬料箱、展示架、那塊紅布背景,以及一顆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的心。車輪吱呀,在寂靜的晨霧中駛向陌生的市文化宮。
抵達目的地,三人皆被眼前的陣勢震懾。
文化宮廣場上,彩旗獵獵,人聲如潮。一排排整齊劃一的白色帳篷攤位鱗次櫛比,許多攤位懸掛著醒目的橫幅:“xx廠名牌產品”、“xx公司出口轉內銷”。攤主們大多衣著統一,精神飽滿。展品琳琅滿目,包裝精美的糕點、款式新穎的服裝、鋥亮的五金工具,甚至還有閃爍的電視機和洗衣機!空氣中彌漫著現代化和商品經濟的氣息。
相形之下,他們這個擠在角落、靠著鏽跡斑斑的架子、掛著手工書寫紅布、僅擺著幾十瓶醬料的攤位,寒酸得如同誤入華盛宴會的乞兒,格格不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曉燕的臉瞬間燒起來,手腳局促,無處安放。趙大軍也收斂了平日的嬉笑,暗暗咂舌。唯有娟子,眼睛亮晶晶的,滿是新奇與興奮:“曉燕姐!好熱鬨!咱們的醬一定能賣出去!”
展銷會正式開幕,人流洶湧。然而,人們大多湧向那些光鮮亮麗的大廠攤位,對他們這個不起眼的醬料攤,往往隻是漫不經心地瞥一眼,便漠然走過。偶有駐足者,拿起瓶子端詳,問一句:“這什麼醬?多少錢?”聽聞價格曉燕沒好意思提價,仍按菜市場價),多數搖搖頭,放下離去。在他們看來,一瓶醬料,似乎不該有這個“身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