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接過水杯,臉色緩和了些:“其實也沒什麼,就是突然想起自己過敏。你們的火鍋確實很好吃,我已經來了三次了。”
送走客人,邁克爾感慨道:“還是中國人做事細心,史國棟之前跟我們說,一定要把客人的需求記在心裡,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現在看來,真的很有道理。”
約瑟夫點點頭,拿出手機,給史國棟發了條消息:“哈瓦那的第一家店準備得怎麼樣了?需要我們幫忙嗎?比如從加拿大調一些海鮮過去,或者分享一些開店的經驗。”
很快,史國棟回複了消息,還附上了一張中央廚房的照片:“一切順利,下周就能試營業。你們的‘龍蝦火鍋’idea很棒,我準備在古巴試試用當地的龍蝦,應該會很受歡迎。”
約瑟夫看著照片裡忙碌的古巴廚師,突然覺得,雖然哈瓦那和溫哥華隔著千山萬水,一個物資短缺,一個繁華富裕,但人們對美食的熱愛是相通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相通的。
一周後,川渝味道哈瓦那直營店正式試營業。門口掛著紅色的燈籠,窗戶上貼著“歡迎光臨”的中文和西班牙文貼紙,吸引了很多路人駐足。
第一位客人是個叫埃米利奧的老人,他拄著拐杖,慢慢走進店裡。“小夥子,這是什麼店啊?”他看著菜單上的中文,有些疑惑。
史國棟連忙走過去,用不太流利的西班牙語解釋:“這是中國火鍋,您可以選自己喜歡的食材,放在鍋裡煮著吃。”他指著菜單上的圖片,“比如這個毛肚,這個鴨腸,還有當地的牛肉和龍蝦。”
埃米利奧點了一份番茄鍋底,還有一些牛肉和蔬菜。當熱騰騰的火鍋端上來時,他忍不住感歎:“真香啊!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吃法。”
史國棟坐在旁邊,教他怎麼涮肉,怎麼調蘸料。埃米利奧一邊吃,一邊給史國棟講古巴的故事:“我年輕的時候,哈瓦那很繁華,街上到處都是汽車,商店裡擺滿了商品。後來因為封鎖,很多東西都沒有了,但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
吃到一半,埃米利奧突然問:“小夥子,你們中國為什麼要幫助我們古巴啊?”
史國棟想了想,說:“因為我們知道,被封鎖的滋味不好受。而且,中國和古巴都是發展中國家,我們應該互相幫助,就像朋友一樣。”他指著窗外,“您看,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古巴,帶來了資金和技術,也帶來了像火鍋這樣的美食。將來,哈瓦那一定會變得越來越繁華。”
埃米利奧點點頭,眼裡泛起了淚光:“謝謝你,小夥子。你們不僅帶來了好吃的,還帶來了希望。”
試營業的第一天,店裡坐滿了客人。有好奇的年輕人,有帶著孩子的家庭,還有像埃米利奧一樣的老人。大家圍著火鍋,一邊吃,一邊聊天,原本陌生的人因為美食變得熟悉,不同的文化因為一口熱湯變得交融。
晚上打烊後,史國棟坐在門口的台階上,給約瑟夫發了條視頻。視頻裡,哈瓦那的夜空格外明亮,遠處傳來吉他聲和歌聲。
“約瑟夫,我們今天試營業很成功,很多客人都很喜歡火鍋。”史國棟笑著說,“我準備明天去海鮮市場看看,試試用當地的龍蝦做火鍋,就像你說的那樣。”
約瑟夫在屏幕那頭豎起了大拇指:“太棒了!史,你知道嗎?昨天有個古巴留學生來我們店裡吃飯,他說在溫哥華能吃到家鄉附近的火鍋,感覺特彆親切。”
兩人聊了很久,從古巴的龍蝦價格,到加拿大的海鮮供應鏈,從當地廚師的培訓,到客人的口味偏好。雖然隔著時差,隔著海洋,但他們都在為同一個目標努力——讓川渝火鍋在不同的國家生根發芽,讓更多人通過美食了解中國,了解不同的文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個月後,川渝味道在古巴開了六十家直營店,每一家店都生意火爆。很多古巴人學會了用筷子,學會了說“謝謝”和“好吃”,甚至有人開始學習中文,希望能去中國看看。
在加拿大,約瑟夫和邁克爾的門店已經超過了三百家,他們還推出了“火鍋文化節”,邀請當地的廚師和美食家一起交流,把中國的火鍋文化和加拿大的飲食文化完美結合。
史國棟站在哈瓦那的海邊,看著遠處的輪船緩緩駛過。他想起剛到古巴時,卡洛斯問他:“史,你覺得中國人在古巴能贏得尊重嗎?”
當時他沒有回答,現在他有了答案。尊重不是靠說教得來的,而是靠實實在在的行動——是在古巴人需要的時候,送去發電機和疫苗;是在古巴人對內臟望而卻步的時候,耐心地教他們怎麼烹飪;是在古巴的街頭,掛起紅色的燈籠,讓火鍋的香氣飄進每一個人的心裡。
手機響了,是張總的電話。“國棟,好消息!巴西和阿根廷也想引進我們的火鍋,你有沒有興趣去看看?”
史國棟看著眼前的大海,海風拂過臉頰,帶著火鍋的香氣和希望的味道。他笑著說:“當然有興趣!隻要有人喜歡中國的火鍋,我就願意去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
遠處的夕陽慢慢落下,把海麵染成了金色。哈瓦那的街頭,川渝味道的燈籠亮了起來,和溫哥華的燈火遙相呼應。跨越山海,因為一口火鍋,兩個不同的國家,兩種不同的文化,就這樣緊緊地聯係在了一起,而中國人的尊重,也在這鍋沸騰的熱湯裡,慢慢沉澱,靜靜綻放。
在古巴,川渝味道魚羊鮮火鍋酒樓幾乎未賺錢,要說有一點回報的話,就是國家政府對川渝味道原先火鍋拓展的扶持資金。
喜歡舌尖上的創業魚羊鮮火鍋崛起記請大家收藏:()舌尖上的創業魚羊鮮火鍋崛起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