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老黃牛(二)_未知何處是彼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未知何處是彼岸 > 第40章 老黃牛(二)

第40章 老黃牛(二)(1 / 2)

在衛星影像裡,岩山口村早已變成一個由冰冷幾何體和工業巨獸構成的現代化圖騰。

但在那片被規劃好的土地上,卻頑固地生長著一片格格不入的充滿生機的綠色。

高秀玲,這個像莊稼一樣紮進土裡的老人,正用她的二十畝“非法”田園,與她身後那閃著金屬寒光的“新世界”,進行著一場沉默而執拗的對話。

高老太太的出生地是岩山口村,那裡自二零一零年動遷啟動至今已過去十五年。村民們都陸續搬進樓區,過上了夢寐以求的城裡人生活。

據二零一五年政府公布的衛星影像顯示,民房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樓林立。

高高的水泥柱子上長著一對超大的翅膀,巨型的大球坐落在圓柱上、圓柱形的大罐子、圓台、圓錐、還有許多交錯排列的巨型管子,連接著各種機器設備。

這些現代化的大家夥旁邊,是一排排整齊漂亮的綠植,完全擺脫了農耕時代的局麵,看不到成片的農田,也看不到城市裡那樣的清一色四邊形橫斷麵的鋼筋混凝土建築,這裡的圖形很複雜。

剛動遷那會兒,開發商剛進駐,很多土地沒來得及開發,一些閒不住的村民就在尚未開發的地方繼續種地。

隨著開發進程的推進,大塊的土地逐漸被開發利用,村民們就跑到偏遠的地方開荒種地,樂此不疲。他們知道這種撿種像在銀行金庫裡種花,隨時可能被清場。

和這些人比起來,高秀玲幸運得多。她的兩個魚塘其中一個給了補償款,另一個正好處在兩個開發商的地界上,兩個老板互相推諉,誰也不想掏錢,最後乾脆都不要了。

言外之意,這個魚塘還歸高秀玲所有,她感覺是天賜良機“我以守護魚塘的名義,名正言順地住在老房子裡,他們不能攆我走!要不然就得掏錢補償。”

高秀玲放棄樓房不住,繼續過農民的生活,種地養牛,養雞鴨鵝狗。種植麵積由開始的幾畝、擴展到十幾畝、最後到二十多畝。

老宅附近的村民們都搬進樓區,大量空閒土地被荒蕪。那都是養家糊口的肥田啊,高秀玲看著被荒蕪的土地,心疼不已。

她沒日沒夜地搶救,感覺那是被遺棄的孩子,她不舍得這些孩子被拋棄。

在她的守護下,原本荒蕪的土地重新煥發生機。她精心選種、播種、施肥、灌溉,樂此不疲。

她總在晨霧未散時下地,露水打濕的褲腳像兩條沉甸甸的銀河,每一步都在泥土上印出星圖般的腳印。

她把種子攤在炕上舉行選妃大典,癟粒是打入冷宮的秀女,飽滿的才是能孕育皇嗣的正宮娘娘。

月光好的夜晚,她拎著鐵皮水桶給菜田喂水,水麵晃動的銀光像撒了一把碎銀子,惹得蟈蟈們整夜唱著討賞的小曲。

到了收獲季節,那一片片金黃的麥田、紅彤彤的高粱,黃橙橙的玉米,還有大豆、花生和各種蔬菜,讓人心生歡喜。

收割機的轟鳴聲傳來時,她總是下意識捂住耳朵,仿佛那是頭會吞噬土地魂魄的鋼鐵巨獸。

但當看到那一堆堆如山的糧食時,所有的辛苦都煙消雲散。

高秀玲陶醉在自己創造的神話裡,她邀請高老太太與她分享勞動成果“姐啊,你和姐夫過來住幾天……”

那是二零一八年,興旺島動遷的第三年,李守業和高老太太來到興旺島老家。返程車載著他們沿著濱海路轉了一圈,李守業的老家龍口村已經蕩然無存,隻剩下一個界碑。

在民房消失的土地上,高老太太的老家卻被高秀玲守住了,孤零零的老房在一片莊稼的守護中顯得格外寧靜。

高老太太眼眶泛紅,心中滿是感慨。高秀玲熱情地將他們迎進屋裡,桌上擺滿了自家種的新鮮蔬果。高老太太撫摸著斑駁的牆壁,仿佛能看到過去的時光。

晚上,幾人坐在院子裡,月光灑在身上。高秀玲指著那片莊稼地,眼裡滿是驕傲:“姐,你看,這都是我親手種出來。”

李守業夫妻看到高秀玲秋收的成果時,打心底裡佩服,同時,又發自內心地疼痛。這麼多土地,她是怎樣一個人耕種出來的啊!

高老太太眼眶泛紅,心疼地拉著高秀玲的手說:“秀玲啊,你一個人太辛苦了,彆這麼拚命。”

高秀玲卻滿不在乎地笑著:“姐,我不累,看著這些土地有了收成,我心裡踏實。”

李守業也感慨道:“秀玲,你這乾勁兒真讓人佩服,不過現在村民都上樓了,過上城裡人的生活,你也該考慮考慮以後的打算。”

高秀玲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我過不慣那種生活,在樓裡待著憋屈,渾身不自在,不如乾點活,活動活動筋骨,還能多活幾年。”

高老太太感覺也是“其實,如果心情舒暢,乾點活是好事,但不能太累了,都七八十歲的人了。”

高老太太看到高秀玲那雙手,粗糙乾裂,滿是勞作的痕跡,心疼不已,眼眶都紅了,“看看你的手,你這是遭了多少罪啊!你現在完全可以住進新樓,動遷款足夠養老用的,何必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高秀玲笑著說“我沒有感覺是遭罪,比起你那時候放牛,現在幸福多了。”

高老太太說“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啥年月了,還提它乾嘛?”

高秀玲說“我不能忘,所以我一直堅持種地,每天在地裡忙活,看著種子發芽、長大、收獲,心裡可踏實了。這麼多年,我就是這樣過來的,從來沒停止過,習慣了。”

李守業聽後,也跟著點頭:“說得也是,一輩子種地的人,冷不丁住進樓裡,真的會感到憋悶。跟泥土靠近,感受自然的力量,活得踏實。”

高秀玲說“我這身子骨硬朗,從小一直鬨病,把病攢夠了,老天爺補償我呢,再不會讓我得病了。”

高老太太歎息道“我們這是隨根了,勞碌命啊!有福不享,偏偏愛受罪!”

李守業笑著說“隨根也好!你們老高家根正苗壯,好啊!其實,人啊,就活一個精氣神,隻要開心,乾點活累不壞,自己有點數,彆逞強就行。”

高秀玲說“我也沒想到這輩子能有這麼多地歸我自己所有,我現在可真是睜眼閉眼都是土地。”

李守業一副羨慕的表情“這是好事啊,我的願望就是能有一片屬於我自己的果園,讓我儘情發揮一下專業特長。”

原來,李守業是農藝師,曾經在原來,李守業是農藝師,退休前是橫山鄉政府的農業助理,負責農業技術推廣和培訓農業技術員的工作,他在多年的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

曾多次被評為市縣級勞動模範和行業帶頭人。他創造的行業記錄至今沒有人打破,他利用“抑製頂端優勢原理”改良果樹技術,實現蘋果年度畝產量翻三倍的奇跡。

高秀玲知道姐夫的輝煌曆史,也知道姐夫是真的熱愛土地,她眼睛一亮,連忙說道:“姐夫,我這有這麼多地,咱倆一起乾唄!我們把這些地種上果樹,三年五年之後,這裡就是花果山了。”

李守業有瞬間的心動了,他一直渴望有塊地施展自己的技術。但是這份心動馬上就被理智澆滅了“不行,你種點糧食還行,一年一收成,一把一摟,種果樹不行。”

高秀玲不理解“為什麼種樹不行啊?”

高老太太插話了“這些地都屬於動遷之後被征用過的土地,隨時都有可能被收回去,現在沒利用,你種也就種了,一旦要利用上去,種的東西人家也不會賠償的。”

高秀玲吃驚地問“這些地方荒山野嶺的,不能蓋樓不能建廠的,用這些地方乾什麼呢?”

李守業說“這你就膚淺了吧?既然你都知道可以種地掙錢,難道人家就不知道掙錢嗎?”

高老太太說“如果有人看見你種地掙錢了,就會眼紅,說不定也會來搶地種,因為這地根本不屬於你的。”

李守業說“對,說在點子上了。這地不屬於你的。你就種一年得一年吧。”

李守業看著漫山遍野的莊稼,眼前仿佛出現一片果園,他感到無比親切。退休後他隨兒女進城了,遠離土地的遺憾讓他非常理解高秀玲。

土地會讓人產生眷戀,眷戀會讓人產生希望。

李守業不再執著果園,畢竟自己不再年輕。有一片土地“秀玲啊,我雖然不能和你一起種果樹,但我可以給你一些種地的技術指導。”

高秀玲眼睛裡重新燃起希望,“真的嗎姐夫?那太好了!有您指導,我這地肯定收成更好。”

之後,李守業時常來到高秀玲這裡,教她如何科學施肥、合理灌溉,怎樣防治病蟲害。在李守業的指導下,高秀玲的莊稼長得越發茁壯,產量也提高了不少。

日子隨著莊稼瘋長,土地卻依舊平靜。偶爾,李守業還是會望著這片土地,想象著這裡變成果園的樣子。

高秀玲每天把自己種在泥土裡,吸收土裡的營養,感受來自大地的磁場,在勞作中品味踏實與滿足。

有一次從山上回家,高秀玲有些累了,她剛想收拾一下準備睡覺,卻發現一條草綠色青蛇不知道什麼時候爬到炕上了。

她嚇得差點叫出聲來,不過常年獨自在這老宅生活練就出來的勇氣,讓她很快鎮定下來。

高秀玲小心翼翼地退後,然後找來一根長棍,想把青蛇挑到屋外去。可青蛇卻很是靈活,在炕上扭來扭去,就是不肯乖乖就範,他是看好這熱炕頭了。

高秀玲累得氣喘籲籲,額頭上滿是汗珠。


最新小说: 掌心的刺 魂穿七零:女特工的驚世人生 沉星映長空 霧裡餘溫 全球雪災之我靠囤物資苟活 末世重生囤物資,綁定校花變強 生存法則之赤色黎明 我勸你不要搶我藥劑 到底誰在末世點女仆?我上門服務 崇禎元年,開局逆轉亡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