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冤得雪,像一場酣暢淋漓的暴雨,衝刷掉了蒙在林曉燕身上的汙穢和委屈。家屬院的風向一夜之間徹底轉變。
之前避之唯恐不及的鄰居們,如今見了麵,臉上都堆著歉意的、甚至帶點討好的笑容。吳大媽送來自家醃的鹹菜,王大媽硬塞給她一籃子雞蛋,連之前說得最難聽的幾個長舌婦,也訕訕地誇她“能乾”、“有骨氣”。
孫秀英徹底啞火,好幾天沒敢在大庭廣眾下大聲說話,看曉燕的眼神複雜得要命,既有不甘,又隱隱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畏懼——她算是看明白了,這個繼女不僅自己硬氣,背後還有個悶不吭聲卻能捅破天的陳默撐腰。
林衛國倒是顯得輕鬆了不少,唉聲歎氣少了,偶爾還會問一句“鋪子啥時候再開張”。
娟子最高興,像隻快樂的小麻雀,圍著曉燕轉悠:“曉燕姐!太好了!我就知道你是清白的!咱們什麼時候重新開始呀?”
重新開始。曉燕看著恢複清白的“林記”招牌,心裡卻有了不一樣的念頭。這次無妄之災,雖然痛苦,卻也像一記重錘,敲醒了她。個體經營,光靠口碑和老實是不夠的,太脆弱,經不起一點風浪。她需要更穩固的根基,更需要未雨綢繆,拓寬路子。
農機廠的賠償款不多,但足夠她彌補損失和支付娟子這段日子的工錢後,還略有盈餘。這筆錢,她不想隻是存起來,她想讓它變成更多的可能。
這天下午,曉燕特意包了一籠屜肉包子,香氣四溢。她撿了品相最好的幾個,用碗裝著,端去了陳默屋裡。
陳默正在擦拭他的工具,看到曉燕進來,停下了動作。
“陳大哥,吃飯了嗎?嘗嘗我做的包子。”曉燕把碗遞過去,語氣裡帶著真誠的感激,“上次的事,真的……真的太謝謝你了。”
陳默接過碗,沒說什麼客氣話,拿起一個包子咬了一口,點了點頭:“嗯。好吃。”
簡單兩個字的評價,讓曉燕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她看著陳默屋裡簡單甚至有些簡陋的陳設,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陳大哥,我……我有點新的想法,想跟你聊聊,聽聽你的意見。”
陳默抬眼看著她,示意她說下去。
“這次的事,讓我覺得不能光守著點心鋪這一條路。”曉燕組織著語言,“我想……能不能做點彆的?比如,需要穩定原料來源的,或者……跟吃有關,但不太一樣的。”
陳默安靜地聽著,繼續吃包子,沒有打斷她。
“我昨天去副食店,看到買魚的人排長隊,供應緊張,而且都不太新鮮了。我就想……”曉燕頓了頓,鼓起勇氣說出了那個盤旋在她腦子裡好幾天的念頭,“咱們縣城周邊不是有好幾個荒廢的魚塘嗎?就在紅旗公社那邊。我打聽了一下,說是以前集體養的,後來沒人管,就荒了。你說……我要是去承包一個下來,自己養魚,怎麼樣?”
這個想法很大膽。養魚?這對一直跟麵粉糖油打交道的曉燕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
陳默吃包子的動作停了一下,似乎有些意外。他看向曉燕,眼神裡帶著審視:“養魚?很辛苦。要看天,要防病,要懂技術。而且,銷路呢?”
他的問題一針見血,都是最實際的困難。
曉燕顯然也思考過這些,她立刻回答:“辛苦我不怕!技術我可以學,可以去請教有經驗的老農,或者看書!銷路……我想好了,如果養成了,可以固定給縣裡的副食店、甚至像農機廠這樣的食堂供應,肯定比他們從外地拉來的新鮮!而且……”
她的眼睛亮了起來,帶著一種憧憬:“而且,如果魚塘搞好了,我還可以在塘邊搭個小棚子,賣現炸的魚塊、魚丸子!甚至……甚至可以搞個簡單的‘農家樂’,讓城裡人來釣魚,釣上來了我幫他們加工!現在政策越來越鬆,肯定有人願意來!”
這個“農家樂”的點子,是她從省城交流會聽來的新鮮詞裡得到的靈感,雖然還很模糊,但卻代表了一種更開闊的思路。
陳默看著眼前這個姑娘,她剛剛經曆了一場足以擊垮很多人的風波,此刻臉上還帶著些許疲憊,但那雙眼睛裡卻燃燒著更加旺盛的火焰,充滿了對未來的規劃和渴望。她不僅想著自救,還想著如何飛得更高。
他沉默了片刻,就在曉燕以為他要否定這個異想天開的計劃時,他卻開口問:“看中哪個塘了?”
曉燕一愣,隨即大喜,連忙說:“紅旗公社往東,靠近小河汊的那個!麵積不大不小,旁邊還有水源,就是荒得厲害,清塘估計得花不少功夫。”
陳默點了點頭,幾口吃完手裡的包子,站起身:“走吧。”
“啊?去哪?”曉燕沒反應過來。
“去看塘。”陳默言簡意賅,已經拿起了卡車鑰匙。
曉燕的心一下子被巨大的驚喜和感動填滿。她沒想到陳默不僅沒有潑冷水,還要立刻帶她去實地考察!
兩人開著卡車,一路顛簸到了紅旗公社。找到那個荒廢的魚塘時,隻見塘麵大半被水葫蘆覆蓋,塘埂破損,周圍雜草叢生,一副破敗景象。但仔細看,水質似乎還不算太差,與遠處的小河汊有活水連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默跳下車,沿著塘埂走了一圈,又蹲下身看了看水質和泥土,甚至還掰了根樹枝探了探水深。
“塘底淤泥肯定厚,得清。”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埂要加固,進水口和排水口都得修。水葫蘆要撈乾淨。”
他說的是困難,但語氣卻很平靜,像是在陳述一件具體需要完成的工作清單。
“嗯!我知道!”曉燕用力點頭,看著這片荒蕪的水麵,仿佛已經看到了它未來碧波蕩漾、魚躍人歡的景象。
“錢夠嗎?”陳默問了個最實際的問題。
“賠償款加上我之前的積蓄,啟動應該夠。就是後期買魚苗、飼料,可能……”曉燕實話實說,有些不好意思。
“不夠,說話。”陳默道,目光投向遠處,“運輸隊有時有順路的便宜飼料貨源,可以捎帶。”
曉燕鼻子又是一酸。他總是這樣,話不多,卻總能在她最需要的時候,給出最實在的支持。
“還有,”陳默補充道,“紅旗公社的書記,以前跑車時幫過他一點忙。承包手續,可以去問問。”
連最難的政策環節,他都已經替她想到了!
夕陽灑在荒蕪的魚塘上,也給並肩站著的兩人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暈。曉燕看著陳默堅毅的側臉,又看了看眼前這片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的荒地,心裡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力量。
點心鋪是她的根基,不能丟。但這個魚塘,或許就是她撬動更大未來的支點。
“陳大哥,”她輕聲說,語氣無比堅定,“我想試試。”
陳默轉過頭,看著她眼中閃爍的光芒,嗯了一聲。
“好。”
一個字,重若千鈞。
新的藍圖,在這片荒廢的魚塘邊,在這份無聲卻堅定的支持下,緩緩鋪開。生活的磨難沒有擊垮她,反而讓她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林曉燕的紅火日子,注定不會隻局限於一方灶台了。
喜歡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請大家收藏:()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