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孩子們根本無所謂,圍著小牛倌嘰嘰喳喳不肯離開。小牛倌給孩子們示範趕牛看牛的技巧,孩子們越聽越興奮,仿佛看到自己成為小牛倌後的場景。王金喜撿起一根樹枝當作趕牛棍在空中揮舞起來“看我的,拿命來!”
小牛倌見狀,便拿起自己的牛鞭子示範正確的趕牛動作。隻見她右手緊緊握住鞭柄,手臂微微後縮,將力量聚集於肩部與上臂之間。隨後,以一種看似輕柔卻又充滿勁道的姿態向前揮動右臂,手腕輕輕一抖,那鞭子像是有了生命一般。鞭梢如同靈動的蛇信子,先是向後彎曲成一道優美的弧線,緊接著猛地彈射而出,在空中發出一聲清脆的“啪”響。這響聲並不刺耳,反而像是一種獨特的信號。隨著鞭梢甩出,她的身體順勢前傾,腳步也跟著微微移動,保持著平衡與穩定。整個動作一氣嗬成,流暢自然,既展現出力量感,又不失優雅。孩子們看得目瞪口呆“這真是絕活啊!”
王金喜揮著樹枝喊“鞭梢兒甩,露珠兒墜!”
其他孩子立刻接上“”山尖尖上白雲追!”
童謠聲裡,小牛倌笑著又舉起了鞭子。
小牛倌初戰告捷,放牛的生活步入日常,王金凱徹底放手了。每一戶養牛人都記著小牛倌吃飯的日子,備好兩份飯。養牛人都很理解小牛倌一家的特殊情況,特意準備點好吃的給他們父女帶著,隻要把牛看好了,讓牛能吃到新鮮的青草,一頓飯算什麼。他們非常感謝王金凱,畢竟一個九歲的女娃看著一大群牛,這樣大膽的想法也隻有王金凱能想到。小牛倌也佩服姐夫的智慧和擔當,覺得能有這樣的姐夫真的很幸運。正因為王金凱在村子裡口碑好,所以這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了事實。要不然誰會把牛放給一個九歲的小女孩呢?真是事在人為,沒有做不到,隻有想不到。
一切步入正軌,王金凱告訴小牛倌不用慌慌張張的了,慢點吃飯慢點趕路,先照顧好自己。小牛倌點頭答應。
早上,小牛倌爬起來,看姐姐姐夫早已經起來了,姐夫在院子裡忙著喂豬。姐姐拿出兩個煮雞蛋“代弟,你先把雞蛋吃了,去彆人家裡不知道有沒有你愛吃的飯菜,如果吃不飽,就回來拿點吃的,彆餓著了哈!”
小牛倌笑著說“二姐不用擔心我,我吃啥都行,不挑食的,快把雞蛋放下,要不然我吃飽了,那豈不是給人家省錢了?”宋美貴被小牛倌逗笑了。
接著,小牛倌去了王金玉家,他家的小院收拾得很乾淨。幾隻小雞在院裡啄食,看到有人來,撲棱棱地跑開了。王金玉熱情地招呼著小牛倌,他指著牛棚裡大黑說:“大黑有點調皮,你可得小心點兒。”
小牛倌眼睛亮晶晶地點頭“我們大黑聰明著呢,我正準備培養它放頭領呢,”大黑懂事地點點頭,就算打就招呼,老熟人了嘛。小牛倌先吃早飯。鍋台上放著一碗小米粥,還有餅子地瓜和鹹菜,還有一個鹹鴨蛋,小牛倌沒舍得吃鹹鴨蛋,想要中午帶給爹吃。女主人見小牛倌不吃鴨蛋,還挺納悶。那個年月,鴨蛋可是好東西。女主人拿起鹹鴨蛋讓小牛倌快吃,小牛倌不肯吃“我想留給我爹吃。”
女主人被感動了“還有呢,你吃吧,中午給她帶兩個。”
小牛倌可開心了,把鹹鴨蛋吃了,好久沒吃到鹹鴨蛋,這頓飯,她吃得真飽。她帶上女主人給她包好的午餐——兩個餅子兩個鹹鴨蛋,還有一塊鹹菜旮瘩,用桐油浸過的蓑葉包裹著,外麵用麻繩編織的網兜裝起來,斜挎在腰和肩上,這就是原始的跨肩包吧?然後小牛倌一隻手拿著鞭子,一隻手牽著大黑,脖子上掛著牛角號,還沒忘在褲腰上掛了把小刀,那是父親用斷犁頭改製的,父親用皮子給小刀做了個套,怕小牛倌被刀擦傷,說是這刀留著遇到緊急情況備用,現在的小牛倌裝備齊全,然後興高采烈地出發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牛角號吹起來,聲音在村子裡回響,小牛倌看到大黃和二黃跑來,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隨著大黃和二黃漸漸靠近,大黑也跟大黃二黃彙合了,小牛倌放下牛角號,撫摸著它們的額頭。此時陽光灑在他們身上,勾勒出一幅溫馨的畫麵。
小牛倌再次吹起牛角號,那低沉悠揚的聲音瞬間傳開,起初隻有幾聲稀疏的牛哞哞回應。但隨著號角聲不斷響起,其他養牛人家裡的牛漸漸熟悉起來,一頭頭牛兒都被喚醒,它們紛紛朝著街門口聚集。不一會兒就彙成一群。可是,仍有幾頭牛卻無動於衷,像是沒聽到號角聲一樣。小牛倌皺起眉頭,決定重點訓練這幾頭牛。她走向其中一頭白色的牛,輕輕拍了拍它的背,輕聲說道:“小白呀,你要聽號角聲哦,這樣才不會掉隊。”
然後她再次吹響牛角號,並且拉著小白的韁繩,引導它朝著號角聲做出正確反應。
就這樣反複多次後,小白終於有了一點反應,哞哞叫了兩聲。小牛倌高興極了,接著如法炮製去訓練其他不聽話的牛。這樣的訓練反複幾次,牛居然都聽懂了。就算有幾隻不是很懂,但是看到牛群,看到大黃二黃大黑他們都排著隊,而且大黃在喊他們,小牛倌感覺大黃是在告訴他們“夥計們,快走啊,我要帶你們去吃大餐!”反正,不一會功夫,牛群就集中起來。小牛倌帶著牛群沿著村口的坡路緩緩前行。
突然,大黑竄出牛群,朝著大黃攻擊。小牛倌吹牛角號發號施令,大黑置若罔聞。小牛倌急中生智,掄起鞭子抽了幾下,鞭子在空中“啪啪啪”一陣清脆的聲響,落在大黑脊背上。大黑不服氣地“哞哞”叫了兩聲。小牛倌又掄起鞭子,朝大黑晃了晃,大黑怕了,乖乖地歸隊了。“看你還敢造反不?”
小牛倌馴服了大黑,牛群規規矩矩往山坡上行走。一路向上的坡路,小牛倌昂首挺胸加快了速度,拍了拍大黃。又拍了拍大黑,大黃大黑懂事地帶領牛群快走幾步。
前麵突然出現一塊巨石橫亙在路上,攔住了去路。昨晚大雨把山上的石頭衝下來了。小牛倌皺起眉頭,這巨石擋住了牛群前行的道路,繞過去的話旁邊就是陡峭的山坡,牛群容易失足。
小牛倌踮腳望向巨石底部__昨夜暴雨在泥地上衝出幾道裂痕。她想起爹說過“石頭怕根鬆。”
便揮鞭趕開牛群,撿了根粗樹枝,對準裂縫猛撬。大黃湊過來,犄角一頂,“哢嚓”一聲,裂痕蔓延開來。小牛倌急忙吹響號角,牛群退到安全處。幾塊碎石先滾下山坡,接著“轟隆”一聲,巨石自己裂開了兩半。
“老牛識途,懶牛識窟。”
小牛倌高興地鼓勵大黃。她及時表揚了大黃,又拍拍最壯實的那頭公牛大黑的脖子,像是在重點表揚它勇敢。接著,她重新整理隊伍,又昂首挺胸地朝著岩山口繼續前進,小小的身影與一頭頭巨大的牛形成強烈的對比,如同小鳥在樹林間穿梭,手中緊緊握著牛鞭子,每走幾步,就把鞭子在空中甩兩下,清脆的響聲在山林間回響,“啪”“啪”,牛兒們知道那玩意不是好惹的,都乖乖聽話。腳下的土路揚起淡淡的灰塵,牛群慢悠悠地跟隨著大黃二黃和大黑,偶爾發出哞哞的叫聲。
前麵又出現了一條較寬的溝渠。小牛倌先是一愣,隨後仔細觀察起來。她發現溝渠旁邊有一處稍微緩一點的坡。於是,她牽著大黃慢慢走向坡麵,輕聲安撫著牛兒。大黃好像聽懂了,輕鬆跨過去。其它牛如法炮製,一頭頭牛在大黃的引導下,小心翼翼地都跨過溝渠。小牛倌沒想到牛居然如此聰明,這讓她很意外。
昨天高殿廣提前給小牛倌設計好了路線,他們要在山上彙合。小牛倌心想,今天的路不好走,路上有那麼多障礙,父親走的路也不會好到哪去。心裡這樣想著,不自覺加快了腳步。也奇怪了,小牛倌走得快了,大黃帶領牛群就馬上跟上來,牛兒們太可愛了。小牛倌感覺今天雖然遇到些阻礙,但都順利克服了,她把牛群安置好,心裡有些放不下。正在這時,滾子慌慌張張跑來,拽著她的衣服就走,小牛倌望了望滾子來的方向,沒有發現父親,她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喜歡未知何處是彼岸請大家收藏:()未知何處是彼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