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沒亮透,青灰色的光懶洋洋地鋪在省城的屋頂上。曉燕和方芸卻早已收拾利落,坐在床邊,像是兩個等待衝鋒的兵。桌上攤著連夜整理好的材料,用牛皮紙信封裝著,封口處捏得緊緊的,仿佛裡頭裝著的是能定乾坤的寶貝。
顧知行準時敲響了房門。他換了件半新的深灰色中山裝,領口扣得一絲不苟,頭發也梳理得整整齊齊,整個人透著一股子沉穩乾練的氣息。他掃了一眼曉燕和方芸,見她倆眼下都帶著青影,知道是一夜沒睡踏實,便隻點了點頭,沒多問,隻說:“走吧。”
三人出了招待所,清晨的冷風一激,讓人精神一振。街麵上行人還稀落,隻有早點的攤子支起了鍋,冒著白茫茫的熱氣。他們沒在街邊耽擱,徑直朝著那青磚高牆的衙門走去。
越走近,曉燕的心跳得越快。前些日子獨自在這裡徘徊等待的無力感,又隱隱泛了上來。她偷偷瞄了一眼走在前麵的顧知行,他那挺直的背影,像一堵可以依靠的牆,讓她稍稍安定了些。
衙門口那對石獅子,依舊沉默地蹲踞著,鬃毛卷曲,目視前方,帶著種亙古不變的冷漠。門房裡,看門人正捧著個搪瓷缸子吸溜吸溜地喝著熱水,眼皮抬了抬,見是他們,又耷拉下去,隻當沒看見。
顧知行卻不停步,徑直走到那扇厚重的大木門前,對看門人客氣地點了點頭:“勞駕,我們找綜合處理科的同誌,遞交補充材料。”
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有力,帶著一種不容忽視的鄭重。看門人放下缸子,打量了他幾眼,又看看他身後的曉燕和方芸,大概是覺得顧知行這氣度不像尋常老百姓,態度便緩和了些,指了指旁邊一個不起眼的小門:“從那兒進,上二樓,左手第三間。”
“多謝。”顧知行微微頷首,領著曉燕和方芸走了進去。
衙門裡頭,是另一種光景。長長的走廊,光線昏暗,兩邊是一扇扇緊閉的、漆成深綠色的木門,門上掛著小小的白色銘牌,寫著科室的名稱。空氣裡漂浮著紙張、墨水和一種陳舊的、屬於官僚機構特有的氣味。腳步聲落在水磨石的地麵上,發出空曠的回響。
綜合處理科的門虛掩著。顧知行輕輕敲了敲,裡麵傳來一個年輕的聲音:“請進。”
推開門,隻見一個戴著眼鏡、約莫二十出頭的年輕乾部,正伏在堆滿文件的桌子上寫著什麼。見到他們,他抬起頭,臉上沒什麼表情:“什麼事?”
顧知行上前一步,將手裡的牛皮紙信封放在桌上,語氣平和而清晰:“同誌,您好。我們是‘林記點心鋪’的,前來遞交關於商標被惡意仿冒一案的補充說明材料。”
年輕乾部推了推眼鏡,拿起信封,隨手翻了翻裡麵厚厚的一遝紙,眉頭微不可察地皺了一下:“材料不是都交過了嗎?等著就行。”
“之前的材料,主要陳述了事實。”顧知行不疾不徐地說,聲音在安靜的辦公室裡顯得格外沉穩,“這次補充的,是我們結合當前市場環境和政策導向,對本案的一些思考和看法,或許能幫助同誌們更全麵地了解情況,依法依規做出公正處理。”
他說話時,目光平靜地看著那年輕乾部,既無討好,也無畏縮,隻是一種平等的陳述。
年輕乾部似乎有些意外,又低頭看了看那材料,這次看得仔細了些。當他看到材料裡引用的報刊文章段落,以及“林記”獲得的那個“優秀獎”說明時,表情鬆動了一些。
“哦?還找了這些……”他嘀咕了一句,抬頭又看了看顧知行,“你是?”
“我是他們的朋友,幫忙整理一下材料。”顧知行回答得滴水不漏。
年輕乾部沉吟了一下,拿起桌上的鋼筆,在一張單子上劃拉了幾筆:“材料放這兒吧,我會轉交給負責的同誌。”
“多謝同誌。”顧知行客氣了一句,卻沒有立刻離開,而是看似隨意地補充道,“我們了解到,省裡近期似乎在強調規範市場秩序,保護本土特色品牌。‘林記’雖然來自縣城,手藝卻是幾代人傳下來的,在本地也有不錯的口碑。我們相信,上級的政策精神,一定能落到實處。”
他這話說得輕描淡寫,像是在拉家常,卻又分明是在點題。那年輕乾部聽得怔了怔,重新打量了顧知行一眼,眼神裡多了幾分審視,最終隻是含糊地“嗯”了一聲。
從辦公室裡出來,曉燕隻覺得後背沁出了一層薄汗。方才顧知行那幾句不卑不亢的話,聽著平常,卻像軟釘子,一下下都敲在了點子上。比她之前隻會乾巴巴說“俺們委屈”不知強了多少倍。
“顧老師,您剛才說的真好……”方芸忍不住小聲讚歎。
顧知行擺了擺手,臉上沒什麼得意之色:“道理擺出來,聽不聽,在他們。咱們儘了力,就問心無愧。”
三人走下樓梯,快到門口時,卻迎麵碰上了一行人正從外麵進來。為首的一個,五十多歲年紀,身材微胖,穿著深色呢子中山裝,梳著整齊的背頭,麵色紅潤,旁邊還跟著兩個像是下屬的乾部,正低聲說著什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曉燕無意間一瞥,心裡猛地一咯噔。那微胖乾部旁邊跟著的,赫然就是張科長!張科長也看見了他們,目光在曉燕臉上停留了一瞬,隨即飛快地移開,臉色似乎有些不自然,下意識地落後了半步。
那微胖乾部顯然注意到了張科長的細微變化,也順著他的目光掃了曉燕他們一眼,腳步未停,嘴裡的話卻沒停:“……老張,你們科裡那個關於商標爭議的案子,也要抓緊研究,拿出個初步意見來。現在上頭有精神,要保護……”
後麵的話,隨著他們走上樓梯,聽不真切了。
但就這半句話,像一道閃電,劈開了曉燕心頭的陰霾!她猛地看向顧知行,隻見顧知行嘴角微微勾起一絲了然的弧度,對她輕輕點了點頭。
出了衙門大門,重新站在那對石獅子旁邊,曉燕覺得連吸進肺裡的冷空氣,都帶著一股子清新的味道。陽光刺破雲層,照在青磚牆上,也照在她微微發燙的臉上。
“顧老師,剛才那位是……”方芸也激動得聲音發顫。
“看樣子,是個管事的領導。”顧知行望著那行人消失的樓梯口,目光深邃,“他那半句話,是個好兆頭。至少說明,咱們準備的那些‘道理’,上麵是認可的,風氣是往這邊吹的。”
他轉過頭,看著曉燕:“現在,就看具體經辦的人,什麼時候能把這股風,吹到你們這案子上來了。”
希望,不再是渺茫的微光,而是變成了可以觸摸、可以期待的東西。
回到招待所,已是晌午。剛踏上二樓,就見張玉蘭站在她自己房間門口,手裡拿著個空了的暖水瓶,似乎正猶豫著要不要去打水。看見他們回來,她臉上掠過一絲複雜的神色,張了張嘴,想說什麼,最終卻隻是飛快地低下頭,轉身回了屋,關上了門。
那動作裡,帶著點慌亂,又似乎有那麼一絲……不易察覺的歉疚?
曉燕心裡明白,早上在衙門裡那匆匆一瞥,張科長定然是看見了她,也聽見了那位領導的話。這父女倆之間,恐怕又起了波瀾。
顧知行也看到了這一幕,他沒說什麼,隻對曉燕道:“事情有進展是好事,但越到這時候,越要沉住氣。等吧,應該快了。”
他的話音不高,卻像一顆定盤星,穩穩地壓住了曉燕那顆又開始雀躍的心。
她知道,接下來,依舊是等待。但這等待,不再是無邊黑暗裡的摸索,而是黎明前,看著東方天際那抹魚肚白,盼著太陽噴薄而出的期待。
隻是不曉得,這太陽升起之前,還會不會有最後的雲翳遮擋。
喜歡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請大家收藏:()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