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_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2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1 / 1)

李師傅那聲帶著疲憊的“你們看著弄吧”,像一塊浸透了水的厚棉布,沉甸甸地壓在曉燕的心口上,悶得她好幾日都透不過氣來。車間裡的氣氛,也因此變得古怪。機器照舊轟鳴,麵粉照舊飛舞,可那股子原先充盈在空氣裡的、帶著人情溫度的活泛氣兒,卻像是被抽走了大半。工人們手腳依舊在忙活,臉上卻沒什麼笑模樣,見了沈技術員,要麼低下頭假裝沒看見,要麼就耷拉著眼皮,愛答不理。

沈技術員自己也憋著一股勁兒,整日埋首在那堆越改越厚、卻也越改越顯得冰冷的“規範”草案裡,眉頭鎖得比那工藝流程圖上的線條還緊。他知道老師們傅們抵觸,可在他看來,這些“規矩”是“林記”走向更廣闊天地的通行證,是必須要立的“骨頭”,再難,也得硬著頭皮往前推。

曉燕冷眼瞧著,心裡跟明鏡似的。光有“骨頭”,沒有附著在上麵的“肉”,這規矩立不住,就算勉強立起來,也是個僵硬的空架子,早晚得散。這“肉”,就是人心。

這天,廠子裡負責烤爐的老師傅老周頭,因為嚴格按照新定的“爐溫控製區間”操作,一爐“金絲棗泥卷”火候稍欠,表皮不夠酥脆,被沈技術員拿著本子,當著幾個年輕學徒的麵,指出了“不合格”。老周頭那張布滿爐火印記的老臉,霎時漲得通紅,嘴唇哆嗦著,想爭辯兩句,看著沈技術員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又硬生生咽了回去,隻重重地“哼”了一聲,扭頭蹲到牆角,吧嗒吧嗒地抽起了悶煙,一整天再沒開過口。

曉燕看在眼裡,沒立刻去勸。她知道,光勸沒用,得讓大夥兒實實在在地看到,這“規矩”不是為了捆住他們的手腳,是為了讓“林記”更好,讓他們自己也更好。

傍晚下工前,她沒讓大夥兒直接回家,而是把所有人都召集到了老槐樹下。夕陽的餘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點,落在那一張張帶著疲憊、困惑,甚至些許怨氣的臉上。

曉燕沒站在高處,就和大家一樣,搬了個小馬紮坐在人群前頭。她手裡沒拿草案,沒拿賬本,隻拿著兩塊點心——一塊是嚴格按照新規做出來的、品相完美的“如意雲紋酥”,另一塊,是之前火候稍欠、被沈技術員判為“不合格”的“金絲棗泥卷”。

“今兒個,咱不說規矩,不說標準,就說說話。”曉燕的聲音不高,帶著勞作後的沙啞,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朵裡,“咱‘林記’,從俺娘那一輩兒,就在這縣城裡紮下了根。靠的是啥?在座的老師傅們都清楚,靠的就是咱這點心,實誠,味道正,街坊鄰居認。”

她拿起那塊“不合格”的棗泥卷,掰開,露出裡麵炒得油潤香甜的棗泥餡兒:“就像老周大哥今兒這爐棗泥卷,餡兒,沒得說,還是咱的老味道,火候上,隻是差了那麼一絲絲。擱在以往,在咱縣裡賣,或許沒人計較,照樣是頂好的東西。”

她話鋒一轉,又拿起那塊“如意雲紋酥”:“可咱現在,不想隻窩在縣裡了。咱想去地區,想去省城,還想跟著詹姆斯先生,去那外國人的地盤闖一闖。人家那地方,認的就是咱這‘老手藝’的名頭,可也講究個‘標準’。為啥講究?因為人家離得遠,看不見咱老師傅是怎麼憑手感看火候的,人家隻能通過咱這點心是不是每次都是一個味兒、一個樣,來判斷咱這牌子,值不值得信,值不值得花大價錢買。”

她目光掃過眾人,落在老周頭那依舊倔強地彆著的後腦勺上:“老周大哥,還有各位老師傅,你們的手藝,是‘林記’最金貴的寶貝,俺曉燕,還有廠子裡每一個人,都敬著,都指著它吃飯。咱立這些規矩,不是信不過大家的手藝,是想把大家這身好本事,用另一種法子,‘說’給外麵那些人聽,讓他們也看得懂,也信得過!是為了讓咱‘林記’的牌子更響,讓咱大家夥兒的日子,都能跟著再上一層樓!”

她頓了頓,語氣愈發懇切:“這規矩,剛開始肯定不順手,肯定彆扭,俺也知道,讓大家受委屈了。可咱想想,當年咱‘林記’最難的時候,是咋過來的?不就是靠著大夥兒一條心,擰成一股繩,才沒讓人給擠垮了嗎?眼下這難關,跟那時候比,算個啥?咱就不能再咬咬牙,一起把這新規矩,給它磨順溜了?”

說到動情處,曉燕的聲音也有些哽咽:“人心都是肉長的。俺知道大家的難處。往後,這規矩咱一起立,有啥不合適的,咱一起改。沈工有沈工的道理,老師傅有老師傅的經驗,咱把兩頭的長處合到一塊兒,還怕弄不出個既保住老味兒、又能讓外人挑不出刺的好章程?”

她站起身,走到老周頭麵前,把手裡那塊“不合格”的棗泥卷遞過去:“周大哥,這點心,餡兒是您炒的,味兒正!就是皮子火候上,咱再琢磨琢磨。您是老把式,這火候上的竅門,還得您多費心,幫著沈工,把那死板的溫度區間,給調教得更‘活泛’點,成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周頭抬起頭,看著曉燕真誠的眼神,又看看遞到眼前的棗泥卷,那張被爐火熏得黑紅的臉龐抽搐了幾下,半晌,伸出粗糙的手,接過了那塊點心,悶聲悶氣地說了句:“俺……俺再試試。”

這一聲“試試”,像是寒冬裡冰河裂開的第一道縫。雖然細微,卻帶來了融化的希望。

曉燕趁熱打鐵,宣布從下個月起,凡是參與標準製定、並提出有效改進意見的老師傅,除了正常工資,另外給予一份“技術貢獻”補貼。同時,成立一個由李師傅、沈技術員和幾位老師傅、年輕骨乾組成的“工藝改進小組”,專門負責磨合這新規矩與老手藝。

錢,固然能暖人心,但那份被尊重、被需要的感覺,更能聚攏人氣。

這之後,車間裡的氣氛,果然悄然起了變化。老師們傅們雖然依舊會對那些條條框框皺眉撇嘴,但不再一味地抵觸。開始有人主動去找沈技術員,指著草案上的某一條,用他們自己的話解釋為啥行不通,或者該怎麼改才更符合實際操作。沈技術員也放下了些書生意氣,認真聽著,記著,試著把那些帶著煙火氣的“土經驗”,翻譯成更嚴謹的規範語言。

那僵硬的“規矩”骨頭,似乎正被一點點地打磨,試圖長出些能貼合人情的“肉”來。

然而,就在這艱難卻又可見希望的磨合中,一封從地區轉來的公函,被送到了曉燕的辦公桌上。函件是地區輕工局發出的,內容是關於組織本地優秀食品企業,參加下個月在省城舉辦的“全省名特優新食品博覽會”的通知。

博覽會!又是省城!而且,是“名特優新”!這四個字,像四盞聚光燈,一下子把“林記”照在了舞台中央,也照出了它身後那些依舊未能完全解決的陰影。

“林記”如今,算“名”嗎?在清源縣,算;出了縣,恐怕還得靠這博覽會去爭。

算“特”嗎?老手藝,算。

算“優”嗎?正在努力立規矩,就是為了這個“優”。

算“新”嗎?那些新研發的點心,勉強算。

可要去這博覽會,拿什麼去?光靠那幾張省報的報道和正在艱難製定的“規範”草案,夠嗎?“麥香坊”那樣的對手,會不會也去?還有那黃永發,會不會又聞著味兒出現?

曉燕拿著那封薄薄的公函,隻覺得分量千斤重。這博覽會,是比地區展銷會更大、更正式的舞台,是“林記”能否真正在省城立足、乃至進入那“名特優新”序列的關鍵一戰!

機會再次降臨,可這一次,她肩上的擔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沉。那剛剛有點起色的“規矩”與“人情”的磨合,能經得起這更高規格舞台的檢驗嗎?

她望著窗外,老槐樹的葉子在夏日熏風中嘩嘩作響,像是在催促,又像是在擔憂。

喜歡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請大家收藏:()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諸天大佬,看我整活彆笑!求放過 讓你寫公益歌,沒讓你寫哭全網啊 葉胎 炮灰女配自救:薅禿天道當充電寶 詭異克星:從破廟求生開始 雙修暴擊十萬次,仙子倒貼求放過 這個仙尊路子有點野 異世戰魂:從特種兵到玄幻戰神 太平三千甲 未婚夫要照顧寡嫂,轉頭嫁他堂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