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隊長笑著說:“秀平啊,你手藝擺在那兒呢,慢慢教肯定行。春梅這孩子機靈,學得快。”
張春梅也在一旁乖巧地點頭,滿眼期待地看著高秀平。高秀平見此,隻好答應下來。
一開始教的時候,高秀平確實不太會講解,好在張春梅悟性高,很多步驟一點就透,甚至還能舉一反三。
高秀平漸漸也摸索出了教學的方法,開始能清晰地給張春梅講明白每一個裁剪要點。
張春梅的手藝有了很大進步。屯子裡一些小的裁剪活兒,她也能獨立完成。有了裁剪手藝,前來提媒的人多起來,老隊長相中供銷社主任王金庚,托人提媒。
王金庚跟王金雙一樣,找對象的標準愛屋頂還高,他把王家窩屯的姑娘挑了個遍,沒有一個相中的。聽媒人說這個外屯女孩會裁剪手藝,當即答應見麵看看。
沒曾想,二人一見鐘情。王金庚和張春梅相處一段時間後,感情愈發深厚,很快就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老隊長為女兒買了縫紉機和鎖邊機做嫁妝,風風光光把女兒嫁出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春梅學會裁剪技術,找到如意郎君,屯裡有幾個大姑娘小媳婦也想學裁剪手藝,紛紛找到高秀平,想跟她學習。
高秀平實在不好拒絕,便又答應了下來。可這次教學卻不像教張春梅那般順利。
這幾個姑娘媳婦理解能力參差不齊,有人學得快,有人學得慢,有的根本就是為了找個好人家,沒有心思學手藝。
高秀平顧了這個顧不了那個。有時候一個簡單的步驟,反複講了好幾遍,她在衣服上仔細講解“這裡裁一寸,穿起來得勁”,她講不出胸圍和肩寬的黃金比例。
沒過多久,就有人開始在背後抱怨高秀平教得不好,說她藏著掖著不肯把真本事教出來。更有人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她這是故意的。”
高秀平心裡委屈極了,自己明明已經儘心儘力,可還是落得這般指責。
她知道,這都是因為自己沒文化,她學服裝裁剪沒有經過師傅,全憑自己琢磨。她會根據身高體型判斷,然後拿著衣服做參照。
可是這種方法她自己琢磨可以,如果想教會彆人,那就很難了。她不會量尺寸,不會算比例,甚至連尺都看不懂。
沒有人理解她一個沒有文化的人是怎樣學會裁剪的,更沒有人理解她能夠教會張春梅,卻再也教不會一個徒弟。
老隊長替她解釋“也許春梅跟她一樣,無師自通,她隻是點撥一下,起到推進作用。”
李守業總能找到快樂“管他們說啥,不用你教豈不是更輕鬆?你又不收學費,圖個啥啊?”
教不會徒弟一點沒耽誤高秀平乾活,屯子裡一對年輕後生要結婚,按照東北習俗,新娘的“離娘肉”和新娘迎親時要穿的彩堂鞋都至關重要。
新郎母親特意抱著一塊四蹄筋綁著紅繩的整塊豬肉和一雙嶄新的千層底布鞋料子來找高秀平。
“秀平呐,這踩堂鞋可得你來做,你手藝好,針腳密實,寓意著小兩口以後的路走得穩當。”
高秀平摸著那紮實的鞋底料,感覺接下的不是一份活,而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祝福。
她連夜趕工,納鞋底時每一針都格外用力,仿佛真的能把這踏實縫進新人的未來裡。
然而就是這雙踩堂鞋,差點毀了高秀平的名聲。
喜歡未知何處是彼岸請大家收藏:()未知何處是彼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