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風帆(一)_未知何處是彼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未知何處是彼岸 > 第101章 風帆(一)

第101章 風帆(一)(1 / 2)

曲桂娥聽高秀平說要做帆蓬,驚掉下巴“什麼?你要做帆蓬?”

高秀平說“娘,你得教教我,做帆蓬可以賺大錢。”

曲桂娥說“我也不會啊,再說帆蓬那麼大,用手工做那得做多久啊?手也扛不住啊!”

高秀平說“做帆蓬一定賺錢,到時候買個縫紉機也合算,我先想辦法學習怎麼做。”

曲桂娥感覺女兒的想法可以試試,互助組的漁船大多是老舊的木帆船,船帆經過多年風吹日曬雨淋,早已破舊不堪,補丁摞補丁,嚴重影響航速和捕魚效率。她曾聽高連發說過,上一次關鍵的漁汛,因為一麵主帆在風中突然撕裂,導致幾艘船錯過了最佳捕撈位置,損失慘重。老漁民們看著那些千瘡百孔、沉重不堪的舊帆,搖頭歎息:“帆不行,船就沒勁,再好的網也追不上魚群啊!”

解決船帆的問題迫在眉睫。高秀平主動請纓:“我去學做帆!”這個決定讓高連發既驚喜又擔憂——做帆可不是織網,那是更複雜、更考驗體力和經驗的手藝,而且本地懂這行當的老匠人幾乎絕跡了。

那是一九九七年的夏季,田裡的農活不忙,高秀平瞅準時機出門拜師學藝。

高秀平幾經打聽,終於得到一個線索:離興旺島不遠的一個更小的、幾乎與世隔絕的“石臼島”上,住著一位姓鄭的老帆匠鄭三爺。據說他年輕時是方圓百裡最好的帆匠,給大船做過帆,脾氣古怪,晚年喪子後便隱居孤島,不再收徒,也不輕易給人做帆了。

高秀平心意已決。她克服母親的強烈擔憂“帆?!那東西上了船,離海更近了!風浪來了第一個遭殃的就是帆!”,說服婁翰林用小舢板送她前往石臼島。

石臼島荒涼貧瘠,鄭三爺的小屋孤零零地矗立在崖邊。高秀平找到他時,老人正佝僂著腰,在屋前修補一張破舊的漁網,諷刺的是,他的手藝看起來並不好,修補漁網時眼神渾濁而冷漠,手不住地顫抖,原來他頭幾年海難事件中為救兒子導致手部神經損傷,兒子沒救回來,手卻烙下病根。

“鄭師傅,我是興旺島互助組的高秀平,想跟您學做帆。”高秀平恭敬地行禮。

鄭三爺眼皮都沒抬,冷冷道:“不做帆了。走吧。”

“互助組的船帆都破了,大家夥兒出海太危險,也捕不到魚……”

“關我什麼事?”鄭三爺打斷她,語氣生硬,“海上的事,沒一件好事!做帆?哼,做得好,送人出海;做得不好,害人性命!我這雙手,不沾這因果了!”

他指了指自己布滿老年斑、關節變形的手,眼神裡是深不見底的悲涼和抗拒。他唯一的兒子,就是死在一場因帆索斷裂導致的風暴裡。

高秀平沒有放棄。她在鄭三爺小屋附近搭了個簡陋的草棚住下。每天天不亮,她就幫老人挑水、劈柴、清掃院子。老人修補漁網,她就默默在旁邊看著,偶爾在他需要遞工具時及時伸手。她絕口不提學帆的事,隻是像照顧自家老人一樣儘心。

她看到鄭三爺修補漁網的手法笨拙,線頭亂糟糟,網眼大小不一。一天,她終於忍不住,輕聲說:“鄭師傅,這網……我幫您補吧?我學過織網。”

不等老人拒絕,她已接過網和梭子,手指翻飛,動作流暢而精準,破洞迅速被修補得平整結實。

鄭三爺看著,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訝。他依舊沉默,但第二天,他修補那張破舊漁網時,破天荒地沒有拒絕高秀平遞過來的線。

高秀平的悉心照料從未間斷。漸漸地,鄭三爺開始主動和她搭話,話雖不多,卻不再像最初那樣冷漠。

這天傍晚,夕陽的餘暉灑在小院裡,鄭三爺坐在門口,看著高秀平忙碌的身影,突然開口:“丫頭,你真的想學做帆?”

高秀平停下手中的活,眼睛一亮,認真地點點頭:“鄭師傅,我是真心想學,互助組的船太需要好帆了。”

鄭三爺沉默片刻,緩緩起身走進屋裡,再出來時,手裡拿著一本破舊的冊子。“這是我做帆的心得筆記,你先看看。”高秀平激動地接過,眼中滿是感激。

從那之後,鄭三爺開始一點點給高秀平傳授做帆的技巧,高秀平學得格外認真,每一個細節都牢記在心。

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襲擊了石臼島。狂風掀翻了鄭三爺小屋的屋頂,雨水灌入。高秀平不顧危險,衝進屋裡,奮力將老人珍藏的幾捆陳年帆布那是老人唯一留著、舍不得丟棄的念想)和一些工具搶搬出來,自己卻被掉落的瓦片劃傷了手臂,鮮血直流。

風雨過後,看著渾身濕透、手臂綁著布條、卻拚命護住他那些“無用舊物”的高秀平,鄭三爺緊繃的心防終於裂開了一道縫。他歎了口氣,指著那些被雨水打濕的帆布:“丫頭,你圖什麼?就為了那幾張破帆?”

高秀平抹了把臉上的雨水和汗水,眼神明亮而堅定:“鄭師傅,我不圖什麼。我就是想,船帆破了,漁民出海就難,家裡人就擔心。我娘……她也怕海,怕極了。可我知道,岸上的人要活命,離不開海上的船。做一張好帆,讓船跑得更穩更快,讓出海的人能平安回來,讓岸上等的人少擔些心……這,或許就是我圖的意義。這和您當年做帆,讓船乘風破浪的心意,是一樣的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的話,戳中了鄭三爺內心最深的痛與曾經的熱忱。他沉默良久,看著高秀平手臂上滲血的布條,又看看那些濕漉漉的帆布,最終,他顫巍巍地走向工具堆,拿起一把沉重的帆布剪。

帆布厚重無比,裁剪、折疊、搬運都需要極強的臂力和腰力。高秀平十五歲的身體顯得格外單薄。鄭三爺要求她每天清晨搬運沉重的石鎖,練習用特製的大針和粗如筷子的縫帆針穿透十幾層帆布。她的手很快磨出血泡,血泡破了又變成厚繭,手臂酸痛得抬不起來。鄭三爺冷眼旁觀:“沒力氣,就彆碰帆!”

鄭三爺話雖冷漠,傳授經驗卻毫無保留。他讓高秀平在月下分辨帆布紋理“海上的霧比這月光還稠,到時你的手指就是眼睛。”

裁剪帆布講究毫厘不差,巨大的帆麵如何裁剪才能受力均勻、減少風阻?縫製更是關鍵,針腳必須細密均勻,線要埋入帆布內部,這叫埋縫,打結要特殊處理以防磨損鬆脫,還要掌握“打補強”、“縫帆邊”等特殊工藝。每一個步驟都要求絕對的專注和精準的手感。

鄭三爺會講風向、講帆型、講不同海域對帆的不同要求,比如近海帆和遠洋帆的差異。他教高秀平如何根據船型設計帆麵弧度,也就是帆的“吃風”曲線,如何計算帆骨,指的是支撐帆布的竹或木條的間距和強度。這些知識口耳相傳,晦澀難懂,高秀平如饑似渴地聽著,用樹枝在沙地上反複畫圖演算。她發現北鬥七星的勺柄永遠指向北風,而夏季的銀河走向暗示著東南季風。

鄭三爺對帆布極其珍視和挑剔。他教高秀平如何辨彆帆布的經緯密度、耐磨性和防水性,如何用桐油、魚油等傳統方法處理帆布增加韌性和防水。他嚴厲告誡:“料子差一分,帆就弱十分,海上就要人命!”

高秀平在練習縫帆時發現帆布的經緯線就像漁網的網格,隻不過要網住的是無形的風。

半個月的學習,高秀平在鄭三爺的嚴格把關下,終於出徒了。

高秀平帶著學成的手藝和鄭三爺的祝福回到了興旺島。互助組的人得知她學成歸來,都興奮不已。高秀平立刻投入到製作帆蓬的工作中。她用學到的知識,仔細挑選帆布,精心裁剪,並在母親的支持和幫助下,把鄭三爺的縫製方法做了很大程度的改良。


最新小说: 長生從獄卒開始 救命,我的本命靈劍是話癆 我丟,沒看過小說的老婆得到係統 薪紀元:千秋劫 諸界帝主:從重生開始鑄運朝 大明:最狠太子,開局請崇禎上吊 我留守的十七年 女配太惡毒?苗疆大佬跪求我生崽 萌妻出逃:霸總追愛 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