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來。”薑昭棠頭也不抬的說道。
秦淵頓時打起精神,活動了一下腳腕,朝裡麵走去。
“問聖上安。”
“聖恭安。”
薑昭棠瞥了一眼他的腿腳,驀地皺了皺眉,好似突然想起什麼,他朝滕內侍吩咐道:“賜座。”
“謝陛下。”
薑昭棠丟過來一份奏折,淡淡說道:“仔細看看,你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秦淵接過仔細看了一眼,這是吏部的奏事折,上麵的意思是說,地方科舉舞弊與人才選拔不公,多取士族,寒門多有抱怨之語雲雲,希望陛下能夠乾預一下。
他覺得不太合適,這就跟後世跟領導交策劃案一樣,將自己發現的問題甩給領導,不給出任何解決方案,讓領導自己想辦法。
一看這就不是資深牛馬。
“陛下,臣曾躬赴科考,僥幸列於雁榜甲等。臣深知如今取仕,多存‘先士族、後寒庶’之弊——即便考官心存公正,亦難免受各方人情牽連。是以臣以為,欲除此弊,當行兩策:
其一,自中書省設自上而下的監察體係。閱卷與監管分立,或令多方相互製衡,同時明定綱領法度,做到立法從嚴、執法從嚴。若能嚴懲數起舞弊要案,樹為典型殺雞儆猴,久而久之,天下皆知陛下對科考之重,相關人等自會收斂謹慎。
其二,可將試卷上的士子名姓糊掩,交由專人封存看管,待閱卷畢定,再由專人啟封拆卷、排定名次。”
“糊名考試……”薑昭棠唇邊泛起一絲笑意,“你先與朕說說,‘殺雞儆猴’是何意?”
秦淵心頭微怔,方才說得急切,竟忘了這典故非當朝所有。
他略一斂神,躬身答道:“陛下,此乃字麵之意。屠夫當著猴群之麵宰殺雞禽,猴見其狀便會驚懼收斂。臣此處是說,抓出舞弊典型施以重刑,方能震懾宵小之輩,令其不敢妄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道理朕懂,不過這比喻倒也生動。”薑昭棠抬手示意,“繼續說科考之事。”
“臣以為,人才乃興國之本。一名賢能縣官可興一縣之治,一位正直官吏能清一署之風。此事雖需水磨功夫,但長久堅持,官場風氣自會漸趨清明。屆時學子們亦會心懷篤定,隻要文才精湛,學識過硬,終有出頭之日。”
薑昭棠眼中掠過一抹讚許之色,輕笑道:“秦卿此奏,籌謀周全,當真是難得的良言,朕,采納了。隻是秦卿,這天下事,從不是紙上劃策那般輕易,其間盤根錯節的利害,卿,可曾想過?”
秦淵躬身頷首,語氣恭謹:“臣雖愚鈍,卻也能窺得陛下胸中的宏圖大誌,更能體會您欲革故鼎新卻需兼顧全局的無奈。
太祖驅除韃虜,清蕩穹宇,天下得以承平數十載,百姓安於現狀,官吏習於舊製,正如《韓非子》所言,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變革雖為必需,卻斷不可操之過急。
臣曾聞一喻,說溫水煮蛙,初時蛙在溫水之中,悠然自得,不覺險境,若驟然投之以沸水,蛙必驚跳而出,拚死抗拒。
天下種種,但涉變革,便如這溫水中的青蛙,若以雷霆手段強推新策,譬如驟添烈火,必讓舊勢力抱團反彈,輕則新政夭折,重則動搖國本。”
昔年商君變法,雖終成強秦之基,卻因過於剛猛,觸動舊貴族根基,落得車裂下場。
反觀漢文景二帝,行休養生息之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雖無赫赫變革之名,卻為武帝盛世攢下堅實基業,此乃和風細雨之效。
以漸進之法梳理舊弊,待朝野上下漸習新政益處,再逐步深化,如此方能讓改革行穩致遠,既不負陛下宏圖,也不擾天下安穩。”
.....................................................................................................................................................................
喜歡敕封一品公侯請大家收藏:()敕封一品公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