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銷會帶來的短暫興奮與那一絲若有若無的希望,如同投入靜水中的石子,漣漪蕩漾片刻後,便悄然消散。生活再次被拉回熟悉的軌道——嘈雜的菜市場,角落裡那個依舊冷清的攤位,還有永無止境、需要精打細算的拮據日子。
領導那句“記一下”的指示,像一片輕盈的羽毛,懸在半空,遲遲沒有落下任何實質性的東西。王主任又往市場管理辦公室跑了幾趟,言辭懇切地打聽是否有“上麵”來的采購意向,每次歸來,臉上都難掩失望。曉燕的心態反倒逐漸平和下來,不再懷抱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隻是更加沉靜地守著她的醬料壇子,以及日漸稀少的餅粥訂單。
然而,命運的轉折,往往就潛伏在最不經意的角落。
一個尋常的午後,娟子風風火火地跑來,臉上是按捺不住的興奮紅光,壓低的聲音卻帶著顫抖:“曉燕姐!好事!天大的好事!”
這語氣,這措辭,與王主任當初如出一轍,曉燕心頭條件反射般一緊,手中擦拭瓶口的布停了下來:“又…又怎麼了?不會是哪個展銷會又點名要我去吧?”
“不是!不是展銷會!”娟子連連擺手,喘勻了氣才急急道,“是…是蘇聯專家樓那邊!娜塔莎,就是那個身材富態、總愛笑的蘇聯阿姨,她托人問過來,說你能不能做一種…甜的餅?夾著果醬或者豆沙餡兒的那種?她說他們那兒的人習慣吃甜食,想訂一大批,送給其他專家家屬當禮物呢!”
甜的餅?豆沙餡?果醬餡?還要大批量?當作禮品?
曉燕怔住了。她熟悉的領域是鹹香的雞蛋灌餅和最簡單的糖餅,豆沙、果醬這類需要精細處理的餡料,她從未涉足過。而且,“一大批”究竟是多少?她心裡完全沒底,本能地想要退縮。但娟子緊接著的話,讓她到了嘴邊的拒絕咽了回去。
“娜塔莎說了,可以用外彙券或者全國糧票結算!”娟子眼睛亮得驚人,壓低的聲音裡充滿了對“巨款”的憧憬,“而且…她們給出的價錢,比市麵高不少呢!”
外彙券!全國糧票!這兩個詞對曉燕而言,意味著難以想象的購買力和實實在在的生活改善。那“從優”的價格,更是散發著無法抗拒的誘惑。
內心幾番掙紮,對改變現狀的迫切渴望最終壓倒了最初的忐忑。她深吸一口氣,仿佛下了極大的決心:“行!我試試!但得先讓她嘗嘗樣品,她說行才行!”
她立刻翻出母親留下的那本邊角卷曲的食譜,在後麵的附錄裡,果然找到了幾頁關於豆沙和簡易果醬的製作方法,隻是分量都是家庭式的,很小。她如獲至寶,連夜埋頭研究。
接下來的兩天,她狹小的居所儼然變成了“甜品研發中心”。紅豆需要耐心煮爛、過濾、再用小火慢慢翻炒成沙,甜膩的熱氣熏得人頭暈;水果熬煮成果醬,酸甜的氣味與豆沙的甜香交織。她反複調試糖的比例,試驗餅皮的配方,既要保證餅皮的酥脆層次,又要能妥帖地包裹住流心的餡料而不破皮露餡。
失敗接踵而至。不是豆沙火候過了帶著焦糊味,就是餅皮過於厚實塌軟,或是餡料太多在烙製時不堪重負地漏出,在鏊子上留下狼藉的痕跡。浪費了珍貴的白糖和麵粉,每一次失敗都讓她心疼得直抽氣。
終於,在經曆無數次灰頭土臉的嘗試後,她做出了幾批勉強能入眼的“豆沙酥餅”和“蘋果醬餅”。她自己嘗了,味道尚可,但距離“精美禮品”的標準,似乎還隔著一層說不清道不明的距離。
她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讓娟子將這份尚不完美的樣品給娜塔莎送去。
沒想到,第二天娜塔莎竟親自來了,圓潤的臉上笑逐顏開,用生硬的漢語夾雜著俄語詞彙連連讚歎:“哈拉勺!歐欽哈拉勺!好!非常好!)”她當場就拍板訂下了五十個豆沙酥餅和三十個蘋果醬餅,要求用乾淨美觀的紙盒包裝好,並且,三天後就要!
五十加三十!整整八十個!還是工藝遠比鹹口餅複雜的甜餅!曉燕的心被喜悅和憂慮同時攫住。喜的是這確是一筆前所未有的“大訂單”,收入可觀;憂的是時間如此緊迫,任務如此繁重,單憑她一人之力,如何能夠完成?
但箭已搭在弦上。她硬著頭皮,接下了這份沉甸甸的訂單。
接下來的三天,曉燕陷入了瘋狂運轉的狀態。每天天色未明就起身熬煮豆沙、熬製果醬,然後是沒完沒了地揉麵、包餡、烙餅。狹小的空間裡熱氣蒸騰,甜膩的香氣混合著油香,幾乎令人窒息。
她一個人實在難以應付。揉麵揉得手腕酸軟腫脹,包餡包到指尖僵硬,長時間盯著灼熱的鏊子,眼睛乾澀發花。娟子一放學就趕來幫忙,清洗工具、打包封裝,也累得筋疲力儘。
趙大軍聞訊來看熱鬨,立刻被抓住當了壯丁,主要負責蹬著三輪車滿城跑,去更遠的副食店或特定供應點搶購急劇消耗的白糖和紅豆,累得他叫苦不迭:“妹子!你這哪是做餅?這簡直比廠裡趕工還累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鄭工也循著味兒過來,對著她那原始的土灶和單頭鏊子,又是一番“熱效率低下”、“受熱麵不均”的技術批判,繼而興致勃勃地想要設計一個“多餅同烙高效節能裝置”,被曉燕哭笑不得地婉拒了。
王主任前來視察進度,被這熱火朝天、近乎混亂的場麵驚了一下,隨即轉為大喜:“好好乾!曉燕!這可是涉外業務,代表著咱們中國勞動婦女的形象和手藝!”她甚至特批,從街道活動室的庫存裡找了些印著喜慶圖案、相對體麵的紙盒子送來用作包裝。
三天期限截止,曉燕幾乎是虛脫地看著那八十盒精心包裝好的甜餅被娜塔莎派來的人取走。她累得連彎曲手指的力氣都仿佛耗儘,但摸著換回來的那厚厚一遝外彙券和全國糧票,巨大的成就感和喜悅感衝刷著全身的疲憊。
這筆收入,幾乎抵得上她平日裡在菜市場辛苦擺攤一個月的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