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桃花島初至,奇景入眼簾_麵板武途:港片穿行煉大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麵板武途:港片穿行煉大羅 > 第95章 桃花島初至,奇景入眼簾

第95章 桃花島初至,奇景入眼簾(1 / 1)

烏篷船的船頭輕撞淺灘時,晨霧正順著潮勢緩緩退散。林越扶著船舷眺望,隻見桃花島像被揉碎的粉玉撒在碧海上——島周海水泛著翡翠般的光澤,浪尖泡沫沾在灰黑色礁石上,竟折射出細碎的虹光,連空氣裡都飄著甜潤的桃花香,與蒙古草原的凜冽、滄州城的煙火截然不同。

“到啦!”黃蓉率先踩著船板跳上岸,白色裙擺在風裡揚起,她彎腰從淺灘撿起一枚巴掌大的貝殼,殼麵泛著虹彩,紋路像極了桃花綻放的模樣,“這是桃花島特有的‘彩虹貝’,潮水退時才肯露臉,殼裡藏著的珍珠都是粉白色的,我小時候常撿來串手鏈。”

林越跟著登岸,腳下的沙灘並非尋常金黃,而是摻著細碎的淡粉色砂粒——湊近一看,竟是經年累月堆積的桃花瓣被海浪磨成的花砂,踩上去軟乎乎的,還帶著淡淡的花香,連鞋底都沾了幾分甜意。他剛直起身,便被道路兩旁的花木驚住:

左側是成片的“聽音蝶”,花苞形似停落的粉蝶,花瓣邊緣泛著銀紋。風一吹,數十片花瓣同時扇動,發出“嗡嗡”的輕響,竟像是在回應行人的腳步聲——郭靖忍不住“嘿”了一聲,那片花立刻扇動得更急,銀紋在陽光下閃閃爍爍,像在跟他打招呼。

右側的“五行樹”更見玄妙:五棵樹按“東、南、西、北、中”方位排列,東首的樹葉片鮮綠如翡翠木),南首的樹葉泛著淡紅火),西首的樹皮雪白金),北首的樹乾裹著一層薄霜似的白水),最中間的樹則結著土黃色的果實土)。枝乾雖扭曲成奇異的弧度,卻始終朝著各自的方位生長,連影子都順著五行方向鋪開,透著說不出的規整。

“這些都是我爹親手種的,”黃蓉見林越盯著五行樹出神,伸手拽了拽他的衣袖,“聽音蝶能辨人聲,你跟它說話,它還會跟著聲調扇花瓣;五行樹是按奇門遁甲擺的,要是走錯了方位,哪怕隻多走一步,也會繞回原地——我小時候偷摘北首的‘霜果’,繞了三圈都沒走出樹陣,最後還是爹用簫聲引我出來的。”

郭靖聽得咋舌,忍不住伸手想去摸南首的紅葉,卻被黃蓉一把攔住:“彆碰!這樹葉沾了‘離火氣’,摸了手會發燙,得等日落了火氣散了才能碰。”

林越一邊跟著兩人走,一邊用道學理論細品眼前景致——五行樹的方位暗合《道德經》“萬物負陰而抱陽”,東木生南火、南火生中土、中土生西金、西金生北水,正是五行相生的道理;聽音蝶“聞聲而動”,又像極了道學“感而遂通”的玄妙,連草木都透著“天人相應”的意趣。

走著走著,腳下的石板路忽然變了模樣。每塊青石板都刻著不同的花紋:波浪紋水)是淡藍色,雲朵紋風)是乳白色,山紋山)是青灰色,按“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八卦排列。林越試著踩了塊刻著雷紋的石板,腳下頓時傳來輕微的上下晃動,像踩在浮動的雲絮上。

“這是‘八卦引路石’,”黃蓉察覺他的動作,笑著擺手,“得跟著我踩‘水、風、澤’三紋,踩錯了雖不危險,卻會繞遠路——上次全金發伯伯來島上,踩錯了三塊石板,最後繞到後山的桃林裡,還是我送他出來的。”

林越依言跟上,踩著淡藍色的波浪紋石板前行。走了約莫半盞茶的功夫,前方忽然出現一片茂密的桃林,粉色桃花開得如雲似霞,卻不是尋常的雜亂生長——每株桃樹的間距恰好三尺,朝向都對著島心的竹樓,陽光穿過枝葉灑下的光斑,竟在地上拚出“奇門”兩個篆字,筆畫還隨著日光移動緩緩變化。

“這裡是桃花陣的外圍,”黃蓉停下腳步,從懷中掏出一枚羊脂玉簪,簪頭刻著小小的桃花紋,“我爹設的陣得用‘信物’引路,不然就算武功再高,也會困在裡麵打轉。”

她握著玉簪對著桃林晃了晃,簪頭的桃花紋忽然泛起淡青色的光。桃林裡立刻傳來一陣“沙沙”聲,原本交錯的桃枝竟像有了靈性,緩緩調整角度,讓出一條僅容一人通過的小路,連落在路上的桃花瓣都自動向兩側散開,露出乾淨的泥土。

林越跟著走進桃林,剛邁過第一株桃樹,眼前的景象忽然變了——明明是往前走,卻總覺得身後有腳步聲跟著;耳邊能清晰聽到海浪聲,轉頭卻看不到大海,隻有成片的桃花;偶爾瞥見一株開著白花的桃樹,轉個身再看,竟變成了粉花。

“這是‘幻景陣’,”黃蓉的聲音從前麵傳來,她特意放慢腳步,讓林越能跟上,“彆盯著兩邊的花看,那些都是幻景——你看東邊那株開白花的,其實是棵老槐樹,我小時候常爬上去摘槐花。注意力放在腳下的落葉上,落葉朝上的一麵,就是正確的方向。”

林越依言低頭,果然發現地上的落葉分兩種:朝上的葉片邊緣泛著淡光,朝下的則暗沉無光。走著走著,他忽然察覺到異樣——這些落葉的排布竟與道學“陰陽魚”的紋路一模一樣:朝上的落葉組成“陽魚”的形狀,魚尾朝著竹樓方向;朝下的落葉組成“陰魚”,魚眼正好對著小路的轉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試著用“陰陽相生”的邏輯預判路線:陽魚的魚眼處該左轉,陰魚的魚尾處該直行。果然,每一步都與黃蓉的腳步重合,甚至能提前半步找到方向。林越心中一動,剛想跟黃蓉說自己的發現,眼前忽然閃過淡藍色的麵板提示:

【接觸桃花島奇門陣局,解鎖新技能感知:

奇門遁甲感知):入門10.9,核心感知點:

陣局基礎:初步識彆“五行樹陣”五行相生)、“八卦引路石”八卦對應)、“幻景桃林”陰陽幻變)等基礎陣局類型,感知到陣局核心邏輯與“五行相生”“八卦對應”“陰陽轉化”高度契合,與自身道學理論圓滿90.5)適配度達65適配點:道學陰陽觀與陣局幻變、五行理論與樹陣排布);

破陣思路:通過觀察“信物引導”玉簪靈光)、“自然標識”落葉明暗、光斑走向),總結出“順陣勢、辨陰陽、循標識”的基礎破陣邏輯,可提前0.5秒預判低階陣局如幻景桃林)的路線走向,誤差率低於10;

關聯武學:感知到陣局“虛實難辨”特性與桃花島武學如落英神劍掌“似虛還實”、玉簫劍法“聲東擊西”)的共通性,未來學習該類武學時,可通過陣局感悟理解招式核心,理解效率提升25。】

林越收起提示,心中對奇門遁甲的興趣更濃了——原來陣局與武學竟能如此相通,就像道學能貫穿劍法一樣。穿過桃林後,前方豁然開朗:一座依山而建的竹樓映入眼簾,竹樓外牆纏著淡紫色的蘭草,風一吹,清雅的蘭香混著墨香飄來,正是黃藥師的書房。

“我爹就在裡麵,”黃蓉整理了一下衣裙,神色比之前嚴肅了些,她伸手幫林越拂掉肩上沾的桃花瓣,“等會兒見到他,彆跟他爭對錯——我爹最不喜人反駁他的觀點;要是他問起武學,你可以說說道學與劍法的結合,他對這個最感興趣,上次還跟我聊過‘道德經裡的剛柔’呢。”

郭靖緊張地攥了攥拳頭,手心都出了汗:“放心,我一定少說話,不惹黃伯父生氣。”

林越深吸一口氣,目光落在竹樓的門簾上——門簾是用細竹絲編的,上麵刻著複雜的陣局圖案,仔細看能發現是“桃花陣”的簡化版,圖案間隙還刻著“桃花求親”四個小字,筆畫剛勁,顯然是黃藥師親手所刻。他知道,穿過這道門簾,就正式踏入了桃花島求親的關鍵環節,而眼前的奇景與陣局,不過是桃花島神秘麵紗的一角,更嚴峻的挑戰還在後麵。

黃蓉率先掀開竹簾,清脆的聲音帶著幾分撒嬌的意味:“爹,我回來啦!還帶了林越和靖哥哥來拜訪您,他們都想跟您學武學呢!”

屋內傳來一道低沉的回應,帶著幾分威嚴,卻難掩一絲暖意:“進來吧,彆在門口站著了。”

林越與郭靖對視一眼,跟著黃蓉走進書房。剛進門,便被屋內的景象吸引:

牆上掛著的不是尋常字畫,而是用龜甲、羅盤、銅針拚成的陣局圖——最中間的是“桃花陣全圖”,用不同顏色的線標注著“生門、死門、休門”;書架上擺滿了線裝古籍,封麵上的字跡遒勁有力,《奇門遁甲詳解》《五行陣與武學通論》《道德經注武學版)》等書名映入眼簾,有的書脊上還沾著墨痕,顯然常被翻閱;

書桌後坐著一位身穿青色長衫的老者,麵容清臒,鬢角微霜,眼神卻銳利如鷹,仿佛能看透人心。他手中握著一支狼毫筆,筆尖懸在一張陣局手稿上,稿紙上畫著“幻景桃林”的修改痕跡,旁邊還寫著“可加‘聲幻’,用簫聲引敵”的批注——正是黃藥師。

黃藥師的目光掃過林越與郭靖,最後落在林越身上,目光在他腰間的青銅劍上停頓了一瞬,緩緩開口:“你就是靖兒說的,懂道學劍法的林越?”

林越拱手行禮,腰彎得恰到好處,語氣恭敬卻不卑微:“晚輩林越,見過黃前輩。晚輩師從清虛觀玄機子道長,對道學僅懂皮毛,劍法也隻是初學乍練。今日前來,一是想拜訪前輩,見識桃花島的武學與陣局;二是希望能參與桃花島求親,向前輩請教‘道與武’的真諦,還望前輩成全。”

黃藥師聞言,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他放下狼毫筆,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發出“篤、篤”的聲響:“哦?想要求親,得先過我三關。第一關,就跟我聊聊你說的‘道與武’——你覺得,道學能讓劍法變得更強嗎?要是說不出個道理,就算你劍法再好,也彆想踏進一步。”

林越心中一凜,知道求親的第一關已經正式開始。他望著黃藥師銳利的目光,腦海中閃過登島以來的所見所聞——五行樹的相生、八卦石的對應、幻景桃林的陰陽,這些景象與道學理論交織在一起,漸漸形成清晰的思路。

他緩緩開口,聲音平穩卻有力:“晚輩認為,道學不是劍法的‘助力’,而是劍法的‘根基’。就像桃花島的五行樹,若違背五行相生的道理,就算長得再高,也會枯萎;劍法也一樣——若不懂‘剛柔並濟’的道,就算把劍招練得再熟,也隻是‘有形無魂’。比如晚輩練的墨子劍法,之前隻知硬拚,後來用道學‘以柔克剛’的道理調整,劍招反而更靈動;就像前輩的五行樹,枝乾雖曲卻不折,這便是‘道在武中,武在道中’的真諦……”

黃藥師的目光微微動了動,手指敲擊桌麵的節奏慢了幾分,顯然對這個回答有了幾分興趣。

喜歡麵板武途:港片穿行煉大羅請大家收藏:()麵板武途:港片穿行煉大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被全班讀心後,他們都偷偷寵我 葬禮上求婚:兵哥哥是首長 嫁給霍家三少爺 重生六零,千金囤貨隨軍兵王 錯位法則 黑洞小子傳奇之二虎蛙大戰吞天狼 逆天開局!我在遊戲裡歐瘋了!! 晚熟櫻桃 誘她情陷 帶狗修仙:從海島世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