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的日頭,一天長似一天,暖烘烘地照在“林記”廠院裡那棵老槐樹上。嫩綠的芽苞才冒尖兒,疏疏落落地掛著,尚撐不起一片蔭涼。樹下,卻比往年早早地聚起了人。不是閒磕牙,是曉燕把這兒當成了臨時的議事場。
展銷會的風放出去,就像在油鍋裡撒了把鹽,廠子裡裡外外都炸開了花。興奮勁兒過去,實實在在的難處,便一樁樁、一件件,擺到了台麵上。錢,還是頂要緊的一道坎。
信用社那邊,曉燕跑了三趟,嘴皮子都快磨薄了。主任是個精瘦的中年人,戴著套袖,扒拉著算盤珠子,話說的客氣,意思卻硬邦邦:“林廠長,不是不支持你們。可這貸款,得有抵押,有擔保。你們廠子……這固定資產,攏共就這些機器、這院子,前次的款子還沒清利索呢……”
曉燕坐在那硬木椅子上,手心裡的汗,濡濕了裝著地契和房產證明的信封。她知道,主任說的是實情。可這展銷會的機會,千載難逢,錯過了,不知要再等幾年。
“主任,俺知道難處,”曉燕儘量讓聲音聽起來平穩,“可這回是地區辦的展銷會,聽說上頭很重視,是個打響牌子的好機會。俺們‘林記’的底子您也知道,手藝是祖傳的,在縣裡也有口碑,隻要這關過去,往後……”
主任推了推眼鏡,歎了口氣:“林廠長,你的為人,咱信得過。可規矩是規矩……這樣吧,你們再想想辦法,看能不能找找彆的路子,或者,把參展的規模,壓縮壓縮?”
壓縮規模?曉燕心裡搖頭。出了這信用社的門,日頭明晃晃的,照得她有些發暈。彆的路子?在這小小的縣城,除了信用社,還能有啥路子?
她心事重重地往回走,路過老街,看見幾個老婆婆坐在自家門檻上,一邊納著鞋底,一邊把積攢的雞蛋、曬乾的棗子,小心翼翼地裝進籃子裡,準備提到集市上去賣,換幾個油鹽錢。曉燕心裡猛地一動。
回到廠裡,她沒直接進車間,而是在那老槐樹下站了半晌。樹下擺著幾張磨得溜光的石凳,幾個下早班的老工人正坐在那兒歇腳,抽著煙,說著閒話。
曉燕走過去,也沒拐彎抹角,就把貸款的難處,跟大夥兒說了。
“……信用社那邊,口子卡得緊。可展銷會,咱不能不去,陣勢也不能小了。”她看著一張張布滿風霜的臉,聲音不高,卻帶著分量,“俺想了,信用社貸不出,咱能不能……自個兒想想辦法?”
“自個兒想辦法?”一個老師傅磕了磕煙袋鍋,“咱能有啥辦法?大夥兒都指著這點工資過日子呢。”
“俺知道,”曉燕點了點頭,“俺不是要跟大家借錢。俺是想,咱這廠子,是大家的。展銷會,也是為了大夥兒往後的好光景。俺尋思著,能不能……咱先緊巴點,把這兩個月的分紅,緩一緩,先緊著展銷會用?等咱從展銷會上打開了局麵,掙了錢,俺加倍給大家補上!”
這話一出,樹下靜了片刻。分紅,雖是零零碎碎,可也是各家指望的一份活錢。緩發?還要緊巴兩個月?
另一個老工人咂咂嘴,猶豫道:“曉燕,不是咱不支持……可家裡頭,等米下鍋呢……”
“俺知道,都知道,”曉燕語氣誠懇,“誰家沒個難處?可咱想想,要是這回展銷會成了,‘林記’的牌子響了,往後的訂單多了,還怕沒好日子過嗎?要是這回縮了頭,咱可能就一輩子窩在這縣城裡頭了。”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俺林曉燕在這兒跟大家保證,這錢,算是廠子裡借大夥兒的,立字據,算利息!等展銷會回來,頭一樁事,就是連本帶利還給大家!要是……要是賠了,”她咬了咬牙,“這債,俺林曉燕一個人扛!”
風吹過老槐樹,新生的嫩葉發出細微的沙沙聲。工人們沉默著,互相看著。他們想起省城官司時曉燕的拚命,想起她平日裡的為人,想起這廠子從風雨飄搖到如今的些許氣象。
半晌,一個平時不大說話的老工人,悶聲悶氣地開了口:“俺那份,先緊著廠子用吧。曉燕這孩子,不容易,俺信她。”
有人開了頭,附和聲便漸漸多了起來。
“成!就當存著了!”
“對!闖一闖!窩囊氣也受夠了!”
“曉燕,你放手乾!咱支持你!”
看著那一張張樸實而信任的臉,曉燕的眼圈紅了。她深深吸了一口氣,朝著大夥兒,鞠了一躬:“俺……俺替‘林記’,謝謝大夥兒!”
資金的事兒,算是勉強有了著落,雖隻是杯水車薪,卻也讓曉燕心裡踏實了不少。這老槐樹下的“集資”,靠的不是文書契約,是平日裡積下的人心。
另一頭,車間裡的“革新”,更是熱火朝天。李師傅雖點了頭,可真動起手來,那眉頭就沒鬆開過。沈技術員拿著新刻出來的、帶著如意雲紋的小模子,興衝衝地讓他看,他隻瞥一眼,哼一聲:“儘搞些花架子!”
可當沈技術員把用新模子磕出來的、小巧精致的桃酥胚子送進爐裡,烤出來金黃油亮,帶著清晰花紋的點心端到他麵前時,老師傅還是忍不住拿起來,湊到眼前,仔仔細細地看,又小心翼翼地掰開一小塊,放進嘴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閉著眼,細細地品著,臉上的皺紋像是都凝固了。半晌,他才睜開眼,咂咂嘴,嘟囔了一句:“嗯……酥勁兒還在,香味也沒跑……就是樣子……怪模怪樣的……”
這話,聽著是挑剔,可曉燕和沈技術員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笑意。老師傅沒直接否定,便是最大的進步了。
餡料的試驗更是麻煩。椰蓉、蓮蓉這些南方來的稀罕物,價格不菲,沈技術員帶著人一點點試配比,既要保留新餡料的特色,又不能蓋過點心本身的麵香。失敗是常事,烤壞的點心胚子,成了工人們加班時的夜宵,吃得大夥兒見了點心都有點發怵。
這天傍晚,曉燕正在車間裡看沈技術員調試新配方的豆沙餡,方芸拿著張報紙,氣喘籲籲地跑進來。
“曉燕姐!曉燕姐!你看!”
是省報,在不起眼的一個角落,刊載了一則短訊,報道了“林記”在省城成功維權,維護本土品牌的事跡。篇幅不大,卻白紙黑字,帶著官方的認可。
工人們都圍了上來,爭相傳看那短短的幾行字,臉上洋溢著自豪的光彩。
“嘿!咱‘林記’上省報了!”
“這下看誰還敢小瞧咱!”
曉燕拿著那張報紙,手微微有些發抖。這不僅僅是榮譽,更是一陣及時雨,一股東風!她立刻有了主意,把這則報道小心地剪下來,準備放大,做成展板上最醒目的部分。
她看著車間裡忙碌的景象,看著那新出爐的、帶著花紋的點心,看著工人們臉上那混合著疲憊與希望的神情,心裡頭那股勁兒,又足了幾分。
錢,緊巴著用;新品,磕磕絆絆地試;這展銷會的路,是大家夥兒咬著牙,一寸一寸往前鋪的。
隻是,那信裡提到的“外商”,像天邊一抹捉摸不定的雲,讓她在忙碌的間隙,偶爾抬頭望天時,心裡會掠過一絲難以言喻的、既憧憬又忐忑的複雜情緒。
喜歡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請大家收藏:()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