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六年的渤海灣,珍珠養殖還在摸索階段,沒有形成規模。曲家在珍珠養殖合作社占有重要地位。就在曲萬生對無核珍珠充滿希望,準備擴大養殖規模的時候,一場罕見的赤潮席卷而來。
那日的海麵泛著詭異的胭脂色,像是龍王打翻了染缸,浪尖上漂浮著銀魚白肚皮,像撒了一海碎銀子,卻透著死亡的氣息。海上的鳥類一夜之間人間蒸發,緊接著,海水顏色變得異常,大量海洋生物死亡,曲萬生的心也瞬間沉入了穀底,他摸著發燙的船板,掌心被曬化的桐油粘住,就像他此刻被命運連在絕境的心。合作社的其他成員也都慌了神。大家圍在曲萬生身邊,七嘴八舌地討論著對策,但話語中滿是焦慮與絕望。“完了完了,這可怎麼辦,投進去的錢都打水漂了。”有人哭喪著臉說道。
曲萬生強忍著內心的痛苦,安慰大家:“彆慌,咱們再想想辦法。”
可實際上,他自己也毫無頭緒。接下來的幾天,曲萬生四處奔走,尋找補救措施。然而,得到的答案都不儘如人意。珍珠蚌大量死亡,養殖基地一片死寂。就在他幾乎崩潰的時候,曲萬和帶來了母親孫氏的家訓“遇困不餒,絕地求生。”
曲萬生仔細咀嚼這幾個字,酸甜苦辣湧上心頭。他想起小時候母親的教誨,想起曾經一家人共同奮鬥的場景,那絲綢之路上的百轉千回,一幕幕在眼前閃現。“遇困不餒,絕地求生”這幾個字仿佛一道光,照亮了他黑暗的內心。曲萬生深吸一口氣,重新振作起來。
曲萬生召集合作社的成員,說道:“咱們不能就這麼放棄,家訓說得好,遇困不餒,絕地求生。咱們再拚一把!”
大家聽了他的話,也都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們開始清理死亡的珍珠蚌,對養殖基地進行全麵消毒。在清理和消毒工作完成後,林秀珍帶著大家重新審視珍珠養殖的流程。他們發現,之前的養殖方式雖然成熟,但缺乏應對極端情況的彈性。消毒後的養殖場飄著石灰粉的苦澀,像給大海的傷口敷藥,白茫茫一片,真乾淨。曲萬生看著白茫茫的大海,感覺內心的空虛。那是一種對知識的饑渴,一種急切想要擁有的奢望。他需要填充這些虛空,用最優質的資源填補空白。這個空白就是知識,他聽說日本在珍珠養殖方麵有先進技術,決定引入日本的養殖理念,采用更先進的水質監測設備,實時掌握海水的各項指標。他通過漁業協會聯係到中日友好交流項目,決定讓林秀珍去日本學習技術“我們應該積極學習先進經驗,你去日本好好學,把新技術帶回來。”
林秀珍的母親曲桂敏堅決反對。曲萬生極力說服“二姐,出去學習深造是為了更好的發展珍珠養殖,這對我們曲家來說,是好事啊!”
曲桂敏板著臉,雙手叉腰,大聲說道:“不行!一個女人家跑去日本那麼遠的地方,誰知道會遇到什麼危險。”
孫氏也有她的擔心“還是彆讓秀珍去了吧?一個十九歲的大姑娘,該嫁人的年紀,哪能說走就走。”
曲萬和開導母親“娘,如今是新社會,主張男女平等,女人在很多事情上有她的優勢,學習養殖珍珠的技術,就需要細心周到,我們家沒有比秀珍更合適的人選。”
林秀珍自己則十分堅定,她站出來說道:“姥姥,娘,我想去日本學習。這次赤潮給咱們的教訓太大了,我去把先進技術學回來,以後咱們的珍珠養殖肯定能更上一層樓。而且我會照顧好自己的,不會讓你們擔心。”
曲桂敏聽了,還是有些猶豫,但林秀珍眼神裡的堅定讓她有些動搖。孫氏看著外孫女如此堅決,也歎了口氣說:“既然你有這個心,那就去吧,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曲桂敏見母親鬆了口,也不再反對。曲萬生欣慰地點點頭,安排好了林秀珍去日本的事宜。林秀珍從未出過遠門,想到要去遙遠的日本,她既興奮又緊張。出發那天,家人都來送她,曲桂敏拉著她的手,千叮嚀萬囑咐:“到了那邊,吃穿用度都要小心,有什麼事就趕緊寫信回來。”
高秀平羨慕極了“秀珍姐,你太了不起了,我連我們的小鎮都沒有出過,啥時候我也能走出家門,看看外麵的世界。”
林秀珍安慰她“等咱們把珍珠養殖事業發展得更好了,你也有機會出去看看。”林秀珍拍了拍高秀平的手。
曲萬生走上前,遞給林秀珍一個包裹,“這是一些路上用的東西,到了日本要是遇到困難,就找當地的商會幫忙。”
林秀珍接過包裹,重重地點頭,“三舅,你放心,我一定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隨著輪船的汽笛聲響起,林秀珍踏上了前往日本的旅程。在船上,她望著逐漸遠去的海岸線,暗暗發誓要學有所成。
到了日本,林秀珍一頭紮進學習中。她白天跟著當地的養殖專家在養殖場實地學習,晚上就在宿舍整理筆記、查閱資料。遇到難題,她就虛心向專家請教,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他用母親給她繡的蘇繡手帕與同學交換日語筆記,在實驗室窗養殖從家鄉帶來的紫菜苗。然而,學習過程並非一帆風順,語言不通、文化差異都給她帶來了不小的困擾,但她始終牢記著“遇困不餒,絕地求生”的家訓,希望自己能帶領合作社絕地求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秀珍在異國他鄉,學習並非一帆風順。開始的時候,日本的專家先生對來自中國的她有些輕視,認為她學不好複雜的養殖技術。但林秀珍沒有氣餒,她比彆人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每天泡在實驗室和養殖場,虛心向老師們請教,主動和同學們交流。實驗室的玻璃器皿折射出七種光斑,讓她想起老家窗上的冰淩花,同樣晶瑩,卻格外鋒利。遇到不懂的專業詞彙,她就查字典、問同學,一點點地攻克語言難關。日語術語像調皮的海蜇,剛抓住就從指縫溜走,在腦海裡留下火辣辣的刺痛。在這些同學中,有一個男孩名叫佐藤,他原本也對林秀珍帶著偏見,可隨著時間推移,他看到林秀珍日夜刻苦鑽研,被她的堅韌和努力所打動。那個總在實驗室留到最晚的日本青年,把難懂的術語畫成漫畫,紙頁間遊動著帶笑臉兒的珍珠蚌。佐藤開始主動幫助林秀珍,教她一些書本外的實踐技巧。在佐藤的幫助下,林秀珍進步飛速。他們一起在養殖場忙碌,在實驗室探討問題,關係也越來越近。然而,林秀珍心中始終牢記著家鄉珍珠養殖合作社的困境,牢記著大家對她的期望。
佐藤對這個中國大陸的女孩非常敬佩,漸漸對林秀珍萌生了彆樣的情愫。他第一次嘗到林秀珍帶來的蝦醬,表情好像生吞了隻活章魚,他被林秀珍拴住了心。一天傍晚,佐藤約林秀珍到海邊,他鼓起勇氣向林秀珍表白,希望她能留在日本,和自己一起發展珍珠養殖事業。佐藤的眼鏡片兒映著月光,像兩枚沒能孕育出珍珠的空蚌殼兒,盛滿透明的遺憾。林秀珍聽後十分震驚,她沉默片刻,認真地對佐藤說:“佐藤君,謝謝你的喜歡和幫助,但我不能留下。我的家鄉因為赤潮遭受重創,那裡的人都在等我把技術帶回去,我不能辜負他們的期望。”
佐藤有些失落,但也理解了林秀珍的決心。時間過得很快,林秀珍的學習接近尾聲,她已經掌握了先進的珍珠養殖技術。她向教授和同學們告彆,踏上了歸鄉的輪船。長崎港的晨霧裡,她終於看清那些總在夢中出現的海岸線,原來是用母親的白發編織的。在船上,她看著熟悉又陌生的海麵,想象著回去後如何帶領大家重振珍珠養殖事業。
林秀珍帶著技術回到家鄉,曲萬生立即召集合作社成員,讓林秀珍給大家分享在日本學到的技術。林秀珍站在眾人麵前,自信滿滿地講解著先進的養殖理念和水質監測方法,大家聽得全神貫注,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林秀珍在黑板上畫出的水流圖,讓鄉親們看見了藏在浪花裡的數學公式。
在林秀珍的指導下,合作社開始按照新的方法重新養殖珍珠蚌。引入的水質監測設備發揮了巨大作用,大家能實時掌握海水的各項指標,及時調整養殖策略。
然而,就在珍珠蚌生長的關鍵時期,一場暴風雨來襲,海浪凶猛,養殖設施岌岌可危。曲萬生和林秀珍帶領大家連夜加固設施,用漁網編織緩衝層,大家齊心協力,在狂風暴雨中堅守著。漁網在風中張開成巨大的水母,每個人都是觸須末端的神經節,傳遞著無聲的默契。可暴風雨太過猛烈,部分養殖設施還是被衝垮,一些珍珠蚌隨著海水流失。林秀珍心急如焚,她不顧危險,跳入海中,試圖打撈那些被衝走的珍珠蚌。曲萬生見狀,也跟著跳入海中。其他成員也紛紛下水幫忙。經過幾個小時的奮戰,他們總算挽回了一些損失。暴風雨過後,大家疲憊不堪,但沒有一個人抱怨。林秀珍鼓勵大家:“這隻是個小挫折,咱們有先進的技術,一定能挺過去。”大家重振精神,迅速修複被損壞的設施,重新調整養殖策略。守護珍珠蚌。經過一番艱苦奮戰,他們成功抵禦了暴風雨的侵襲。
幾個月後,珍珠蚌終於培育出了品質上乘的無核珍珠。合作社的珍珠再次暢銷市場,大家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曲家在社會上又一次取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然而,新的危機又來了。隨著珍珠養殖合作社名聲漸起,引來了一些不法商人的覬覦。他們聯合起來,惡意壓低珍珠的收購價格,還在市場上散布合作社珍珠質量不佳的謠言。惡毒的流言像赤潮般蔓延時,他們學會用珍珠的光澤當鏡子,照出人心最真實的橙色。一時間,原本暢銷的珍珠銷量急劇下滑,庫存積壓嚴重。林秀珍把劣質珍珠磨成粉兒,說這是專治紅眼病的特效藥。
曲萬生和林秀珍等人心急如焚,他們四處奔走,尋找解決辦法。林秀珍提議打造珍珠品牌,提升產品附加值。曲萬生覺得可行,他們開始去市場上宣傳,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們的珍珠憑借高品質和獨特設計,逐漸打開了市場,銷量節節攀升。合作社的成員們臉上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珍珠養殖事業迎來了真正的春天。
一段時間以後,第一批按照新方法養殖的無核珍珠收獲了。這些珍珠圓潤飽滿、光澤奪目,品質遠超以往。曲萬生和合作社的成員們看著這些珍珠,眼中滿是喜悅和激動。他們知道,在經曆了那場赤潮的重創後,終於憑借著堅韌和努力迎來了新的曙光。
當合作社歡慶首批珍珠豐收時,林秀珍卻在月光下的海灘發現異樣,監測儀顯示海水含養量持續下降。當監測儀的警報聲刺破慶功宴的歡笑,她才懂得最亮的珍珠原是大海的淚滴。她顫抖著捧起新生的珍珠,突然明白母親當年反對的深意過度追求技術革新正在重蹈自然覆轍。那些晶瑩的珍珠裡,原來都鎖著大海無聲的歎息。
慶功宴的酒碗還沒見底,監測儀突然發出尖銳警報。曲萬生醉醺醺的非要跟最大的珍珠拜把子,說它才是真漢子。林秀珍衝進雨夜,看見儀表盤上閃爍的紅點兒,像未成熟的珍珠。新買的監測儀死機,高秀萍學著跳大神兒驅邪,結果按到了重啟鍵。檢測儀上的紅點兒突然消失,儀器開始正常運轉。高秀萍舉著檢測儀當照妖鏡,非說數值波動是海裡鯉魚精在作祟。
林秀珍跪在潮濕的沙灘上,指尖傳來海水異常的體溫。那些精心培育的珍珠在月光下泛著冷光,每一顆都映出人類貪婪的倒影。潮聲中忽然傳來母親當年的歎息“蚌病成珠,人病成什麼?”
浪花卷走答案時,她終於明白,原來他們戰勝了赤潮,卻正在成為新的赤潮。
喜歡未知何處是彼岸請大家收藏:()未知何處是彼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