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柏晟說到做到,不到半個月,就興衝衝地騎車來到家屬院,手裡揮舞著兩張蓋著紅印的介紹信。
“批下來了!林曉燕同誌,省農科院的觀摩學習名額批下來了!”他額頭上還帶著汗珠,眼鏡片後的眼睛閃著光,“三天後出發,一共學習三天,食宿都由局裡負責!”
曉燕正在揉麵,手上還沾著麵粉,聽到這個消息,心跳陡然加速。省城!她真的要去了!
“真的?太好了!”她脫口而出,隨即又想起現實問題,“可是...我的鋪子,魚塘和蜂箱...”
“放心,就三天。”沈柏晟顯然早有準備,“我和於得水技術員說好了,他會來幫忙照看蜂箱和魚塘。點心鋪子嘛...就休息三天,貼個告示,老主顧都能理解。”
曉燕這才放下心來,喜悅如潮水般湧上心頭。她看著自己沾滿麵粉的手,忽然有些不知所措:“那...我需要準備什麼?”
沈柏晟笑著推推眼鏡:“帶幾件換洗衣服就行。農科院招待所條件不錯,有熱水淋浴呢。”他說“熱水淋浴”時語氣特意加重了些,仿佛那是什麼了不得的享受。
曉燕的確心動了。家屬院隻有公共澡堂,一周開放兩次,每次都要排長隊。
站在一旁的陳默一直沉默著,這時突然開口:“哪天走?”
“周三一早,局裡的解放卡車去省城拉農藥,咱們搭順風車。”沈柏晟答道,語氣輕鬆。
陳默點點頭,沒再說話,轉身去修理一個有些鬆動的蜂箱蓋子,錘子敲得格外用力。
接下來的兩天,曉燕既興奮又忐忑。她連夜趕做了幾樣耐放的點心,準備帶給省城的專家們嘗嘗。又把所有活計都交代給娟子和於得水,事無巨細,生怕出一點差錯。
孫秀英難得沒說什麼風涼話,隻是哼了一聲:“倒是攀上高枝了。”但眼神裡多少有些羨慕。林衛國悄悄塞給曉燕五塊錢:“省城裡啥都貴,拿著備用。”
周三清晨天還沒亮,曉燕就起床了。她穿上那件最好的淡紫色碎花襯衫,藍色滌綸褲子,腳上是新刷白的回力鞋。頭發仔細編成辮子,用一根紅色有機玻璃發卡彆住。
陳默居然已經在院門口等她,手裡拎著一個軍用水壺和一個鋁製飯盒:“路上喝的水。飯盒裡是茶葉蛋和餅,路上吃。”
曉燕接過來,心裡暖暖的:“謝謝默哥。”
“早點回來。”陳默看著她,眼神複雜,“省城車多,注意安全。”
解放卡車準時到來,沈柏晟已經從駕駛室探出頭來招手。曉燕在陳默的幫助下爬上車廂,那裡已經堆了不少農藥箱,留出的空處鋪了麻袋。
“路上顛,坐穩了!”司機大聲囑咐著,踩下油門。
卡車駛出縣城,曉燕第一次看到如此廣闊的田野。清晨的風撲麵而來,帶著莊稼的清香。沈柏晟很健談,指著路邊的作物給她講解種植技術,又說起省城的見聞。
“農科院附近有個自由市場,比咱們縣裡大多了,什麼都有賣的...還有電影院,最近在放《少林寺》,聽說好看極了...”
曉燕聽著,心早已飛向了那個陌生的城市。
中午時分,卡車終於駛入省城。曉燕的眼睛不夠用了——寬闊的馬路,五六層高的樓房,熙熙攘攘的自行車流,還有偶爾駛過的公交車和無軌電車。商店櫥窗裡陳列著琳琅滿目的商品,行人的衣著也更加鮮豔時髦。
“看,那就是農科院!”沈柏晟指著遠處一片綠樹掩映的建築群。
農科院比曉燕想象的還要大。整齊的試驗田,現代化的玻璃溫室,還有一棟棟科研樓。招待所是棟三層小樓,果然如沈柏晟所說,每層都有衛生間和淋浴間。
報到後,沈柏晟帶曉燕到房間放下行李。房間簡單但乾淨,兩張單人床,鋪著潔白的床單,寫字台上還有個台燈。
“休息一下,下午兩點觀摩開始。”沈柏晟說,“我先去我房間,就在隔壁。”
下午的觀摩讓曉燕大開眼界。在蜜蜂研究中心,她看到了先進的搖蜜機、蜂王人工授精設備;在水產研究所,專家講解了高密度養殖技術;最讓她感興趣的是農產品加工實驗室,那裡有各種她沒見過的小型設備。
“這是小型真空包裝機,可以延長食品保質期...”研究員講解道。
曉燕看得目不轉睛,忍不住問:“這個機器貴嗎?適合家庭小規模生產嗎?”
研究員有些驚訝地看看這個來自縣城的姑娘:“目前還比較貴,主要是國營廠用。但技術一直在進步,以後會有更小型實惠的型號。”
沈柏晟在一旁補充:“林曉燕同誌自己經營點心鋪子,還養蜂養魚,對加工技術很感興趣。”
研究員頓時來了興趣,又多介紹了幾種適合小規模生產設備。
晚飯是在農科院食堂吃的,四菜一湯,白米飯管飽。曉燕注意到很多研究員邊吃飯邊討論工作,氣氛熱烈而專注。
飯後,沈柏晟提議出去走走。農科院附近果然有個熱鬨的自由市場,即使天色已晚,依然人來人往。個體戶攤位一個接一個,賣服裝的、賣小吃的、賣日用品的,應有儘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曉燕在一個賣發夾的頭飾攤前駐足,那些亮晶晶的發夾、頭花比她見過的都要精致。
“喜歡哪個?”沈柏晟輕聲問。
曉燕搖搖頭:“看看就行。”心裡卻想著,要是娟子看到這些,不知會多高興。
走著走著,她突然在一個攤位前停下——那裡擺著幾台小型封口機,正是下午在實驗室見過的那種簡易型號!
“同誌,這個怎麼賣?”曉燕忍不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