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金發碧眼的外國男人,將那一小塊桃酥放入口中,動作不疾不徐,帶著一種品鑒的鄭重。他微微闔上眼,腮幫子輕輕動著,像是在用舌尖細細描摹那點心的每一分滋味。
四下裡,仿佛陡然靜了下來。高音喇叭裡的樂曲,“麥香坊”那邊的吆喝,周遭人群的嘈雜,都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按低了音量。所有的目光,都膠著在那張輪廓分明的外國麵孔上。曉燕覺得自己的心跳聲,咚咚地,擂鼓一般響在耳膜裡,手心裡攥出一把濕冷的汗。方芸緊張得幾乎要屏住呼吸,沈技術員則死死盯著那外國人的喉頭,仿佛他能從那微小的吞咽動作裡,看出命運的判決。
“麥香坊”那個油頭經理,也伸著脖子往這邊瞅,臉上那點幸災樂禍的冷笑還沒完全褪去,眼神裡卻已透出幾分驚疑不定。
時間,像是被拉長了的麥芽糖,粘稠而緩慢。
終於,那外國男人睜開了眼睛,那雙湛藍的眸子裡,閃過一絲毫不掩飾的驚訝和讚賞。他轉向身旁的女翻譯,語速頗快地說了幾句,語調裡帶著明顯的興致。
女翻譯臉上露出笑容,對曉燕,也是對旁邊陪同的乾部們說道:“詹姆斯先生說,這點心非常特彆,和他以前吃過的所有餅乾、糕點都不同。它非常……酥鬆,入口即化,但又有一種紮實的糧食的香氣,甜度也恰到好處,不膩人。他很喜歡。”
轟的一聲,懸在曉燕心頭的那塊千斤巨石,仿佛驟然落地,激得她渾身一輕,眼眶都有些發熱。方芸激動地一把抓住曉燕的胳膊,指甲幾乎要掐進肉裡。沈技術員長長舒出一口氣,抬手抹了把額頭,才發現自己也出了一腦門的汗。
陪同的乾部們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臉上都露出了笑容。顯然,“林記”這點心,給咱們地方特色產品長了臉。
那位被稱為詹姆斯先生的外商,又通過翻譯問道:“請問,這點心是用了什麼特彆的工藝嗎?它的質地非常獨特。”
曉燕強壓下心頭的激動,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穩,她指了指展位上“傳統手藝”那幾個字,對翻譯說:“同誌,麻煩您告訴詹姆斯先生,這是俺們家傳的老手藝,和麵、起酥的法子,跟現代的機器做出來的不一樣,靠的是老師傅的手感和經驗,火候也是用傳統的吊爐,一點點烤出來的。用料就是最本分的麵粉、油、糖,沒加那些花哨的東西。”
女翻譯快速地將這番話轉述過去。詹姆斯先生聽得極為認真,不時點頭,藍眼睛裡的興趣愈發濃厚。他又指著那幾樣新品,“如意雲紋酥”和“金絲棗泥卷”,問道:“這些,也是同樣的傳統手藝做的嗎?它們看起來很精美。”
“是的,”曉燕肯定地答道,順手拿起一塊“金絲棗泥卷”,遞給詹姆斯先生,“底子還是老手藝,隻是在樣子和少許餡料上,試著做了點新搭配,您嘗嘗看。”
詹姆斯先生接過,同樣仔細地品嘗了,再次給予了肯定。他通過翻譯表示,這種在傳統基礎上進行適度創新的思路,很有意思。他本人對東方傳統的食品工藝很感興趣,詢問是否可以去他們的生產工廠參觀一下。
去工廠參觀?!
這話一出,不止曉燕他們愣住了,連旁邊的乾部們也顯得有些意外,隨即便是更大的欣喜。這外商提出參觀工廠,意味著合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歡迎!當然歡迎!”曉燕幾乎是脫口而出,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俺們的廠子在清源縣,離這兒不算太遠!”
一位乾部上前,笑著對詹姆斯先生和翻譯說了幾句,大致是安排參觀行程之類的話。詹姆斯先生微笑著點頭,又看了曉燕一眼,目光裡帶著友善和期待。
那一行人繼續往前參觀了,可圍繞在“林記”展位周圍的氣氛,卻徹底變了。先前還有些冷清的角落,此刻竟呼啦啦圍上來不少人,有看熱鬨的,更有不少其他展位的負責人、采購員,紛紛拿起“林記”的點心品嘗、詢問,眼神裡充滿了探究和興趣。
“怪不得能上省報,是真有兩下子!”
“連外國人都說好,那肯定錯不了!”
“同誌,你這桃酥怎麼批?能給個價目表嗎?”
方芸和沈技術員頓時忙得腳不沾地,一邊分發試吃品,一邊應付著七嘴八舌的詢問,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紅光。
曉燕站在那兒,看著眼前這突如其來的熱烈場麵,心裡頭像是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鹹,一股腦兒湧上來,最後都化作了眼角一絲濕潤的暖意。她抬頭,望向“麥香坊”那邊,隻見那個油頭經理臉色鐵青,正咬牙切齒地跟手下說著什麼,眼神陰鷙地剜了這邊一眼,憤憤地轉身鑽進了展位裡麵。
曉燕知道,“麥香坊”絕不會善罷甘休。但這突如其來的機遇,如同陰霾裡射出的一道強光,照亮了前路,也給了她無窮的底氣。
接下來的大半天,“林記”的展位前人潮湧動,帶來的產品名錄和聯係方式被一搶而空,甚至有幾個周邊縣市的供銷社負責人,當場就表達了訂貨的意向。直到傍晚閉館,方芸的嗓子都快說啞了,帶來的試吃品也消耗殆儘,可三個人卻毫無倦意,臉上都泛著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收拾展位的時候,方芸按捺不住興奮,拉著曉燕的手:“曉燕姐!咱這是……要成了吧?連外國大老板都要去咱廠子看了!”
沈技術員也激動地說:“是啊!沒想到,最不起眼的老桃酥,反倒立了頭功!”
曉燕臉上笑著,心裡卻像明鏡一樣。老桃酥立了功不假,可若沒有之前新品研發的折騰,沒有那省城維權掙來的名聲,沒有顧知行提醒他們要挖掘的“傳統”和“實在”,恐怕也難入那外商的法眼。這一切,像是冥冥中自有安排,又像是他們一步步掙紮著,自己掙來的運氣。
回到簡陋的招待所,曉燕第一件事就是給縣裡廠子裡打電話。接電話的是李師傅,曉燕把今天展銷會上的情況,尤其是外商品嘗桃酥、要求參觀工廠的事,原原本本地說了。
電話那頭,李師傅沉默了許久,久到曉燕以為信號斷了,才聽到老師傅那帶著明顯哽咽、卻又努力維持平靜的聲音傳來:“……好……好……祖宗傳下來的東西……沒丟人……沒丟人……你們……啥時候回來?廠子裡,俺盯著,保證出不了岔子!”
掛了電話,曉燕站在招待所走廊的窗戶邊,望著外麵地區城市璀璨的燈火。夜風吹拂著她有些散亂的發絲,心裡卻是一片前所未有的澄澈與開闊。
展銷會還有兩天才結束,更大的考驗——外商參觀,還在後頭。但她此刻,心裡卻沒有了先前的惶惑與不安。
路,是人走出來的。滋味,是嘗出來的。她林曉燕和她的“林記”,這回,算是真真切切地,讓外人品出了一點不一樣的滋味。
隻是不知,這嘗慣了麵包黃油的外國舌頭,到了她那滿是麵粉粉塵的縣城鄉下廠子裡,又會品出些什麼來?而那絕不會坐以待斃的“麥香坊”,在這通往新程的當口,又會使出什麼絆子?
曉燕深深吸了一口帶著城市煙塵氣的夜風,轉身回了房間。明天,還有硬仗要打。
喜歡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請大家收藏:()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