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島的紅湯在沸騰,邁克爾在史國棟安排下,在聖盧西亞開拓川渝味道魚羊鮮火鍋。
“邁克爾,這事兒非你不可。”邁阿密的海濱辦公室裡,史國棟指尖叩著攤開的世界地圖,紅筆圈出的聖盧西亞像顆鑲嵌在加勒比海的綠寶石,“6家店,川渝味道的魚羊鮮,三個月內要落地。″
邁克爾捏著地圖邊角,指腹摩挲著那片標注“火山島國”的區域,眉頭擰成疙瘩:“史總,我跑過北美、歐洲,可加勒比海?向風群島中部?連當地人吃不吃辣都不知道,更彆說魚和羊一鍋煮了。”他剛結束東南亞的拓店任務,曬黑的皮膚還帶著椰香,此刻卻滿是疑慮。
史國棟往咖啡裡加了兩塊方糖,蒸汽模糊了他眼底的疲憊——非洲的門店剛突破30家,亞洲的供應鏈還在調整,確實抽不開身:“你忘了?三年前紐約那家快倒閉的中餐館,是誰把川味火鍋做成年流水兩百萬的?你懂當地人的胃,更懂怎麼讓他們接受‘陌生味道’。”他推過一個文件袋,“聖盧西亞18萬人口,每年遊客超百萬,旅遊業是支柱。當地人愛吃海鮮、愛熱鬨,魚羊鮮的鮮字,正好對上他們的胃口;紅湯的辣,能配得上加勒比海的陽光。”
邁克爾打開文件袋,裡麵除了聖盧西亞的風土人情資料,還有一張泛黃的照片——史國棟年輕時在重慶火鍋店的留影,舉著油碟笑得一臉燦爛。“我終身沒去過聖盧西亞,”史國棟聲音放柔,“但我信你。啟動資金無上限,人員、食材供應鏈我來協調,你隻管衝。”
邁克爾盯著照片看了半分鐘,突然起身:“行。但我有個要求,門店必須保留川渝火鍋的煙火氣,不能為了迎合當地口味改得四不像。”
“就等你這句話。”史國棟伸出手,兩人的手掌重重相握,“下周一,直飛聖盧西亞首都卡斯特裡。”
初抵卡斯特裡:陌生的“味覺戰場”
卡斯特裡的機場小而精致,走出航站樓,濕熱的風裹著海水的鹹味撲麵而來,遠處的莫基米山籠罩在薄霧中,火山岩鋪就的道路兩旁,鳳凰木開得如火如荼。邁克爾拖著行李箱,身後跟著剛從國內調來的廚師長老周——一個做了三十年川渝火鍋的重慶漢子,腰間總彆著個裝滿花椒的小罐子。
“這地方美得像畫,就是太熱了。”老周擦著額頭的汗,忍不住抱怨,“咱們的紅湯鍋底,在這溫度下會不會沒人吃?”
邁克爾笑了笑,指著路邊一家排著長隊的海鮮攤:“你看,當地人連正午都在吃熱炒,不怕辣,就怕不夠味。”他攔住一個背著帆布包的年輕姑娘,用英語問道:“您好,我是來開餐廳的,想問問你們平時愛吃什麼口味的食物?”
姑娘叫艾拉,是聖盧西亞大學的社會學學生,眼睛亮得像海邊的星:“我們愛吃咖喱、燒烤,還有用椰子奶做的燉菜,越濃鬱越喜歡!不過中餐館很少,大多是美式中餐,甜膩膩的,不好吃。”
“如果有辣辣的、鮮鮮的火鍋,裡麵有魚和羊肉,你會願意試嗎?”邁克爾追問。
艾拉歪著頭想了想:“魚和羊肉一起煮?從沒試過!但聽起來很特彆,我和我的朋友們肯定會去打卡。”她主動提出當向導,“卡斯特裡的市中心、維吉海灘、羅德尼灣這三個地方遊客最多,本地人也常去,適合開餐廳。”
坐上艾拉的小車,沿著海岸線行駛,藍色的海水與綠色的山巒相映成趣。邁克爾一邊觀察沿途的商鋪,一邊問道:“艾拉,這邊租商鋪麻煩嗎?有沒有什麼禁忌或者需要注意的地方?”
“租商鋪不難,但要找靠譜的房東。”艾拉熟練地避開一個減速帶,“我們國家大多是英聯邦法律,合同要寫清楚,還有餐飲執照,需要衛生部門和旅遊部門雙重審批。對了,當地人很看重環保,不能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老周在旁邊嘀咕:“不用一次性餐具好辦,咱們用陶瓷的。就是這食材,魚和羊能買到新鮮的嗎?”
“魚肯定沒問題!”艾拉指著遠處的漁港,“每天清晨都有漁船靠岸,金槍魚、紅石斑、鯛魚應有儘有。羊肉的話,本地有牧場,不過品種可能和你們國內不一樣,需要試試口感。”
當天下午,他們在市中心看中了一間臨街商鋪,層高足夠,窗外就是殖民時期的老建築,位置絕佳。房東是個名叫喬治的老爺子,穿著白色亞麻襯衫,手裡拄著拐杖:“年輕人,你要開什麼餐廳?”
“川渝火鍋,先生。”邁克爾遞上提前準備的火鍋圖片,“用特製的湯底,煮新鮮的魚和羊肉,還有各種蔬菜。”
喬治眯著眼睛看了半天,搖了搖頭:“魚和羊肉一起煮?太奇怪了。我在這裡住了六十年,從沒見過這樣的吃法。”
“正因為沒見過,才值得一試呀。”邁克爾笑著說,“您看,卡斯特裡每年有那麼多遊客,他們都想體驗新鮮事物;本地人也需要不一樣的口味。如果生意好,您的租金也能跟著漲,不是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周適時插話,用不太流利的英語補充:“我們的火鍋,辣的不燥,鮮的不腥,還有不辣的湯底,老人小孩都能吃。”他從包裡掏出一小包自製的火鍋底料樣品,“您可以帶回家試試,用熱水衝開,煮點蔬菜就能吃。”
喬治接過樣品,猶豫了一下:“好吧,我給你們一周時間考慮,租金每月3500美元,押三付三。如果你們真能做出不一樣的味道,我很樂意把商鋪租給你們。”
離開商鋪時,老周有些擔心:“這老爺子看著不太情願,會不會變卦?”
“放心,他隻是好奇又謹慎。”邁克爾信心十足,“等他嘗到火鍋的味道,肯定會同意的。接下來,咱們先找食材供應商,再去辦理執照。
第二天清晨,邁克爾和老周跟著艾拉來到卡斯特裡漁港。天剛蒙蒙亮,漁船已經陸續靠岸,漁民們吆喝著叫賣,銀閃閃的魚堆成了小山。
“老板,這紅石斑怎麼賣?”邁克爾走到一個漁攤前,指著一條足有兩斤重的石斑魚問道。
攤主是個黝黑健壯的男人,名叫馬庫斯,咧嘴一笑露出兩排白牙:“15美元一磅,新鮮得很,剛從海裡撈上來的。”
老周伸手摸了摸魚的鰓,又捏了捏魚肉,對邁克爾點點頭:“肉質緊實,新鮮度沒問題。”
“我們要長期采購,每天至少需要20斤紅石斑,還有金槍魚和鯛魚。”邁克爾說,“能不能給個批發價?”
馬庫斯挑眉:“長期采購?你們要這麼多魚做什麼?”
“開火鍋餐廳,煮魚吃。”老周比劃著涮煮的動作,“你的魚新鮮,我們的湯底好,肯定能賣得火。以後生意好了,還會多進你的貨。”
馬庫斯沉吟片刻:“12美元一磅,每天早上七點準時送貨,怎麼樣?”
“成交。”邁克爾伸出手,和馬庫斯握了握。
解決了魚的問題,羊肉卻出了岔子。他們按照艾拉的指引找到本地最大的牧場,老板戴維帶他們參觀了羊群,這些羊體型偏小,肉質偏瘦。
“我們的羊都是散養的,吃的是火山灰滋養的青草,肉質很嫩。”戴維驕傲地說,“不過我們本地人很少吃羊肉,大多是出口到其他國家。”
老周當場切了一小塊羊肉,用打火機烤了烤,嘗了嘗味道:“肉質是嫩,但膻味比國內的山羊重一些。用來做魚羊鮮,怕是會影響口感。”
邁克爾皺起眉頭:“戴維,有沒有辦法減少膻味?比如飼養的時候調整飼料,或者屠宰後特殊處理?”
戴維搖了搖頭:“我們一直都是這樣飼養的,特殊處理會增加成本。而且,你們真的要把羊肉和魚一起煮?這太不可思議了。”
艾拉在一旁幫腔:“戴維,他們是專業的中餐廚師,肯定有辦法處理。不如先給他們提供10斤羊肉試試,如果效果好,以後再長期合作?”
戴維勉強同意:“好吧,10斤羊肉,25美元,算是給你們試味的價格。”
回到臨時租住的公寓,老周把羊肉放進鍋裡,加了薑片、料酒和陳皮焯水,又用花椒、八角、桂皮醃製了半小時。然後他拿出帶來的牛油底料,用小火慢慢炒化,加入高湯煮沸,先下了幾塊羊肉,又切了些石斑魚塊放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